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08-24
前些时候偶尔翻到一本旧书,上面有许多有关中国未来发展的预言,其中之一就是有关教育。提到二十年前中国的一个国家级考察团去美国考察,发现美国的学校里,不少七八岁的小学生比中国孩子差远了,都读了一二年级,连十以内的加减都不会,三加五等于几还得靠着手指头算,就知成天异想天开,想发明这发明那,想做林肯布什么什么的。于是考察团成员大为感慨,信心十足说:不出十年,中国的教育必定赶上老美!
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咱们一直在致力于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可仍然没有培养出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人才来,而且还形成了不少教育“市场化”之病。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市场化”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千百年来轻视“市场化”的中国人突然之间看到了它的魔力,似乎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用它来解决。
然而“市场化”的这根魔棒也并非可以处处“点石成金”,有时候也会失灵,甚至于是搞一些灾难性的恶作剧。——也许教育就是众多被“市场化”`恶搞的重点对象之一。
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不公平
对“社会财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公正的分配,是社会管理的重大问题之一,甚至于是根本性的问题,它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对社会财富资源分配有两大手段,一是“市场”,二是“计划”。社会分配有时候需要以“市场”调配为主,而有时候又必须以“计划”手段为主。
教育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在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可以让市场的力量进行一定的参与,但绝对不能让市场掌控,否则优质教育资源就会向权力、向金钱倾斜,有钱就能上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多的教育,而没钱就只能接受一般的教育,甚至是根本无法接受到应有的教育——而确保教育的公平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所对对每个国家公民所应尽到的最基本职责之一。在经济领域中,我们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绝不能在教育领域中也推行让“一部分人优先享受优质教育”的法则,否则就是社会最大的不公。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让社会教育资源分配明显地出现了不合理不公平现象。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并非是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而设置,而在很大程度是为有钱有权者存在。所谓的重点学校凭着拥有更多更好教育资源的优势,收取高昂的择校费因而就更有资金实力。而有了钱,它们又能建更好的的教学楼、购置更先进的教育设备,引进更优越的师资力量,进而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收取更多的学费——有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就是再穷卖房卖血也要把孩子送进来。——于是中国的教育成了“金钱教育”——“有才没钱莫进来”!
二、功利化与快餐化
绝大数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找个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正因如此会有所谓热门专业的出现。同时种种实用化、功利化的教育远比人文教育受学生、家长的欢迎——教育不再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启示与精神的熏陶,不能让学生胸怀宽广、志向高远,相反让学生变得更加的浮躁、肤浅、偏狭、自私。所以时有学生不是自杀就是成为杀人犯。
三、“伪教育”
相当多的接受教育者,其目的并非是为了知识与智慧,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样的教育多在种种成人教育,如那些种种挂着某名牌大学的MBA班、研究生班。求学者几乎是只要掏钱,其它概可不论,就可轻轻松松地拿下一个让一听起来吓一跳的文凭。正如一位已拿到一名校MBA文凭的初中毕业的老总所说,他之所以要上这样的培训班,纯粹是为了多多认识人建立对生意上有帮助的人脉关系。
四、文凭的通胀——国民教育水平的“虚假繁荣”
中国教育水平的落后一直为世界所公认,然而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有机会接受各种高等教育、拿到各种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剧增,据有关资料统计差不多占到十分之一。这与三十多年前的近一半的人口是文盲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开玩笑说,走在大街上随便抓住一个人都不是大学生就是研究生。然而在大学文凭的普及的同时,另一种说法却在兴起:大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文凭高了,素质却低了,拿高等教育文凭人员的增多并不等于国民文化素质水平提高。
五、高等教育的贬值——再现“读书无用”的社会现象
稍为一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人们对文凭的追逐,上这个学校,那个培训班,似乎人人都在热衷于学习;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在心里根本不把读书当作一回事。一个穷博士肯定不会比一个只有小学生文凭的百万富翁让人羡慕和尊敬。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不是他的修养与智慧,而是他是否拥有地位与权势——而地位与权势又往往不会从书中得来。所以我们的世界只属于开着宝马奔驰的人,而不属于只是满腹经伦的人。
也许美国的孩子是“笨”的,但其教育是聪明的,所以人家的科学技术始终处于世界领先,综合国力也无人能及;而中国的孩子可能是聪明的,可中国的教育是“笨的”,正因为有着“笨”的教育,才让我们产生了许许多多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
【凯迪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