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5-14
本报讯 有毒蓝藻水华是全世界范围内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进程而形成的一大有害现象,在过去的十年间更是因为气候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加深而急速增加。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opsis)是被发现能产生毒素的最新的重要蓝藻种类。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仁辉提出,我国应重视拟柱胞藻的研究。
据介绍,蓝藻毒素毒害现象主要发生在淡水湖泊、池塘、河流和水库以及咸水和半咸水水体,与环境保护、饮水安全和卫生健康密切相关。约有40个蓝藻属与毒素产生有关,包括鱼腥藻、束丝藻、鞘丝藻、微囊藻、节球藻、颤藻、浮颤藻等。我国已属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出现频繁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已在微囊藻及微囊藻毒素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微囊藻以外的有毒藻类特别是拟柱胞藻及拟柱胞藻毒素的研究还基本是空白。
拟柱胞藻在蓝藻分类上归属于念珠藻目、念珠藻科,以拉氏拟柱胞藻作为模式种的属,目前这个属含有10个种。通常情况下,拟柱胞藻在高营养、高温度的富营养化的湖泊和水库中生长良好、出现频繁。拟柱胞藻产生的拟柱胞藻毒素是一种细胞毒素,能导致肝脏和肾脏损害,对DNA和RNA都有损伤,并可导致DNA诱变,同时还是潜在的致癌因子。
1979年,在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帕门岛索罗摩水库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导致149人中毒,经调查发现是拟柱胞藻形成的水华,并分离出拟柱胞藻毒素。随后,美、法、德等国纷纷报道了拟柱胞藻水华的出现和拟柱胞藻毒素的产生。世界众多地区的淡水饮水源地都出现有毒拟柱胞藻,也引起了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最近,李仁辉已在我国山东、湖北、广东和云南等地发现了拟柱胞藻和它的水华。他呼吁,我国应重视拟柱胞藻的研究。首先,这一研究可以推进我国有毒藻类的整体研究;其次,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种气候和丰富的生境并存,拟柱胞藻及拟柱胞藻毒素研究的独特性可为世界有毒藻类的研究提供宝贵资料;更重要的是,其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的环境保护、饮水安全和卫生健康提供新的信息。(张晓良)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