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9-16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写过一本叫做《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植物学家,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时,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回答说,这当然是一场悲剧,但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当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多愁善感的知识分子对人类心灵所遭受苦难的某种象征性的说法,但现在看来,这正在变成这个世界的现实。
当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治愈癌症等顽疾、从疾病中拯救人类的时候,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主动结束生命的方式逃离这个世界。根据新华网的报道,过去45年以来,全球自杀率上升了60%。全球每天平均有近3000人自杀。在一些国家,自杀是导致15-44岁人群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自杀已经成为第五大死亡原因,并成为15-34岁的年轻人群的第一大死因。其实不用看统计数据,仅从日常的新闻报道中甚至日常生活中,都很难回避这一事实。
9月10日是第八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卫生组织设定这么一个特别的日子来提醒人们对自杀的关注,本身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然而预防、减少自杀,却是一个比攻克癌症更困难的挑战。因为攻克疾病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不同,自杀是属于人类心灵的顽疾,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心灵遭受的痛苦和创伤都各有不同,没有一种药能治愈所有人的绝望。
然而,当自杀人群呈现出某种社会共性的时候,我们就不应该把自杀视为个人问题,说到底,自杀更多的是社会的顽疾。例如在日本,40岁以上,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的自杀率特别高,这个国家就应该思考如何改善其社会制度以便给老年人更多的保障。而在我国,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自杀者女性多于男性,或许我们就应该反思农村妇女所面对的环境给她们带来了何种压迫。据报道,广州容易发生自杀行为的高峰年龄在35-44岁,31岁是自杀未遂者的平均年龄,这显然和这个群体必须面对的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巨大压力有关。
虽然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社会,但我认为有两件事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首先是努力成为一个心灵强健的人,并且尽量以自己的乐观向周围的人传递出生命可贵的信息。其次是尽量对身边遭受痛苦的人伸出援手,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我想如果有什么标准能衡量社会的进步,那应该就是不再有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杨米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