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7-23
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是一种美好的经历。中方的许多校长感叹,参加论坛“让我们经历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峰体验”,“集中探讨治校经验和办学思想,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外方校长也是兴奋不已,通过论坛这一窗口,他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实践和探索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而论坛研讨的开放性和教育部为中国大学发展殚精竭虑的程度,也给外方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
迄今教育部已举办了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和前两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及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出来。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即将闭幕之际,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湖心岛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的采访。
问:本届论坛选择“大学的创新与服务”这一主题,主要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将“大学的创新与服务”作为本届论坛的主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从国内的发展看,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能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一条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对大学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国际背景看,无论是人类社会的进程,还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都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形成,这个进程最大的驱动力就是科学技术。就人类社会而言,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再生产、更新和创造越来越重要。大学作为知识传承、生产和创造的最重要的摇篮和基地,要不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
从国际教育的趋势来看,大学更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越来越从象牙塔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具有全球视野和沟通交往能力,这也决定了我们的选择。我国的高校和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校一样,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需要我们去抓住机遇,勇于探索。
从举办论坛本身来讲,我们办了三届论坛,第一届主要研究现代大学的领导和管理问题,第二届重点谈了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大学的科研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本届论坛选择“大学的创新与服务”这一主题,是我们把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步步深入的结果。
问:您能否介绍一下,和前两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有那些新的特点?
答:首先是本届论坛的主题针对性更强,以适应不同地区高校的需求。参加论坛的中方大学校长范围更广。中方参会的123所高校,既有“985”重点建设的若干所学校,也有“211工程”的一批学校,既有适应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省部共建的大学,也包括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大学。
第二,在选择国外大学和中国大学进行交流互动的方面,也体现针对性和代表性。参加本届论坛的外方院校类型更多,包括来自北美、西欧以及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4所大学,既有公立大学,也有私立大学,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多科性大学,既有百年老校,也有建校时间不长的新型大学,既有侧重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方面的学校,也有侧重应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的大学。
第三,论坛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为适应内容的需要和国际参与能力不断提高的校长们的需求,除了主旨演讲,本届论坛增加了平行论坛,为校长们参与研讨交流提供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上届增加的讲坛对话,今年进一步扩大。特别是论坛第三阶段增加了圆桌会议,为校长们搭建了更为多样化的平台,增加了校长们围绕感兴趣的主题参与讨论交流的机会。
问: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大学的建设上,本次论坛形成怎样的共识?
答: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需要做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甚至是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一次论坛,不能希望它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令人欣喜的是,论坛给大家带来了智慧的启迪和深入的思考,对下一步高校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取得了共识。
本次论坛上,大家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共识越来越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熏陶,不断激励,不断孕育,厚积薄发,要用创新的思维来建设创新型大学。大学应该成为创新精神和文化的摇篮,成为创新人才的基地,成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力军,并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学要更多地坚持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文化,为创新培育肥沃的土壤。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