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8-03
针对近日有知名学者提出的“北大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表示,北大不存在引进的海外人才造假行为。发言人申明,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话,严重侵害了广大海归学者和北京大学的声誉。
从报道看出,北大方面的态度是肯定批评者可贵的质疑精神,但要求批评方式要客观科学,批评者要对社会和舆论负责。所谓“批评是无所谓的,但批评是要有依据的。”我套用一下发言人的语调“回应是应该的,但辩解也是要有依据的。”
当笔者在《南方人物周刊》看到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在接受采访时声称的“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的说法,感到十分震惊。北大无论是在科研和治学上在国内大学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果北大引进的人才、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话,北大的声誉将大打折扣。更何况,北大引入人才的资金都来源于国家投入,说到底是纳税人的金钱,所取得的成果全国人民受益,如果光鲜的外表下水分大量存在,那将伤了全国人民的心。所以面对丘成桐的质疑,北大的回应非常有必要。
我们看到关于北大的申辩,得出不存在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行为的结论其实并没有足够的相关证据来支持。北大新闻发言人赵为民分两种情况进行驳斥:“一是伪造简历,但北大不存在这种情况。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任何人都需要经过申请、推荐、专家委员会评审以及经学校或国家批准等程序。被北大引进的人才,在海外学术建树和学术声誉都很高。二是,不是真“归”,而只是挂名。北大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中有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之分,两者在校任职时间有所不同,待遇也不同,不存在虚领报酬的问题。”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驳斥本身并没有和丘成桐的指责一一对应,缺乏相关佐证,没有具体到细节。介绍一下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的机制,不只是挂名的说明,这样的介绍和说明很空洞,惨白的呼喊对公众又有多大的说服力呢?这样的新闻发言其实并没有起到挽回北大声誉的目的。
这次“北大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不仅仅是出在某个人的身上,所指向的是整个北大。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更是建立起一套机制的行为。那么仅仅是北大单方面的辩解,或者是“北大PK丘成桐”的口水战,对问题的解决都是远远不够的。
倘若被指责的造假行为仅仅是个案,仅仅发身在个别学者身上,那么高校自己就可以成立调查小组对造假案进行调查和处理。但是现在的北大造假案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要没有公正独立的第三方介入“北大造假案”进行调查,单凭北大一面之词很难自圆其说,公众也无法信服。就好比前不久身陷“整容风波”的女明星,辟谣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公众监督下到医院进行检查。再一例,如果丈夫怀疑孩子并非亲生,单凭女方的信誓旦旦也是惨白无力的,最有说服力的办法是到有关机构进行DNA亲子鉴定。同样的道理,要平息这次北大引进海外人才造假风波,第三方的介入是十分必要的。
公正独立的第三方介入对事态进行调查和处理,不仅仅正明视听的效果十分明显,对丘成桐和北京大学方面都是有利的。面对丘成桐的指责,北大要“自证其罪”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北大要求丘成桐“谁主张、谁举证”,丘成桐仅凭一人之力也难于做到。如果没有来自第三方的权威调查决断,当局者身陷迷局,外界谣言猜测不止。一个来自独立第三方的裁断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认为,北大引入人才有着国际性,第三方的组成必须有国外人员的参与,才能确保调查和裁决的独立和公正。笔者期盼第三方的尽快介入调查,及早给公众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作者:普嘉]
[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