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高校“大跃进”凸显三大“硬伤”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5-09-18

     
    文/记者 张立勤

    扩招、合并,始自1990年代的这些宏大举措,使中国大陆高校历史性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偏居内陆地级市的九江学院,短短3年内,从1万多名学生的“小专科”,发展到3.7万在校生的本科院校,就是大陆高校“扩张热”的缩影。

    如此迅猛的扩张速度,使得大陆高校在校生总规模,原计划于2005年达到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的目标,已于2002年成为现实。有专家称,这一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中国大陆已开始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然而,警示之声不断响起,中国高校“大跃进”及由此带来的“硬伤”已愈加清晰地呈现出来。

    教育被“产业化”

    引发网上热议的九江学院群体性事件,其导火线是学校未及时退还给学生不足200元的水电费。然而,记者发现水电费不过是乱收费的冰山一角,在“教育产业化”的旗号下,“以创收为核心”早已使大学的育人功能发生了可悲的变异。

    就在去年1月6日,大陆教育部长周济在分析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时,曾将教育投入不足列为首要原因。有统计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大陆教育投入占GDP比例,分别达到2.79%、3.19%和3.3%,但仍远低于世界4.2%的平均水平。

    “教育产业化”作为一个伪命题,在各种争议声中一直难以定论。直到去年底,大陆教育部正式出面澄清,国家从未有过“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尽管如此,事实上相当部分地区的教育已经产业化了。接下来的情形有目共睹:高校在学费不断上涨的同时,更以“增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理由,开始了实际上的乱收费。高等教育在大陆老百姓眼里,已经演变成“奢侈的教育”。

    如果说主张“教育产业化“的初衷,是摆脱大国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窘境,并开拓教育发展的新领域,那么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收费已变成教育产业化的核心,直接将高等教育导入商业化的歧途。另一方面,大陆不少地方政府将“教育产业化”作为地方创收的主要来源,亦导致了目前大学的功利化倾向。

    这种认识误区带来的连锁反应显而易见:高收费的利益驱动造成高校年年扩招,“学生经济”效应在“产业化”的指挥棒下发挥得淋漓尽致;招生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地带来高质量师资的增长,据统计,国家规定合格评估的师生比例是1:17,而一些学校却高达1:42,远远超过世界平均的1:16。

    与此同时,由于扩张速度远远超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毕业即失业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就业研究所副所长姚裕群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目前这种就业困境,大学扩招肯定是重要原因,其直接结果使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大大改变。

    九江学院群体性事件中参与闹事的大都是毕业班学生,选择的时机恰是找工作时期。严峻的就业现实及其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是造成学生情绪大爆发的主要诱因之一。

    评估体系被“异化”

    九江学院为保持其90%以上的“高就业率”,不惜以扣押毕业证相要挟,迫使学生与校方签订虚假的就业协议。这样的“铁腕”举措并非其一家所独创。在见诸媒体的报道中,此类事件早就见怪不怪了。

    促使高校如此下“奇招”的是就业率背后的计划招生数,以及评估系数。据大陆教育部门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教学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凡就业率低的学校,一般不得评为优秀,并且招生数受到限制。

    与就业率相关的一系列评估指标还有校园规模、生源数量、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甚至细化到教授和副教授、博士和硕士的百分比,以及发表论文数、科研经费额等。这些数据和表格大体评价出一所高校的“实力”,决定着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目前大陆高校评估体系仅仅停留在一些技术性指标上,如各校的生源、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产出等“硬指标”。即便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也采取的是可以量化的“知性”指标。

    “评估大学的实力,标准、规范以及相应的量化‘硬指标’是必需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硬指标被过于夸大了,相反,关乎大学灵魂的‘软指标’却被忽略了,造成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缺失。”一位教育学者指出。

    这种扭曲的评估体系,带来的是目前大陆高校的畸形繁荣。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如今大学的生源和规模越来越大,硬件设施越来越好,但代表大学真正实力的科研力量、学术水平和人文精神等“软指标”与“硬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真空地带”,学校教育质量、学生整体素质显出下滑的趋势。这完全有悖大学传播知识和理想的天职,亦脱离了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

    今年3月,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提出,目前统一的评估标准扼杀了高校特色,且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对现有评估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多层次的评估体系已迫在眉睫。

    这种评估体系还有一个特点是行政主导性。在高教界有一个颇富特色的名词曰“迎评促建”,这是各高校的热点话题,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心之一。这种评估结果直接关系着每所高校的科研经费、专业设置、申报硕博点以及校长的“绩效”等。由此,不少高校投入大量资金,搞装修,做包装,盲目追求刚性指标的完成,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大大败坏了学风、校风。

    已经有不少声音在呼吁,应尽快把现有由政府主管部门设立的评估组织,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建立独立运作的中介性评估机构,如此,才能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其正确导向。

    大学精神被“边缘化”

    正如九江教育界一位人士指出,九江学院的发展之路折射的正是当下大陆高校的“通病”。面对这起群体性事件,我们有必要反思大学之本原。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也。”清华大学已故校长梅贻琦早在几十年前就如是强调。

对中西大学都有研究的杨福家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认为,大学要有“大爱”。“大爱”就是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

    大学之大不在校园之大,而在于精神之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人类精神。

但是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诸如“扩张热”、“产业热”和“合并潮”造就的高校“大跃进”,早已背离了大学之为大学的本义。

    统计数据表明,大陆高校的扩张速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大陆大学招生人数1998年为108万,1999年160万,2000年220万,2003年更达到380万。与此同时,随着大规模的合并行动,一些巨型大学或曰“航空母舰”开始浮出水面。

    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学术实力的自然提高,和文化理念的高度融合。相反,在“创收才是硬道理”的导向下,许多高校校长主要精力集中在盈利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惜牺牲师生利益为代价,将学校绑上功利化的战车。当此之下,大学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作为大学的最大主体—学生和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表达诉求被漠视甚至排斥。在产业化进程中,学生越来越被视为“创收之源”,而教师则被管理原则还原为“打工仔”。急功近利,缺少人文关怀,使大学丧失了其作为“精神家园”和“理想灯塔”的崇高定位。

    而大学生本应是社会文化、思想和道德情怀的未来中坚,却在一晚的众声鼎沸中,作出打砸的沉沦行为,实有太大的反差。这其实也是他们自身和学校教育的一次失败。

    “大学精神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确证依据。独立、创新、理性和理性的激情,这些都是大学薪火相传的精神,是大学永远推不倒的‘围墙’。”一位教育学者指出,假如理性、民主这些稀缺元素回归到大学中,类似九江学院事件中那些非理性的破坏现象或可避免发生。

    [凯迪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public3.bta.net.cn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