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1-15
[作者:于立生]
上海交大正酝酿给毕业生颁发3张证书——一份学业成绩单、一份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人格证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玉祥日前称:“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而其他指标,如领导能力等依然需要讨论及论证后最终决定。(据11月12日《重庆晚报》报道)
看起来还真煞有其事的!
我想起白居易《放言》中的几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此诗也曾被后人“移赠”于“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后却做了大汉奸的汪精卫,由中可见的是人性的复杂和人格状况变化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所以如去年福建武夷山市行政执法局长吴某拿为公众所看不见摸不着的“党性”“人格”给下属担保“绝对不会打人”,也就被讥为无稽之谈。
一个人的人格状况,是其个性、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社会阅历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只有熟悉者能够略知一二或者深谙三味。而一个显而易见的基本事实是: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可能是和校方直接打交道;所以尽管校方称将通过“班委会考评,或者学生‘互评’及‘自评’”、“学院、社团……初评”等方式作出“人格评价”,但可想而知因为间接,也无从“精确制导”。而虽据称“不可能出现‘85’或‘100’这样具体的量化分数,有可能采取等级制,如‘优秀’、‘良好’等……或者是合格或不合格这样的表现形式。”但既囿于对人性的复杂和人格状况变化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的忽视,而也显然是在把活生生的人作静态的“物化”处理。
其实,一个人的人格状况如何,归根结底是一种道德范畴评价;而道德,是重在自律而非他律的。而上海交大的拟给毕业生发“人格证书”——不难想见这“人格证书”可能会对就业等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强化他律的意味也就呼之欲出,而与道德重在自律的本质是在渐行渐远……属“剑走偏锋”了。
设若一个学生给评为人格“不合格”,那还真不啻是在道德上给宣判了“死刑”。这也令人想起晋代周处“浪子回头金不换”、三国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大学生无疑还涉世未深,尚未正式踏足社会,要走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即便谁曾有过什么道德瑕疵,也有民谚曰:“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而上海交大的拟给毕业生发“人格证书”——判人人格“合格”或“不合格”,无疑是看问题的“发展的眼光”缺失,是在“门缝里把人看扁”,甚至涉嫌在要“一棍子把人打死”。
但是,我又是绝不担心会有毕业生给判为人格“不合格”的,因为既然大学教育的宗旨之一项在学生独立、健全人格之塑造,那么判谁“不合格”都即无异是在自掌耳光,承认自身教育行为的失败。因为其中隐含有的一个逻辑悖论是:如果是毕业生,那就应该是人格“合格”的;而如果人格“不合格”,那就不当让其毕业。
既然如前所述大学教育宗旨之一项在学生独立健全、人格之塑造,那么又当是如何塑造呢?我想起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组织的“进德会”,会员分三种,甲种“不嫖,不赌,不纳妾。”乙种加两戒,丙种再加三戒,既照顾到“芸芸众生”个体的差异性,又是否入会悉听尊便,虽“公定罚章”而不入者概不受限,说白了,也就是一句话:“身正为范”;而绝不是既勉为其难、又高高在上的做起那“道德判官”。《约翰福音》里曾说:“一群人抓住了一个卖淫的妇女,按照摩西法典,这个妇女要被用石头当众砸死。这些人正准备行使他们神圣的权利,正好耶稣路过,耶稣说:‘你们中间如果谁是没有罪的,就拿石头砸她吧!’听到这句话,那些人一个一个放下石头,低着头走开了……”——上海交大,请放下“石头”!
[稿源:红网]
相关报道
谁有资格评价你的“人格”
文/五岳散人
上海交大正酝酿给毕业生颁发3张证书———一份学业成绩单、一份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人格证书”。上海交大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玉祥11月9日告诉记者,这样一张“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而其他指标,如领导能力等依然需要讨论及论证后最终决定。(11月11日《法制晚报》)
相信上过学的人都能回想起来,在中小学的时候,一般都是有个操行评语的,其实与这个证书的意思也并无本质的区别。这东西最后会变成什么样,相信大家心里都基本有数,自评与互评大致相当于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而我们这里自我批评的时候不会太多,倒是表扬与自我表扬很是常见,大家都是“人格闪亮的一代人杰”是指日可待的胜景。
问题的关键,倒还真不在于是否需要这个“人格证书”,而是从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被这种看上去很正常的东西评价着,往往到了这个年岁,依然只能觉得这事儿不对,但不知到底哪里不对?学校是否有资格做个“精神科大夫”,从而在这个人格证书上注明你的心理素质?还是学校有资格审核你的人际关系,并加上一个什么指数,然后像股指一样公布出来?又或者是学校有资格像个牧师似的,对你的价值观说三道四?
这些怀疑都是可以的,但我们更该怀疑的是,到底谁有资格来规定什么是“人格”,并且按照大家都能认可的方式,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尤其是成年人,因为大学毕业怎么说也是应该成年了。如果把问题延伸到这一步的话,相信任何受过基本教育的人都会说:没有人或者机构有这个资格,我的人格不需要别人去打分。
那么为什么会有一家学术机构,能够这么自信满满的冲出来做一件连没有读过大学的人都能知道不合适的事呢?我想,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权利”二字,而且从来没有从这二字上得到过约束吧。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