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0-14
一个高校的水平如何,不是看它有多少官员,而是看它拥有多少在国际和国内都十分知名的专家和学者。
□范先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采访/本报记者 李鹏
为把我国一批高校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最近一些年来,国家下了很大的工夫。在国家财政的扶持下,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楼、科研楼越来越漂亮;教学、科研的设备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先进。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实力的排名在世界高校中依旧比较靠后,就算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也很难跻身世界前列。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根源就在于我们的高校管理体制过于落后。官本位的思想一直在作祟,高校办得像个衙门,高度行政化和官僚化。
众所周知,我们的公办高校都是具有行政级别的,有副部级、正厅级和副厅级,甚至还有正处级。其校长也分别享受着这些行政级别的待遇,这可以说是中国高校的一大特色。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像我们一样将高校按照行政级别来进行严格分类。
我认为,学校就是学校,它不是政府机关,不能按照行政级别来进行分类。因为只要有行政级别的分类,一些低级别的高校就必然会有内在的升级冲动。比如现在,有很多专科学校,他们的行政级别都是副厅级,但都想升格为本科院校,正厅级。一旦升格成功,学校不但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政策和更多的优势资源,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在内的一大批高校管理者的行政级别也会跟着上升。行政级别一旦上升,个人的待遇也自然会上升。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很多高校管理者们都不大愿意履行目前现有定位上的职责,只是想着为学校和自身如何升级。
除此之外,在一所高校内部,行政化和官僚化的思想影响也很严重。学校的行政人员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很大的权限,而一些一线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却时常受到行政方面的掣肘。特别是在申报研究课题和经费时,一线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局面下,大家都是想着如何去做官,去拿科研项目,而不是潜心去做学问,这就导致了整个学术风气的浮躁。
现在,我国高校的科学管理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西方某些国家高校管理的一些成功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比如,教授治校,这已经是世界上众多高校管理方面一个非常重要和成熟的经验。我认为,中国的高校也应该把权力交给教授,实行教授治校。
高校可以成立完全由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教授委员会,让教授们能够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虽然现在我们很多高校都有学术委员会,但是一般校长、书记、副校长和很多处的处长也都在里面,官员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一般教授很难在学术委员会中发挥有效的作用,这种情况需要改革。
最后,我想说,一个高校的水平如何,不是看它有多少官员,而是看它拥有多少在国际和国内都十分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无论一个学校的级别有多高,如果它没有知名的专家和学者,缺少大师级的教授,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一个好的大学。
【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