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7-27
垃圾围城求解:东京的垃圾为什么越来越少
新华网东京7月25日电(记者刘浩远 何德功)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东京都23区的人口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但是城市产生的垃圾和最终被填埋处理的垃圾却逐年减少。那么,东京的人口没有减少,而垃圾为何会越来越少呢?
首先,法律约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源头控制住了垃圾的生成量。
日本有较为完善的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如确保社会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还有关于恰当处理废弃物的《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以及《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等。在这些法律约束下,日本国民均按照有关规定,进行“3R”实践,从源头上有效减少了垃圾的生成量。
“3R”是减少、再利用、循环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核心意思是尽可能不购买和使用容易产生大量垃圾的物品,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不轻易抛弃,并尽可能使物品再生利用。与此同时,东京都还实行严格的定时、分类投放垃圾的制度,有效控制了垃圾的二次污染。
以记者所在东京都涩谷区为例,每周一、周四投放可燃垃圾,周五投放可回收资源垃圾,周六投放不可燃垃圾,区内居民和单位均能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各自门口的垃圾箱或垃圾袋内,垃圾车也会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将垃圾运走。
正因如此,东京都23区的垃圾量从1989年历史最高水平时的近500万吨减少到2008年时的306万吨,减幅超过38%。
其次是注重资源回收,使垃圾总量得到减少。
日本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可再生资源要进行分类回收。除此之外,废旧家具、自行车等被称为粗大垃圾的东西会送入“粗大垃圾破碎设施”,陶瓷、碎玻璃等不可燃垃圾会被送到“不可燃垃圾处理中心”。之后,工人首先要将其中的铁、铝等可再利用资源挑选出来,然后才将剩余的垃圾进行焚烧和填埋,这是垃圾总量减少的又一个原因。
据悉,在东京都23区共有21个“清扫工厂”,另外还有7个“灰溶融设施”、2个“不可燃垃圾处理中心”、1个“粪便清扫作业所”、1个“粗大垃圾破碎设施”和1个“垃圾填埋场”,共同承担着东京都23区垃圾收集、分类、搬运、焚烧、再利用直至填埋的任务。
“清扫工厂”不仅负责辖区内的垃圾收集搬运,还要对收回的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可燃垃圾到了这里经过高温焚烧,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和二恶英等有害成分分解,产生的煤气用于发电,产生的热量用于供热,炉渣灰和灰尘送往“灰溶融设施”制作建材,铁铝等金属进行回收。焚烧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经过处理后实现无毒排放。可燃垃圾经过“清扫工厂”焚烧后,体积仅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如果将剩余的灰渣在“灰溶融设施”处理后体积还能减少二分之一。这是东京都垃圾填埋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此外,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设施使得处理垃圾的“清扫工厂”能在闹市中与居民和谐相处。
记者曾采访过东京都港区的“清扫工厂”。设计新颖的建筑、干净整洁的环境、清新宜人的空气……如果不是有进进出出的垃圾车,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垃圾处理焚烧工厂。
进入厂房,犹如进入写字楼,不仅闻不到任何异味,而且噪音也很小。工作人员在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操作平台前,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各项数据和指标均在掌控之中。
在日本,“清扫工厂”向住户、单位等收取的垃圾处理手续费非常低,即1公斤只需要14.5日元。但处理1吨垃圾的成本为5.8万日元(1美元约合88日元)。
尽管垃圾处理成本比较昂贵,不过“清扫工厂”也有自己的“生财之道”,除手续费之外,主要收入来源是卖电、卖热、卖金属的收入。这些合计在预算中比例占了近三成,不足部分再由地方财政补足,工作人员均为地方公务员。
上述各项措施,不仅使东京都的垃圾生成总量逐年减少,每年无法处理而填埋的垃圾也大幅下降。据统计,1989年东京都的垃圾填埋量近250万吨,达到历史高峰,而2008年时减少到不足50万吨,填埋负担大大减轻,再次污染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新华网]
垃圾处理:看各国变废为宝的智慧
新华网上海7月25日电 走在世博园里,记者发现各国以及各大城市对垃圾处理的重视超乎想象。在许多国家的展馆和最佳城市实践区,有关人员详细介绍了本国和城市垃圾处理的科学高效方式,充分体现了当今人们对环保、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如何不让垃圾“围城”,最大限度地把垃圾变废为宝,这其中大有文章。
西班牙:小垃圾也有大用途
走进上海世博会马德里案例馆的三层,人们会看到一个巨大的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马德里复杂而先进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综合基础设施及服务。
马德里市区面积606平方公里,人口约327万。2009年,马德里市家庭共产生垃圾近111万吨,企业产生的垃圾近30万吨。市政府在瓦尔德明戈麦斯科技园建有一座功能强大的垃圾综合处理厂,下设有机垃圾堆肥厂、生物沼气生产厂、塑料处理厂、废渣倾倒厂等8种垃圾处理场所。
处理厂先将收集来的垃圾分为不可再利用和可再利用两种。不可再利用的垃圾将废渣分离出来后,剩余垃圾将进入垃圾倾倒厂用于产生沼气,废渣可用于产生电能。
可再利用的垃圾就用处更大了:经过分离和分类,产生可回收材料和有机物质,有机物质经发酵催熟后可成为肥料供给农民,也可产生沼气和用于发电。塑料、金属、玻璃和纸张等可回收材料则供给生产商循环使用。
可别小看这些垃圾,通过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处理,马德里市每年能够回收12万吨的纸张或纸板、5.3万多吨各类塑料和金属以及3.8万吨玻璃,并能从垃圾中提取7万吨的有机肥料。垃圾,在马德里人手里,真成了宝贝。
日本:细节决定成败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东京都23个区的人口在逐年增加,可城市产生的垃圾和被最终填埋处理的垃圾却逐年减少。那么,东京都的人口没有减少,垃圾为何会越来越少呢?
首先是用法律约束,从源头控制垃圾的生成量。日本有较为完善的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在各种法律约束下,日本国民均依法进行“3R”实践,从源头上有效减少了垃圾的生成量。
“3R”是减少、再利用、循环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核心意思是尽量不购买和使用容易产生大量垃圾的物品,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不轻易抛弃,尽可能使物品循环再利用。与此同时,东京都还实行严格的定时分类投放垃圾的制度,有效控制垃圾的二次污染。
正因如此,东京都23个区的垃圾量从1989年历史最高水平时的近500万吨减少到2008年的306万吨,减幅超过38%。目前,东京都人均日产垃圾仅为1公斤。
其次是注重资源回收,减少垃圾总量。比如,“清扫工厂”不仅负责辖区内的垃圾收集搬运,可燃垃圾到了这里还会经过高温焚烧,产生的煤气用于发电,产生的热量用于供热,炉渣灰和灰尘送往“灰溶融设施”制作建材,铁铝等金属进行回收,焚烧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经处理后实现无毒排放。经“清扫工厂”焚烧后,可燃垃圾的体积仅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上述各项措施不仅使东京都的垃圾生成总量逐年减少,每年因无法处理而填埋的垃圾量也大幅下降。据统计,在历史高峰时的1989年,垃圾填埋量近250万吨,而到2008年时已减至不足50万吨,填埋负担大大减轻。
德国:少花钱办大事
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德国一向走在世界前列。除了其著名的垃圾分类系统外,德国在垃圾处理机构的运营方式上也有着先进经验。
以首都柏林为例,柏林市政府下属的城市清洁公司负责解决整个城市的垃圾问题。该公司共有15个垃圾回收站,再加上1个垃圾转运分发中心、1个垃圾处理中心和4个分类处理厂,就构成了柏林的垃圾处理体系。
柏林是德国第一大城市,拥有340万人口。城市清洁公司每年处理柏林家庭和企业产生的近100万吨垃圾,清扫总面积达136平方公里的街道。该公司任务虽重,却能在德国同类企业中做到效益最好、成本最低。
这得益于柏林城市清洁公司2001年启动的“效率提升计划”。该计划以3年为一期,截至2009年第三期结束时,通过运营体制改革、优化人员配置、加强成本核算等措施,共节省开支1.6亿欧元,裁减了近2500名员工。预计到2012年第四期结束时,其运营成本还将大幅减少。
该公司新闻发言人克勒克纳说:“在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棘手的大问题。探索新的垃圾处理方法意义重大。”他还专门提到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并指出:“这句口号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这个垃圾管理机构。我们运作得更有效率,城市居民的生活自然就会更加美好。”(综合新华社记者费列娜、胡瑶、刘浩远、何德功,报道员周谷风报道)
【新华网】
垃圾分类: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各就各位
新华网上海7月13日电
新华社记者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自然不会忽视“城市垃圾”这个难题。在园区内,随处可见有明显分类标志的垃圾箱;在很多国家的展馆以及最佳城市实践区,都能见到对城市垃圾分类的介绍。
从源头上分类投放垃圾,从而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和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围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出路。从世博看世界,有不少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瑞典:垃圾分类日常习惯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瑞典马尔默市展区,记者在视频和图片展示中看到一派井然有序的垃圾分类场景:家家户户都在厨房的水池下或抽屉中放置不同的垃圾收纳容器,分别收集玻璃瓶、金属、纸张、塑料和厨房垃圾等;每条街边都设有不同分类的大垃圾箱,每家每户附近都有一个垃圾回收中心,专门收集分类后的垃圾。
一位瑞典家庭主妇说:“吃完饭后,我们把吃剩的食物放进食物垃圾纸袋。我通常在早晨骑车上班时,顺便把这些纸袋扔进食物垃圾箱里。这样做起来很方便,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习惯。”
更为先进的是,有些居民的厨房水槽里还装有食物垃圾粉碎机,垃圾可被搅碎后直接冲到地下水桶,再由垃圾运输车直接送往沼气场,连收拾都省了。
据马尔默展馆馆长姚双介绍,2009年,马尔默77%的包装材料和报纸都被分类收集、回收,马尔默人年均分类16公斤玻璃、12公斤纸(板)、1公斤金属、3公斤塑料及49公斤报纸。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是一句关于垃圾的流传度极高的“名言”。分好类的垃圾经过专门的回收处理,都能物尽其用:食物垃圾变成沼气和生物肥料;废塑料瓶变成新的塑料制品;旧报纸可用于印刷新报纸;金属瓶盖可用来造汽车……
日本:垃圾分类细致入微
在日本,新迁入的居民很快就会从当地清扫所收到一份垃圾分类和按日期扔垃圾的指南,上面详细描述哪些属于可燃垃圾、哪些属于不可燃垃圾、哪些是资源垃圾,以及各类垃圾的清运时间。
以记者曾经居住的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地区为例,每周的周一和周四清运可燃垃圾,周五回收资源垃圾,周六清运不可燃垃圾,周日收集大件垃圾。居民需要在垃圾清运当天早晨8点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不能错过时间,否则就要等下周。
扔桌子、衣柜等大件垃圾是需要花钱的,居民要到便利店、超市等处购买一种处理券,把券贴到大件垃圾上,然后在指定日期搬运到指定地点。
在公园、高速公路休息站等公共场所,则通常会设置一大排垃圾箱,分别收集生鲜垃圾、瓶子和罐头、塑料饮料瓶、报纸、不可燃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等。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人们用餐后拎着一袋垃圾站在垃圾箱前,从袋中一件件地掏出垃圾,经确认后分门别类地扔入垃圾箱。
对普通人来说,垃圾分类时都会碰到的难题是各种废旧物品、包装容器到底属于哪一类垃圾。在这方面,日本人也做得相当细致。许多地方的政府网站都会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甚至会附一份详尽的分类列表,把居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物品的分属都列得明明白白。
德国:垃圾分类从小培养
丢垃圾一直是刚到德国的外国人最头疼的事情,因为放在你面前的不是一个垃圾箱而是一组垃圾箱,扔错了可能面临罚款。
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至今已有100多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合理的体系。通常情况下,每栋住宅楼都有3至4个垃圾箱,分别存放各种包装物、不可回收垃圾、纸制品以及玻璃瓶。垃圾公司根据住宅楼的住户密度,决定垃圾箱的大小,确定住户需要缴纳的垃圾处理费用。家电、电池、家具等垃圾则采取定点收集处理。
与垃圾分类相伴的就是德国统一、标准化的垃圾箱设计及其简洁清楚的标识,如德国各地投放玻璃的垃圾箱就被漆成白色、绿色和棕色,分别用于投放透明、绿色和棕色的玻璃瓶。又如,在投放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箱上都有橙色标志;投放包装物的垃圾箱则为黄色。
为将这套复杂的分类系统传给下一代,德国学校的老师和父母们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
德国女孩斯特凡妮告诉记者:“基本上从懂事时开始,我就知道垃圾要分类,因为父母、叔伯阿姨等长辈都是这样做的。开始的时候当然不懂,丢错了的时候父母就会把垃圾收回来丢到正确的桶里,并告诉我哪个是正确的。上小学时,老师也会专门教学生如何扔垃圾。” (参与记者费列娜、胡瑶、姚玉洁、钱铮、郑启航,报道员周谷风)
【新华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