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教育部要吃透“教育”二字 云伸拳头打击学术不端之风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1-19

 

教育部出拳打击学术不端 副部长任学风建设小组组长 

  本报讯 (驻京记者陈宝成)近日,教育部成立了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由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任组长,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副部长李卫红任副组长。据悉,成立该小组旨在“加强对高校学风建设的领导,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办公厅已于上月底下发相关通知。

  据教育部通知透露,该小组成员包括教育部多个司局部门主要负责人,下设社科类学风建设办公室和科技类学风建设办公室。

  引人注目的是,“受理直属高校学风问题举报并组织对重大学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被明确为该小组两个办公室的职责之一。

  据本报记者了解,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成立了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由张岂之担任主任委员,胡培兆、王宁、葛剑雄、黄进、孙正聿、欧阳康担任副主任委员。

  据长期从事反学术不端行为的学术批评网创办人暨主持人杨玉圣介绍,社科委学风建设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组织编写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草拟了《关于惩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若干意见》。

  “面对高校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严峻态势,教育部学风建设协调小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杨玉圣建议,无论是大学校长、党委书记还是著名学者、权威泰斗,一旦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应该敢于查处,依法处置;应组织独立调查机构,对重大案例加以调查,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须回避,并督促有关大学、科研机构等相关责任方落实。

    【南方都市报】

 

 

相关报道

教育部“喊停”教材之乱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 针对近期一些地区和中小学使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教育部网站17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即进行全面检查,开展清理整治。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全面清理违规教材的通知》,教育部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关于“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的规定,落实《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11号)的相关要求,在编制省级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时要严格把关,不得将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编入目录。各地区和学校在选用教材时不得选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以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

    通知指出,中小学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但是,近期一些地区和中小学使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缺乏严格把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学性、适宜性等方面的问题,难以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

    通知要求要立即组织对本地区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要进行坚决清理,并将清理情况于2009年12月31日前报教育部。对目前正在使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的地区和学校要责令其在2010年秋季以前全部停止使用。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地区和学校制订稳妥解决方案,确保更换教材的顺利进行。

    通知强调,今后,各地要加强对教材使用的动态跟踪管理工作,对在教材选用使用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学校和地区,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新华网】

 

 

相关评论

教育部“学风委员会”能根治学术腐败吗?

作者:吴祚来

高校学校腐败的根子,一是高校的行政化,没有学术自治的机制与能力;二是高校职称评定不以教学为主体,而以所谓的学术研究为马首;三是没有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主动应变能力。

为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日前决定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教育部副部长陈希任组长,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任副组长。另外,为充分发挥专家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还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成员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组成。(11月18日《新京报》)

高校学术腐败屡屡见诸报端,尽管有些高校对学术腐败严加惩罚,但似乎收效甚微,因为更多的学术不端与腐败藏在更深处,一些高校害怕影响自己学术声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因为学术腐败者就是本校的领导,不仅学术腐败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举报者反而会遭到打击报复。现在教育部成立专门的小组,来打击学术腐败,这种自上而下的打击可能会使高校学术腐败有所收敛,但它能从根子上治理学术腐败吗?

笔者认为,高校学术腐败的根子,一是高校的行政化,没有学术自治的机制与能力;二是高校职称评定不以教学为主体,而以所谓的学术研究为马首;三是没有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主动应变能力。

高校的行政化气息越浓,学术研究与教学的氛围必然越淡。高校的学术评审机构也就随之行政化官僚化,将评定职称不看成学术行为,而视同行政行为,一味强调教师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提供购买版面或买书号的经费支持,以此来提升高校的学术排名。这样一来,高校的“学术造假共同体”就形成了,无论造了多少假,只要统计成果的数据能使本校获得靠前的排名,就是好的,值得提倡的,造假只要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就不会去严加追究。

同时,现在的职称评定制度显然漠视了学生们的权益。教师发表论文为的是评职称,还有就是学校的学术排名,与学生获取知识并无太多关联,也许有人辩解,如果教师不写学术论文,如何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没有学术水平,教学就上不了档次。但现实是,不少高校将学术成果看成了一切,基本与教师的教学脱钩了。所以,高校评定教师职称,必须计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分值。可能的话,高校可以专设高级讲师,那些没有研究能力却有高超教学能力的教师,可以在讲师系列中获得发展与进步。

并且,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络,为什么不鼓励教师在学校网络里开设学术博客,发表学术代表作品,高校学术委员会可以根据学生跟帖与教师之间的学术讨论,来认定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高校教师的学术论文水平,只需要每年公开发表一二篇有水平的代表作品即可,既可以通过学术杂志发表,亦可以在自己校园网络里发表,只要有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认定,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评定分值。

高校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自信,用不着让自己的教师拿着论文提着钱袋,满天下找杂志买版面发表论文。

教育部成立的学风建设委员会,或许有一些成效,但要从根子上治理学术腐败,就必须让高校学术研究回到求真求善的价值追求上,而不是在腐败的利益圈里打滚。这才是根本。

    【新京报】

 

 

相关连接

院士课题组多篇论文涉学术造假被国际期刊撤销

浙大论文造假解析:院士多方兼职牵涉利益纠葛

学术公信力在缺失? 浙大"论文造假"何以受质疑

用法律遏制学术造假风的泛滥

大师贬值与学术评判失范

面对学术造假请收起“伪集体主义”

学术不端不可姑息

用法律遏制学术造假风的泛滥

面对学术造假请收起“伪集体主义”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