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调查武汉“饭席”校长抄袭事件 疑另有隐情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08-06
昨日(4日,下同),武汉理工大学刚毕业的本科生王兴(化名)不无伤心地将QQ个性签名修改了,“周校长还是我毕业证上敬爱的校长……”
她所说的周校长,是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64岁;今年5月,刚被中国科学院公布为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昨天,一则他与博士生谢鸣涉嫌论文抄袭的新闻,经媒体披露,迅速被网络疯传,在武汉乃至全国引起震动。
学术委员会成员
“愚蠢而大胆的抄袭”
2008年12月18日,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在汕头大学举行。大会之前,组委会收到3篇以周祖德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学术委员会初评时,大家对他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Diesel Generation Using Doubly Fed Induction Machines》,评价颇高,初定为一等奖。
此次会议学术委员会成员、武汉理工大物流学院教授陈定方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把关不严,此文有可能获得会议论文一等奖,并在机械工业的顶尖核心期刊《中国机械工业学报》上发表。
问题出在例行的核验环节。为核准论文的绝对独创性,学术委员会将选出的论文——在网络上搜索。结果发现,“仅在百度上一搜,就发现几乎一模一样的一篇论文标题”。
陈介绍,在网络上找到与其几乎同名的论文由智利麦哲伦大学等校5位科学家完成,2008年3月已发表,“咱们的只少了个‘wind,(风)!”。
评委发现,两文所有公式和图完全一样,连参考文献的前8个也都丝毫没有改动。“这是愚蠢而大胆的抄袭!”陈定方说,现场的评委感到“很震惊”。
记者昨日给这位被抄袭的教授罗伯特·卡迪纳斯发出一封电子邮件,至昨晚8时,他尚未给予回复。
发现此事后的17日晚,陈定方找到周祖德的秘书,希望能将这个“麻烦”消息尽早知会本人,但始终无法联系上周。
第二天,大会召开当天,周祖德大约排在第三个发言,所幸他发言的内容不是那篇“有问题”的文章。报告结束后,陈定方和大会主席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斌,一同找到周祖德,提出论文抄袭问题。周祖德第一反应是,“没有把好关”,并称论文曾由本校另外两位教授把关。
当事博士谢鸣
“被媒体歪曲报道伤害”
学术会议后大约5个月,周祖德被中国科学院公布为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就在这时,网上开始有人举报,其中据称有位北大博士。武汉大学一教师昨日告诉记者,此事早已在一些学术性网站和论坛上小范围讨论。不久,中国青年报记者收到一封举报电子邮件。
记者昨日联系上这位首度在媒体上曝光此事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国,他告诉本报记者,“我采访的人要求严格保密,不愿再接触媒体。”
记者随后联系上周祖德的博士生谢鸣,在这篇涉嫌抄袭的论文中,他是第二作者,今年6月刚被武汉理工大授予博士学位。
据悉,他曾作为优秀博士研究生安排毕业后留校工作,并已签订留校合同。后来,因发生上述事情及有关教授反映学术造假问题,该生没能留校。
记者昨日拨通谢鸣的电话,听到一片孩子的哭闹声。记者说明来意,但听不清对方的说话声,电话持续了一两分钟,对方挂机,再也没接电话。
稍后,谢鸣来短信,“我已被中国青年报的歪曲报道伤害,现在我不相信媒体,此事自有公论。”
此前,他在论坛上发帖称:2008年8月我向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NCIM'组委会投了3篇论文,都收到了录用通知。当找导师(课题组)申请论文发表费、定稿(包括论文作者确定)和准备正式提交论文时,没有通过审查。因此,我没有交会议注册费(论文出版费),应该被视为自动放弃出版;并且在会议举行当天向大会正式提交了撤稿申请。我的所有论文没有进入NCIM'2008出版的会议论文集光盘版(正式版)。
谢鸣在帖子中还说,因此事,他也得到了处罚(虽然我的论文并没有公开发表)。而事情过去了近一年,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出来恶毒炒作,深深伤害到周祖德教授,在此,他深深地道歉,并将用毕生的努力让导师和武汉理工大学以他为荣。
涉事各方避而不谈
记者试图了解更多情况,但涉事各方都在躲闪,避而不谈。
记者拨通周祖德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与其秘书李峰联系上后,对方说正在外地出差,目前还不了解这个事情,等问清楚了再给予回复。该校一位副校长说:“这事别问我,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躲都躲不及。”
华中科技大学熊有伦院士是此次学术大会的名誉主席,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正是在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力主之下,组委会决定向作者通报论文抄袭问题。
70岁的熊有伦在机械制造学科领域,享有较高威望,学术严谨。记者拨通其宅电,接电话的是其夫人。当说明采访意图,并涉及周祖德论文抄袭一事,熊夫人说:“为这个事,很多人都在找他,他不知道这个事情,你不要再找他了,他已出差了。”
对记者提到的中国青年报采访过熊有伦院士,夫人说,报道不准确。随后记者拨打熊院士手机,显示关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黄心汉教授告诉记者,会上的确“出了点事”。他介绍,学术委员会的陈定方曾和熊有伦院士,一起找到周祖德,就这篇“有点问题”的文章,询问过周。
校方称:教育部已介入调查
周祖德论文涉嫌抄袭事件曝光后,武汉理工大师生甚为震惊。不少人在网络上留言,“看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震惊,然后是心里不是滋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毕业生对记者说,以后不好意思回学校了。
不过更多学生怀疑,我觉得里面应该还会有隐情,真希望真相能大白于天下……
武汉理工大一教师告诉记者,这个事情发生大半年了,这时举报背景复杂。
该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昨日上午学校正商量对策,并向校长周祖德提出建议,希望能对外作出适当回应。
昨日下午5时许,记者获悉,该校已将此事向教育部汇报,教育部已正式介入调查。
记者随后致电教育部新闻处,一接电话男士说,具体情况领导正在商议,但他不很清楚此事。当记者进一步想与其领导取得联系时,他说,领导不在,要想进一步采访此事,可以发个采访函过去。
学术造假者迟早要吃亏
尽管周祖德和博士生谢鸣的这篇论文是“一篇没有发表出去的论文”,但在长期跟踪和研究学术抄袭的武汉大学一教师看来,尽管没有正式出版,不管怎么样,抄袭行为发生了。
他告诉记者,高校一些教授和领导的论文一般都是学生整好,导师再签个名,这已成了高校一个“现象”。
年初浙江大学“何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曝光,最近“史上最牛的硕士论文抄袭事件”曝光,随后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论文抄袭事件曝光等等,如今周祖德与学生共同署名论文涉嫌抄袭又成社会热议,学术造假愈演愈烈。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认为,并非学术抄袭越来越多,而是大家关注度提高了;过去也存在学术造假,如今各种检测手段不断完善,打假工具强大起来,发现的造假行为也增多了。
他认为,学术造假者,做学问存有功利、侥幸心理,迟早要吃亏的。
链接:周祖德其人
周祖德,54岁时担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迄今近10年。已培养毕业和正在培养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近百名。
1946年生于湖南省。1970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机工程系。1984年—1986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曾任英国Bolton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回国后任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副校长。2000年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涉事各方避而不谈
事件曝光专家观点
记者试图了解更多情况,但涉事各方都在躲闪,避而不谈。记者拨通周祖德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与其秘书李峰联系上后,对方说正在外地出差,目前还不了解这个事情,等问清楚了再给予回复。该校一位副校长说:“这事别问我,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躲都躲不及。”
华中科技大学熊有伦院士是此次学术大会的名誉主席,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正是在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力主之下,组委会决定向作者通报论文抄袭问题。
70岁的熊有伦在机械制造学科领域,享有较高威望,学术严谨。记者拨通其宅电,接电话的是其夫人。当说明采访意图,并涉及周祖德论文抄袭一事,熊夫人说:“为这个事,很多人都在找他,他不知道这个事情,你不要再找他了,他已出差了。”
对记者提到的中国青年报采访过熊有伦院士,夫人说,报道不准确。随后记者拨打熊院士手机,显示关机。
中国入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黄心汉教授告诉记者,会上的确“出了点事”。他介绍,学术委员会的陈定方曾和熊有伦院士,一起找到周祖德,就这篇“有点问题”的文章,询问过周。(记者 李佳 熊琳晖 瞿凌云)
【长江日报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