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人们或许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比如考试。如果你是一位参加过高考的年轻人,恐怕对高考作文的写作“诗歌除外”的要求并不陌生。然而据《北京晨报》2月28日报道,日前出台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高考作文不再限制文体。
往年大纲里“除诗歌以外”的限制没有明确列出,而代之以“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的文章”。
尽管《大纲》对作文提供的信息并不十分明确,但是从表述方式的变化至少可以看出:在今后的高考环节中,对考生发挥设置的限制将会越来越少,而更多的空间会留给未来的年轻人去尽可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充分体现他们的价值所在。
教育既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途径,也是社会选拔人才的摇篮。尤其在今天仍然是人才选拔最关键环节的高考中,怎么设置选拔标准,考核什么,如何考核等,都成为造就一个人才的必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那么简单,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社会对人才的理解方式,是这个社会对文化的理解方式。甚至更多的时候,这场选拔不但可以决定个人的命运,也会影响个人的价值观,更多时候是社会意识和主流文化的特征外化。
因此高考本身的变化,就是社会变革的一个显著标志,也带动了我们改革和创新一个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
当我们选拔人才时,同样也在树立一种社会主流文化的标准。社会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更多的成长模式被逐渐认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同质化理解正在受到挑战。
主流文化的准入门槛越宽,社会文化的多元价值就越突出。选拔方式的多样化,正是今天多元文化社会对人才期待值的进步,也是开放社会文化创新和思想解放的重要表现之一。
社会的发展,必然以人的价值的充分体现作为一个重要指针。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更多的人会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显示出他们的价值。这也是社会文化繁荣的体现。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只有一种文体,或者是只会写一种文体的社会群体,能够产生多元的思想或者创造性的智慧。当然有人会说,同样的标准能够更加客观的选拔人才。但是从记叙文、议论文到诗歌、应用文,美文的价值是共通的,而创造美的方式却不应当是单调的。
因此在制定人才选拔标准时,我们同样也在审视今天的社会文化宽容程度。
一个更加宽容和自信的社会,才能够获得新的生命力。今天我们在高考中减少对未来人才的限制,就是给未来的人才创造了一种宽容、信任甚至是认可的发展环境,以期待更加多样化的果实。
其实,许多历史上公认的人才并非真正合格的考生。如据杨绛先生的回忆,钱钟书先生在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时,数学只考了15分,著名诗人臧克家考国立青岛大学的时候情况也大抵如此。那时,传统中国尚且给他们留下了宽阔的空间,更何况今天多元开放的新社会。当然,这样的人才并非人人能当。但是给予他们一个宽松的、自由的成长环境,不仅是今天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今后的中国社会开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信在不断改革的考试大纲中,会逐渐有更多的考生开始用不同的文体展现他们的才华。这不但意味着有更多精彩的高考作文出现,也意味着会有更精彩的高考命题方式和更少的创作限制。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对创新的宽容和自信。这是今天中国文化的气度,非凡与否,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