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肯定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人性中美和自由,获取主体性价值地位,以此就造出健全的人;社会注意教育还要早就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与优秀的建设者
教育以人为主体,比人为对象的特性决定了教育必须以完美人格,提升社会格调为根本宗旨,解放人,提升人,发展人,完善人。
而今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的提出,学界出了不少跟风名词,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就是其中热题。但若没有理解透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不能彻底转换思想,转变观念,那也不过就是一次新瓶装旧酒的粗略勾兑,于行为于效果无真正改观。
如当前教育界热议和谐社会,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潮中,高校许多党委就把构建和谐校园当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延命题。并以此作为加强高校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
如果各高校能够对教育常识把握清醒,对党中央的和谐教育理念深刻了解,致力促进高校的自身体制的矛盾缓解的话,倒也能令人欢欣鼓舞,可惜,事实绝非如此。
在资料检索范围内,高校许多党委,尤其是党委书记所发表的“和谐校园构建”无一不是在强调校园的硬件,即便到了软件——校园文化篇,也仍然在重复物质化层面的重要作用。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之大,乃大师之大,非大楼之大之谓也”。但当前呢?
已经有不少学者指出,当前国内高校的条件不差,硬件设施水平已经超越了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但为何仍不能有诺贝尔奖,仍是竞争力下降,仍未能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呢?
我认为这与目前的各个高校普遍重“大楼扩建”而忽视“大师扩建”有关系。如果“和谐校园建设”不是着力于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软件环境构建,而是着力物质硬件上的扩张,那与当前行政界官员仅重GPP又有何差异。而如果承载社会文化传承使命的大学与行政界一致的话,那当前的大学校长们又何其悲哀;如果当前的大学校长如此悲哀都不自知,不自省,甚而随其波,逐其流的话,那我们教育界该何其悲哀,我们的教育又如何真正的去尊重人、去培养人、去培养大师呢?
[博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