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时评体”引导青年关注社会
2009年高考作文题出炉了,全社会关注与评点高考作文题,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每年的高考作文题,不仅对中学语文教育有导向作用,更能引领青年人对现实和人生的思考,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社会与文化潮流的风向标。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归纳起来有两个明显特征。有一类题目是时评作家熟悉的,如辽宁的论题为“明星代言”、江西的论题为“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都曾引起过时评界的广泛评论。还有一类题目显示出对常识的关注,如全国题里的“小动物学游泳”和“对色盲的发现”、安徽的“论弯道超越”等,期望达成的是对常识的思考和尊重。广东省的作文题更是意图明确,直接将考题定为“谈常识”。
“时评体”与“常识观”,无疑是当今社会文化思潮的两个明显特征,两者可以说互为表里。时评紧扣社会热点话题,鼓励公众畅所欲言地表达,体现了对公民知情权与话语权的尊重。观念多元化是这个时代的特点,由于公众价值观、行为方式的不同,或者社会阶层的不同,他们发出的声音也不尽相同。正是每个人都能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同一社会事件发出不同的声音,在观点的不断撞击中,社会才能对某一问题形成常识性的认知。
把时评的热点题目,重新拿来作为高考的作文题,就是期望唤起学生对时评这种文体的重视。时评强调的是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它激浊扬清,它不平则鸣,它展示的是民众对社会进步的愿望。高考作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正是期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想见,一个对社会并不关心的人,很难写出让人叫好的时评文章。它既需要作者有个人独特的思考,也需要作者有对社会事务的强烈参与意识。正因为如此,时评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文体,正在成为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门类。
因为时评是公众喜爱的文体,所以它重视对常识的认知和表达。有人把常识当作“肤浅”的代名词,其实并非如此。常识是一个有正常理智的人、通常都会认可的知识和信念。对社会来说,常识的约束力往往最为强大,真正在一个社会中起到规范作用的,正是大家都认可的常识。对社会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认知,也正是从常识出发的。
引起时评关注的热点话题,比如“三鹿奶粉事件”、林嘉祥案、周久耕事件等,这些事件折射的其实是一些人对常识的不尊重。很多错误的铸成,往往是因为人们忘记了常识。常识能为一个社会解毒,也可以让一个人保持理性。所以,常识在一些社会现象面前,不是让人感到肤浅,而是显出了深刻。无论社会还是个人,如果事事都能从最基本的常识出发,而不是依赖所谓的奇迹,那么,其进步势必会加快许多。
今年的一些高考作文题,体现的正是将人们唤回到常识的愿望,而时评恰好是常识的载体之一。只有尊重了每个普通人的常识,社会进步才会有坚实的根基。因此,认认真真“谈常识”,不只是参加高考的孩子需要做好的,更是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需要做好的。
[新京报 2009-06-08]
作文考试也是人文考试
每年高考第一天,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聚焦于语文作文题目。
有丰富阅卷经验的王立群教授,对一些题目的命题提出商榷,比如江西的“以兽首事件为中心写议论文”,有可能对某些学生造成障碍。他说得不错:“如果一个作文题目出得对一部分考生是有利的,对另一部分考生是不利的,那么这个题目就有欠稳妥。所以,熟悉和公正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两大原则。”评论兽首事件,这是时事入题,当时这个新闻出来后,有无数时评。这题目的正面启示是学生要关心一点时事,不要老钻在象牙塔里出不来;但“太时事”,会给套用甚至抄袭提供方便,而对乡村学子也颇为不利。兽首事件,大抵属于正反双方的辩论题,而学生大概只敢抓住“爱国”的绳索不放。
高考作文的命题,应该具有普适性,能做到“人人有话说”,说得好说得不好则看水平。所以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还是挺重要的。不要总弄得像“天空的院子”。题目要尽量出得可爱一点、亲切一点、灵动一点。让人喜欢写,人人都能写,在一个题目下面能出现一大批好作文,那么这就是一个好题目。而学生对付高考作文,肯定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这也是常识。
作文考试也是人文考试。人文是一种骨子里的精神与品格。如果一个作文题目仅仅起到对付考试的作用,考过就算数,没有人文熏陶的价值,没有留下一些东西,甚至让人探讨讨论的兴致都提不起,那是很遗憾的。
□徐迅雷(编辑)
[新京报 2008-06-08]
相关评论
高考最该关注的还是如何确保公平
2009年普通高考今天开始。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同样牵动了政府、社会、每一位考生家长的心。显然,对应试学生而言,高考并非只是卷面上的问号、选择题与填空题,因为从准备高考到最后尘埃落定,与考生同样需要过考的,还有社会与家长对高考抱持着怎样的态度和心理,以及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对高考制度的把握。
今年有1020万考生参加高考。与此对应的,是经久未衰的“全民关注高考”。考场外目光焦灼的父母自不必言,为了尽心尽力,有许多家长提前请假,在考场周围租住陪考;为了给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各地政府部门也都出台了照顾考生的政策。比如,北京交管部门推出高考期间九项措施,包括6月8日接送考生车辆不受尾号限行限制。
过去一段时间,高考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之一。人们注意到,关心高考、呵护考生,已成一种时尚。与此同时,“高考经济”也纷至沓来。高考房、高考餐,有的家长购买医疗设备给考生吸氧……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各地还制定了高考期间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预案,在考点配备口罩,出现疑似病人启用备用考场,一旦出现疫情将得到科学有效处置。
凡此种种,可谓无微不至,它们无一例外地显示社会对高考的重视与关切。这也是一个社会应有之风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尚待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许多人更关心的仍是高考的制度环境和考试公平的建设。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有不少年轻人选择放弃高考,直接走入社会,打拼人生。但是,这样心甘情愿放弃高考的人毕竟是少数。许多人放弃高考则是由于家庭贫穷或其他原因。说到由于贫穷而放弃高考,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农村考生中。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尤其是迫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天之骄子”之风光不再、好工作难找,许多农村学生上高中只为拿毕业证,以便外出打工。此外,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弃考。
显而易见,这两种压力,无论是家境贫寒还是学校势利,都使一些考生失去了叩开大学校门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对那些有缘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也可能由于种种人为因素受到挫折,而这种人为因素主要体现为权力的暗箱操作。不久前,有媒体就披露了浙江绍兴一中高考航模加分的怪现象:在绍兴一中2009年提出航模高考加分申请的19名考生中,13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其余6名是教师子弟。不仅是绍兴一地,浙江宁波、温州等地也有学生从未参加过航模类比赛,也缺乏相应的能力与特长,却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消息。(新华社6月6日电)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当所有考生不得不为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而熬苦求学时,这种莫名其妙的加分奖励,实则是对他者权利的公然剥夺,是对考试公正的公然践踏。高考加分制度涉及每一位考生,涉及教育的公平,因此制度的设置和调整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论证,确保每个考生的加分资格真实有效。
因此,今日之关注高考,最该关注的其实还是如何确保公平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进一步开放与多元化,年轻人的成才路径越来越多,许多人对高考的态度也已悄悄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具体到高考本身而言,也远不如当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那般壮烈。
如今,不管是报考人数还是录取率,都有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录取率将近62%。在此意义上,对高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之以平常心。然而,对一些破坏高考公平公正之现象,从政府到社会都应该睁大眼睛。因为它们对考生的干扰,并不亚于考场之外声声刺耳的噪音。
[新京报 2009-06-07]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