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招办常年恃权加分改分裙带关系大暴露中共治教无能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06-28
重庆已查明有31名考生涉嫌少数民族身份造假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高考过后,各地纷纷发布高考分数,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却因为少数民族身份涉嫌造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详细情况中国之声连线中央台实习记者王娴。
中国之声:这两天,重庆很多高考的高分考生都接受媒体采访,讲述自己的学习故事,但是何川洋却一直没有露面,这一切都与民族身份造假事件有关系,所以首先请你介绍一下这起民族身份造假事件的大致情况。
记者:何川洋他在今年的高考当中考出文科659分的高分,获得重庆市文科的第一名,但是现在让他备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却是他被发现少数民族身份造假。因为何川洋本人是汉族人,但是在高考之前,他把户籍改成土家族,享受了20分的高考加分。
实际上这个孩子在重庆市今年的高考当中并不是一个特例,在这个月的22号重庆市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9年重庆高考招生少数民族加分问题的一个调查结果,目前重庆市一共查明了31名考生获得高考加分,他们在高考之前更改了民族的身份,把户籍迁到了少数民族聚居地。目前因为高考加分尚属于考生加分资格公示期间,所以这31名民族身份存在问题的考生没有获得高考加分。
中国之声:之前当地也做过规定,如果出现造假的情况会对考生的录取资格造成影响,大家特别关心,出现这个情况之后,何川洋的录取情况有没有什么变化,会受到什么惩罚?
记者:今年5月份,国家民委等三个部委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份有关规定的通知,通知当中规定,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规定将汉族成份,变更为少数民族身份的考生,一经查实就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委托的招生考试机构取消其考试资格或者录取资格,并且记入考生的电子档案。
按照这个规定,包括何川洋在内的这31个造假的考生应该被取消录取资格。但是昨天我们打电话到重庆市当地的高招部门,他们表示,目前考生们都在填报志愿阶段,他们没有透露现在考生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他表示一切都在顺利进行。所以我们目前对这个事情表示了一个关注的态度,昨天晚上我们采访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劳凯生教授,他表示说,对于这些孩子进行处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更多的考虑到,他们行为的背后可能有别的人,是家长或者其他成年人在指使题名,而作为年轻人来说,还要给他们更多经过教育之后改过自新的机会。
[中国广播网 2009-06-28]
民族造假一根“藤”连着多少“腐败瓜”
近日,记者获悉,重庆高考文科状元郎———考了659分的何川洋,涉及少数民族加分造假,是被由重庆市纪委、民宗委、公安局、教委、招办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查出的违规学生之一(6月27日《新京报》)。
刚惊爆出重庆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汤平“承认女儿民族造假”,又出现了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儿子(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民族造假”。两位权力人物深陷“民族造假门”,我们不能不为权力蹂躏公平的行为感到愤怒。据调查,造假考生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局长、部长、主任,或是在当地“有权”部门工作,也就是说谁有权,谁就可以享受“更改民族加分盛宴”。
考生“民族更改”并不只是招生办的事,还涉及到民族事务、公安、社区、学校,必须顺利“过五关”,“更改民族”才能“水到渠成”;而普通老百姓“过五关”根本不可能;弱势权力也会“有一番头疼”,唯有权势压倒一切者才能迫使“对此欲倒东南倾”。据媒体透露,直接参与民族造假的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已经受到严肃处理,其他涉案人员正在等候“发落”。但重庆市的惩处,似乎只停留在“谁造假就处理谁”的层面上,31名更改民族的人都受到党纪政纪处理好像就是结局。公众所担心的就是“换汤不换药的应景式处理”,如果处理不“斩草除根”,今年有31名“民族造假”,明年不知还会有多少民族造假者粉墨登场呢?因为“造假”的腐败关口还在,造假的成本低廉还在,吏治监管的漏洞还在。
重庆市的反腐风暴应从查处“民族造假”为突破口,向全市各领域、各单位迅速扩展,说不定立马就能揪出更大的“腐败”来。“民族造假”一根“藤”,连着一串“腐败瓜”,这才是“联合调查组”调查的关键。
□郑家侠
[南方都市报 2009-06-28]
重庆文科第一名民族加分涉假或被取消录取资格
■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查了成绩就“失踪了”,网友称“他害怕媒体”
最近两天来,与其他城市的情况一样,关于“谁是高考英雄”的新闻占据了重庆报纸的重要版面。得分最高的几位考生都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了自己学习的故事;唯一例外的是文科成绩最高分的何川洋———这位“状元郎”关闭了手机,拒绝一切采访,就连他的照片,当地媒体也难于找到。
他为什么要跟外界隔绝,玩“躲猫猫”呢?证据显示:何川洋涉及少数民族加分造假,是被由重庆市纪委、民宗委、公安局、教委、招办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查出的违规学生之一。
一个意外诞生的文科状元
何川洋是巫山县官阳镇人,据重庆媒体报道,其父母均为公务员。本报进一步查证,得知其父系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其母为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卢林琼。
何川洋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文科659分的高分———这也是当地多家媒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的文科最好成绩。在当地媒体上,有关何川洋的信息均来自其班主任、南开中学高三(十八)班周斌老师的介绍。
周斌老师称,其所带班级共56个学生,何川洋是8名男生中的一个。他认为,何川洋聪明、单纯,学习有计划、很踏实,在学习上从来不耍小聪明。“他一直是想考北大,所以自己也一直按着这个目标一步步地在努力。”
据周老师描述,小个子的何川洋爱跟老师争论问题。何川洋的文学功底很深,唐诗宋词是信手拈来。此外,其古筝也演绎得不错。“何川洋没有一科特别突出,也没有一科特别不好。”据周斌介绍,何川洋虽然一直是年级前十名,但一次都没拿过年级第一名。对于何川洋考了659分的最高分,周老师表示:是爆出了冷门。
造假被查“他害怕媒体”
“我们觉得何川洋实在过于神秘。”一位重庆媒体的记者称。
何川洋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他为什么“失踪”?其班主任周斌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在何川洋查阅了高考成绩,并向老师报告了分数以后,就表示“自己不愿接受采访。”随即关闭了手机。周老师解释,“失踪”的原因是何川洋“很低调”。
不过,事实显然并非如此。25日,开始有数位网友报料,称何川洋是因为民族造假被查,心虚和陷入恐慌,所以不敢面对媒体。“这个新科状元害怕记者问他这方面的问题。”
重庆另一所直属中学的老师进一步分析,何川洋公示的是可享受20分加分的土家族考生。既然家长和老师都证实他的高考“裸分”是659分,那么正常加分后应该有679分,但查阅重庆市招考信息网上的《2009年文科含无条件加分一分段表》,记者看到,没有679这样的分数出现,最高分为666分。
“20分为什么没有加上去?显然就是被取消了!”这位老师说,何川洋是违规考生无疑。
“状元郎”是巫山县招办主任之子
在重庆市招办信息网上,何川洋位列“2009重庆市直属中学报名考生中聚居少数民族(民族乡)特征信息公示”表中,其“享受照顾类别”为“民族乡民族考生土家族”。
记者25日在赶赴重庆最东边的巫山县采访中,巫山县一位干部默认了何川洋是县招办主任何业大之子,且因少数民族加分造假,被做了严肃处理,取消加分并以将民族由土家族改回了汉族。
记者来到巫山县招办,主任办公室一直关着,敲门也无人应声。工作人员称,何主任去了重庆。
招办主任:知道儿子民族身份造假
昨日上午,记者通过电话与何业大取得了联系。何表示自己在重庆帮儿子填报志愿,儿子的659分是未计算任何加分的“裸分”。他称,儿子已选好主攻方向经济管理,但是去北大还是清华尚未确定,“可能会去北大”。
记者随后询问“民族加分问题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录取”,正侃侃而谈的何业大突然就慌了神,连忙申明“很忙”,挂断了电话。
记者又找到了何川洋的班主任周斌。周老师证实,何川洋的659分的确是“裸分”。他表示知道了何川洋民族身份造假的事情,并担心此事对录取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分析
何川洋或被取消录取资格
昨日上午和下午,记者还分别就“伪造少数民族身份考生被查”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重庆招生组组长邓景康、北京大学重庆招生组组长冯支越。两位招生负责人均表示,没有看到重庆的联合调查组于本月22日宣布查出的违规考生名单,因为重庆市招办没有向他们提供。
“如果查出的31名考生中有上了我们录取线的怎么办?”冯支越称,他们得看到名单才能晓得谁作弊造假,对于是否录取,将上报校招办,请他们定夺。邓景康则表示:“我们相信重庆招办会提供给我们合格的拟录取考生。”
一位重庆教育界人士称,今年5月初,国家民委、教育部、公安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分有关规定的通知》,其中,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规定将汉族成分变更为少数民族成分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其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记入考生电子档案。“这意味着,包括这位文科状元在内,重庆初步查明的31名违规考生,都有可能被取消录取资格。”这位人士忧心忡忡地表示。
链接
□江苏高考前100名不公布名次
记者昨获悉,为避免炒作高考状元,今年江苏省不再公布前100名考生名次。
□616、617、618 三胞胎考出“连号分”
高考分数公布后,山东高密市小河崖村赵振华家的三胞胎兄弟高考考出连号分,分别是616分、617分、618分。
□“最牛满分作文”作者高考总分370
25日高考成绩揭晓,湖北“最牛满分作文”作者周海洋因偏科严重,高考总成绩只有370分。
(扬子晚报、山东商报、楚天都市报)
[新华网 2009-06-28]
为啥高考在官员子女面前“矮半截”
一个“聚居地少数民族高考招生加分政策”让某些官员子女考生红了眼,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任何一个不法官员手中有了权力,他就必然要将手中的权力最大化,私有化,因为不这么做,他们就觉得在权力使用上“不划算”,而只有将权力私有化了之后,才“最划算”,也最有能耐。有权不使,过期作废,就是这些人的信条。
31名违规更改户籍、民族成分的考生,除了官员子女之外,是平民吗?是守法公民吗?当然也不是,起码,他们勾结了派出所的户籍警,这是最起码最基本的一关。派出所里户籍警也在高考的经济大蛋糕里分一杯羹,而户籍警之上,又有一连串的上家下家相勾连,若是拍一部更改民族成分高考短片的话,人们会看到一些丑恶的嘴脸。
一条高考的横杆,看上去很公平很公平,几乎没有作假的可能,然而善良的人们错了,他们可以通过五花八门的加分而越过这条横杆,而更改民族成分,无疑就是一条不错的捷径。其他的加分形式,恐怕没有这个“民族成分加分”更便捷,因此它才会成为官员子女们的香饽饽。高考横杆面前,人人平等,而在这里人们看到了官员子女以及与官员有关系与警察有关系的人们的子女纷纷在这条横杆面前“矮了半截”,一溜而过。什么高考独木桥,在这些人眼里,既有捷径,又有火箭飞机可乘。
更改完民族成分之后,官员子女们还会更改什么?小时偷针,大时就要偷金山,这是没有办法的劣根性。这些人毕业之后,在当地公务员考试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岗位招聘面试中,都可以先打一个地洞钻进去,横杆尚且能溜过去,当然这些人更善于打洞。在高考横杆面前当了一回贼,在将来的社会经历中,他就可能当无数次盗。(李振忠)
[红网 2009-06-28]
对造假考生取消加分资格也叫处罚?
重庆市近日查处31名违规更改户籍,试图获取聚居地少数民族高考招生加分资格的考生,市联合调查组给予31名考生取消享受聚居地少数民族高考招生加分资格的处罚。(6月27日新华网)
违规更改民族成分,31名考生的加分资格理当被取消,但仅取消其加分资格显然不够,因为《国家民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和公安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分有关规定的通知》规定,“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规定将汉族成分变更为少数民族成分的考生,一经查实,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招生考试机构取消其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已经入学的,取消其学籍”。照此规定,这31名考生今年的录取资格应当被取消。
重庆市的联合调查组由监察局牵头,公安局、民宗委、教委、招办等组成,参与调查的部门不可能不知道有关规定。现在,调查组对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手下留情”,从轻处罚,绝不是为了“治病救人”,绝不是为了“爱惜人才”,很可能是因为另有隐情。
首先,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中,有官员的子女。现已查明,31名考生中,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副县长汤平之女,有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和巫山县招办主任之子。其他违规考生名单尚未公布,其中很可能还有其他官员子女。
其次,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绝不仅限于今年,也绝不仅限于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按照石柱县副县长汤平的解释,其女更改民族成分的事,都是“手下人”干的,他根本不知情(6月26日《成都商报》)。不管汤副县长说的是不是实情,其女儿更改民族成分的事实,说明对于一些官员来说,如果需要,其子女更改民族成分很容易。而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的规定已经实行多年,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到底有多少官员借为子女更改民族成分,使其获得了加分?使其进而通过了高考或者进了理想的大学读书?再深想一下,还有多少官员已经为未来参加高考的子女更改了民族成分?我想,如果深入调查,这个数字必将是庞大的。而调查组对此心知肚明,对31名违规考生从轻处罚,其实就是为了让大事化小,免得牵出更多人。
如果只对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取消加分资格,不仅是对违规行为的纵容,也是对其它考生的不公平。因此,重庆市的联合调查组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对违规的31名考生取消录取资格,以维护规定的严肃性。(原题:对造假考生岂能只取消加分资格 张铁鹰)
相关报道
高考加分公示岂能如此“减肥”
据报道,近日浙江教育考试网向社会公示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政策加分的4516名考生的报名序号、姓名与分值,却没有公示学校名称、具体比赛项目、加分理由等关键信息。考生家长普遍反映对公示内容不太明白,质疑加分公示简化到如此无以复加的地步,叫人“监督啥,咋监督”?
程序公正是维护高考公平的保障。信息被精简之后的公示到底有没有实质意义?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是否有弄虚作假现象,他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最为清楚,并且这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这份四千多人的超长名单,估计看上一遍就够考生和家长眼花缭乱的了。公示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有效的监督。如果语焉不详,阉割关键信息,让你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般公示,几乎就等于没有公示。
耐人寻味的是,浙江2008年公示的信息则为姓名、性别、报名序号、地区、中学、具体体育项目、具体获奖赛事、竞赛级别、加分值等。今年公示信息如此瘦身,莫非高考加分,只让谁加谁知道?面对考生家长的质疑,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不是站出来解释并澄清有关事实,而是十分诡异地删除了被公众拿来进行比较研究的2008年高考体育项目加分的公示信息。
更让人心生疑窦的是,备受舆论关注的那741名参加“三模三电”测试的考生,怎么就不能列出详细信息给大家展示展示?高考前,媒体已曝光浙江省高考加分中存在的不透明之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本该通过实际行动回应质疑,让加分在阳光下进行。不过,此前相关部门“公平、公正、公开、阳光、透明、干净”的承诺,也随此番加分公示的“删繁就简”给删减不少。
高考加分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示,其目的就是要接受民众的监督,以确保享受加分优惠的考生确实符合相关政策规定,而不是借助权力或金钱而使公平正义的天平发生倾斜。此次相关部门拿这样一份名单应付考生和家长,目的何在?是懒得公示,还是不愿公示,抑或是不敢公示?
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每一分对于考生都弥足珍贵,一分之差就有可能与心仪的高校擦肩而过,就有可能失去录取资格。高考加分的初衷本来是要鼓励和照顾相应的学生群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权和金钱的介入,总让政策走样、变形,损害教育的公平、正义,现如今连加分公示都如此让人浮想联翩,实在说不过去。高考加分公示不能让人雾里看花,必须详细公示给公众,只有这样,才能维护高考加分的公平。(张凌云)
[光明日报 2009-06-23]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