我国江河湖海污染形势严峻 渤海恢复水体清洁至少需要200年
本报记者 郑金武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经济资源。面对水资源的紧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恶化和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的严峻形势,从末端治理为主到源头控制为主进行综合治理的战略转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结合各地实例,提交了有关水体保护方面的议案、提案。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冯培恩等4位委员在建议中指出,近年来,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太湖流域因水环境恶化,水质已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新安江水库因而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优质战略储备水源。但随着水库总氮浓度的增加,新安江水库水质从1990年前的Ⅰ类Ⅱ类降到了现在的Ⅲ类。目前新安江流域内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仍有大量污水和面源污染物直接排放。
而更让委员们感到不安的是,“十一五”期间,新安江水库水源地区将实现大跨越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是重点发展产业。如果工业按粗放式扩张型发展,预测到2020年,仅工业废水和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将比2002年增加10多倍。而水库纳污能力有限,如果不加强污水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入库污染物必将大幅度增加,逐年累积必将使水库水质全面恶化。
来自辽宁省的刘全芳委员也在其建议中指出,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之称的渤海,近年来随着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遭到了空前的污染,变成了“纳污地”和“垃圾场”,流入渤海的黄河、海河、辽河、滦河等,几乎没有一条河的水是清洁的,河流水面大多呈灰白、黑绿等浑浊色。
事实上,对于渤海的污染情况,中国海洋检测专家也曾发出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临界点,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止污染,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时间。
刘全芳分析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无节制排放是造成渤海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渤海的污染物中,有80%以上来自于陆上,这些污染物通过大江大河水体汇聚渤海。此外,《海洋环境保护法》等配套法规建设的滞后以及多头执法问题,也是影响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因。《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几年来,没有一部相关的实施细则及法规出台,一些重要的海洋环境标准仍是空白。刘全芳建议说,国家应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基础上,制定“渤海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以达到以法治海的目的。
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代表也在议案中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和建议。他说,调查表明,2005年,中国七大水系中劣Ⅴ类水体占三成左右;水利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70%以上的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资料则指出,我国的河流、河段已有近1/4因污染而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
但是,目前我国在江河湖海方面立法缺失,管理、治理、保护、开发与利用缺乏法律保障。周洪宇认为,目前我国没有专法涉及江河湖海,存在立法缺失;而现有的分别立法的主张(如制定《长江法》、《黄河法》、《淮河法》等等)又有失科学和严谨,缺乏整体考虑。江河湖海资源的管理、治理、保护、开发与利用等,已成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发生的多起严重污染事件,迫使立法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不立法,问题难以解决。
周洪宇建议,应由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部委牵头,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立法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启动“大江大河法”等类似综合性法规的起草工作,拿出法律文本初稿,提供讨论、修改。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