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三公”经费公开亟须统一标准严格问责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6-29

 

“三公”经费公开亟须统一标准严格问责

昨天(6月27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查的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显示,2011年中央部门支出出国(境)经费19.77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公务接待费14.72亿元,三项合计比上一年略有下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中央部门要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车辆购置数量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省级政府在两年内公开“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是财政预算中最受社会关注的部分。去年3月和5月国务院召开两次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中央财政决算后,中央各部门负责公开上一年“三公”经费决算和当年“三公”经费预算,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的做法,做好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现在,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省级政府“三公”经费工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对中央部门和省级政府的预算管理特别是“三公”经费管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从现有“三公”经费公开的情况看,中央部门大多做得比较好,基本达到了国务院的要求;省级政府“三公”经费公开的程度和水平参差不齐,除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几个地方做得比较好,多数地方仅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总体而言,中央和地方“三公”经费公开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缺乏统一、完整的标准,使一些政府和部门在公开“三公”经费过程中,难以把握和遵循明确的规范,并给工作评价和监督问责带来较大的困难。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昨天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审计工作报告时指出,目前“三公”经费概念不清晰、口径和标准不够规范,不利于发挥约束和控制作用,也容易造成社会公众误读。刘家义指出的这个问题,在有些地方和部门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一些地方统计的公务车数量,只包括政府部门的公务用车,而不包括司法机关、人大、政协机关、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享受财政补贴或政策优惠购置的公务用车,这样一来,他们公开的“公车”数量,就是一个大幅度缩水的数字,公开的公车购置及运行经费,也会比实际支出少一大截。

又比如,在实际的公务活动中,公务接待一般都要使用公务车辆,其间公务车运行的费用,是算在公车运行费用中,还是算在公务接待费用中,并无统一的标准,有的地方和部门为了从账面上“压缩”经费,在公务车和公务接待两边都不予统计。这些严重失真的信息公开不但会干扰政府决策,也会损害“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令“三公”经费落入“没公开时公众要求公开,公开之后公众又不相信”的“塔西佗陷阱”。

有鉴于此,对“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亟须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以便政府部门在执行过程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一方面,对什么类型、层级的权力部门,在什么时候公开、以什么形式公开、公开到“类”“款”“项”“目”的哪个级别,以及公布“三公”消费中的违法违规情况等,都应当作出明确的规定,使“三公”经费的概念及“三公”公开的口径、进度、程度一目了然,防止政府部门打“擦边球”或故意“搅浑水”。

另一方面,对应“三公”经费公开的统一标准,还要制定严格详尽、可操作的罚则,确保任何部门和人员违反了“三公”经费公开的规定,都必须受到相应的问责处罚,直至被追究法律责任。只有这两方面工作全面落实到位,才能建立操作规范、富于激励、刚性约束、严格问责的“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并以“三公”经费公开带动和完善政府预算全面公开,进一步推动政府自身改革,为群众监督政府创造更好的条件。

    [羊城晚报]

 

 

 

相关报道

人社部负责人解读《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权威访谈)健全制度、接转顺畅、缩小待遇——人社部负责人解读《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 徐博)国务院日前批转了《社会保障“十 二五”规 划纲要》。这一规划出台有什么意义,其实施对老百姓有哪些好处,如何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当前社保工作还有哪些不足?新华社记者就这些问题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问:制订社会保障的专项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社保规划》是社会保障领域第一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它的制订颁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也说明社会保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处于越来越重要位置。

《社保规划》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布局和谋划——不仅覆盖城镇,而且覆盖农村;不仅突出制度建设,而且强调经办管理服务;不仅明确中央责任,而且给予地方政策指导;不仅指出发展方向,而且提出保障措施。这种科学性、系统性是其他文件形式很难做到的。

问:《社保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哪些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完成后对老百姓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答:《社保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6个方面任务。第一是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解决制度缺失问题。包括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体系,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政策,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补充保险等。制度体系基本完备后,就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

第二是加快城乡统筹,稳步推进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一体化建设。包括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切实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工作。实现了这方面目标,参保群众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制度流动,社保关系衔接不上、转移不畅的问题就可以逐步缓解。

第三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完成了这方面任务,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目标就可以大大跨进一步。

第四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这些计划得以落实,社会公平将更加彰显,广大人民群众得以更好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第五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福利和慈善事业。这将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保底层”更加牢固。

第六是加强社会保障管理与监督,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这将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安全稳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保障。

问:如何保障这些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答:为了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社保规划》提出了9个方面的基础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积极开辟其他资金来源;健全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继续做大做强社会保障战略储备资金,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障科学研究和宣传,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8个重大项目,提升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能力;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规划的贯彻实施。

这些措施是确保顺利完成“十二五”社会保障各项任务,全面实现规划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和必要条件,认真抓好落实必将有力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特别是促进直接惠及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问:如何看待当前社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答: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还不完善,突出的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地区明显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窄;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加强城乡相关制度整合、衔接和推进管理服务一体化的要求日趋紧迫,难度不断加大;城乡间、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较大,矛盾比较突出;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不均衡;管理服务基础薄弱、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共同推动突出矛盾的逐步化解,促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新华网]

 

 

 

相关链接

前进进!今年中央“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时间表”已定

巴人论评:人民医疗保障权利的丢失才是看不起病的根本原因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