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女研究生难体会社会主义温情自杀身亡 不解知识为何难改命运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2-12
杨元元自杀所用的毛巾。
杨元元所写下的遗书
上海海事大学贫困女研究生宿舍自杀身亡
新闻晚报12月10日报道 昨天,网上各大论坛热传几近相同的帖子,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自杀身亡,矛头指向海事大学校方。
昨晚11点30分左右,上海海事大学宣传部在官方网站连夜挂出相关情况说明,披露了事发当日的情况。
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称,死者已逝,为表尊重,大家不应再评论死者,也希望生者尤其是出身贫寒的人坚强生活,自强不息。
贫困女硕士自杀身亡
从昨天开始,各大论坛像泉涌一般,流传一则几乎相同的帖子,帖子以“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等为关键词,很快引起网民的注意和议论,一时间成为网上最热门的帖子。
发帖人称:“上周四早上,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09级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半蹲着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以杨元元口气向学校递交的一份申请来看,杨元元是湖北宜昌人,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当时弟弟尚不满四岁。多年来,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姐弟俩拉扯成人。 1998年,杨元元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两年后其弟也考取了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
在弟弟考上大学后不久,母亲所在的工厂面临搬迁,必须自己出钱在新厂所在地购买房屋。但当时杨元元学费尚未凑够,弟弟也是贷款读书,家里无力购房。失去了住所,母亲只得到武汉大学与杨元元住在一起。武大经管院领导体谅其家庭特殊情况,予以照顾,并让她缓缴学费。在随后的日子里,杨元元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其弟弟也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读博。
帖子称杨母被禁止住宿舍
大学毕业后,杨元元在武汉找了几份工作,虽然不是很稳定,但也慢慢还清了债务,并有了一点积蓄,这时,她萌生了继续读书的念头,并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海商法公费研究生。
此时,杨元元的母亲也年近花甲,需要照顾,她再次带着母亲踏上求学之路。海事大学临港校区地处偏僻,租房不易,杨元元也无多余的钱款可供租房,她再次萌生让母亲借宿学校多余宿舍床位的想法。她多次向学校申请,说明情况,请求学校能让母亲暂住,但始终未果。
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杨元元与母亲共同挤在宿舍的小床上。但学校最终没有为其母亲安排住宿,要求她在校外租房,并“禁止其母亲再进宿舍楼”。“找房没有着落,杨元元5天5夜没有合眼,精神彻底崩溃,于是发生了11月26日早上的惨剧。 ”发帖人说。
事发当天母亲发现女儿
据发帖人称,11月26日早上,杨元元母亲觉得心神不宁,担心女儿会出事,于是早上7点30分左右到达其宿舍楼下,央求宿管人员上楼查看,但被宿管人员拒绝。
其母担心女儿,遂到女儿常去的地方寻找,遍寻不获,又于8点40分左右电话联系杨元元的同学,请求对方帮忙去宿舍查看情况。随后,杨母接到一个同学电话,对方只说了一句“阿姨你快来”就挂断。杨母赶紧再赶到宿舍,在另一名宿管人员的带领下上楼查看。
开门后,杨母通过卫生间门的栅格看到杨元元的腿,此时是9点左右,杨元元尚有心跳,大家赶紧拨打120,但最终回天乏术。
家属提出35万赔偿金
自从11月26日事发后,杨元元的弟弟表妹等6名亲属从外地赶到上海。截至目前,学校已将杨元元的母亲、舅舅安置在学校招待所,处理善后事宜。校方表示,上述亲属的食宿目前由学校方面负责。
校方称,目前,杨元元的家属已向校方提出要35万元的死亡赔偿金。校方说,这笔赔偿金中,除5万元用来处理后事外,其他作为给杨母购置住房所用。杨元元家属表示,他们不会把元元的死全部归咎于校方,但校方也有责任。他们认为,杨元元自杀首先是自己想不开,但学校宿管人员对杨元元及其母亲的恶劣态度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家属希望,学校处理相关责任人,给杨元元组织一个遗体告别会,并让相关责任人给家属道歉。据了解,尽管事情已过多日,杨元元的尸体目前仍在殡仪馆内。
■各方说法
同学:她有困难却从不说
根据杨元元同学反映,杨元元是外表温柔的女孩,在校时曾担任学生干部,大学期间还入了党,对人热心诚恳,同学有难处或矛盾,她都尽量帮忙或调解。
不过,对自己的难处,她不愿多说。欠了学校的钱,杨元元也宁愿一人承担,直到还清,其同学都不知道。由于杨元元考上研究生已30岁左右,与同一楼层的同学存在年龄差距,且居住学生并不多,平时交流就更难了。只是偶尔见到杨元元与母亲在一起,无论吃饭还是散步,寸步不离,显得自己很孤僻。
武大老师:她温柔又执拗
昨天下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老师听闻此事,深表遗憾。据经管院学工部老师透露,杨元元系武大98级学生,属于特困生,学校在各方面给予她帮助与照顾,包括介绍勤工俭学岗位,减免或延期缴纳学费等。由于当年带教98级学生的辅导员孟老师已经离开学校,关于杨元元的更多情况也不甚清楚。在一些同学的回忆中,这个女生是一个温柔但不失执拗的人,家庭的原因让她的性格坚毅而固执。
海事大学在网上发布的情况说明
杨元元同学,女,2002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商学院,2009年9月考取我校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今年9月12日入学报到后,杨元元母亲一直与其住同一寝室。学校管理人员发现后,劝说其母不要留宿学生宿舍,11月24日,杨母在学校外自租住房。
11月26日上午7:30左右,杨母进宿舍楼未找到女儿,然后离开。8:30左右,杨母来到学校3号门请保安打电话给杨元元的同学徐同学,让她到宿管处借钥匙开门看看杨元元是否在房间。 8:40左右,徐同学借到钥匙打开寝室门,未发现杨元元同学,但寝室内的盥洗室门紧闭,感觉情况异样,即退出房间告诉陈同学,陈同学到楼下告知宿舍巡视员,该巡视员即上楼进房查看,发现盥洗室门被反锁,马上回到值班室,一面联系维修工,一面通知宿管员打电话报告学校保卫处。维修工到后撬开门锁,发现杨元元同学自缢在盥洗室内。与此同时,学校保卫处老师、宿管员、杨母及部分同学先后赶到。保卫处老师把杨元元同学从盥洗室抱到宿舍宽敞处,并与在旁的同学一起立即采取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在场的老师立刻拨打120、110及校医院等相关部门电话。校医院医生接报后赶到现场,开展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 120接报后赶到现场抢救,并将杨元元同学送往南汇区中心医院。医院抢救未果,宣布死亡。警察接报后赶到学校现场作了勘验和笔录。
对于杨元元同学的非正常死亡,学校感到非常痛惜,正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专家观点
社会学家:逝者已矣生者坚强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老师对逝者表示遗憾与惋惜的同时,也就网民的议论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作为生者,对逝者尽量不去评论,“只要她没有犯罪,就让逝者安息。 ”这是对逝者的尊重。
胡守钧认为,生者包括逝者的家属要学会坚强,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坚强地面对,要理性地对待,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中国有很多的贫困学生希望通过求学改变命运,针对这种途径,他依然表示认可,中国自古都有类似的例证,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胡教授也说,在目前就业不景气等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许多贫困生面临着家庭为求学付出一切,而现实却很难改变命运的差距,期望与失望的强大落差难免使他们心理出现阴影。胡教授说,这部分人的生活生存状态确实值得关注,尤其是心理状态。但出身贫寒的人也要“争气”,更应该坚强生活,“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社会,否则全盘皆输,毕竟活着才是对亲戚家属最好的回报。
(作者:周柏伊 郭宇)
[新闻晚报]
杨元元的最后24小时 不解:知识为何难改命运
2009年11月25日,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像往常一样起床,那天她没有住在宿舍,而是陪着妈妈住在海事小区刚租来的出租房里,她告诉母亲,“地上好冷,我去找学校去,我们还是要住回学校宿舍去。”
这是杨元元30岁生命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凌晨,她被发现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1月25日清晨
“知识为何没改变命运”
杨母回忆,与她同住在海事小区出租房的杨元元,清晨突然从被窝里坐了起来,喃喃自语,“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随后,杨元元告诉母亲:“地上好冷,我去找学校去,我们还是要住回学校宿舍去。”杨母劝她还是以学业为重。
11月25日白天
“没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当天,杨元元没有课,她与母亲到学校买了些馒头和咸菜,两人在租赁房里吃饭、聊天。
杨元元告诉母亲,现在后悔当初上大学时没有报考师范类专业,那些当初成绩没有自己好的同学,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上海教书,收入很高,反观一直学习很好的自己现在却过得很不好,“努力有什么用?”
杨元元还反复说觉得没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自己很对不起母亲。杨母这时候觉得女儿反应反常,比较担心。
11月25日晚上
三度表示不想排练节目
杨元元要去同学宿舍排练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是对母亲说自己不想去排练了,连说3遍,还把排练台词纸扔到一边。
杨母说,既然不想去演,那就算了。但杨元元又改变了态度,还是去参加排练了。不放心女儿的杨母在学校3号门门卫室待了一个小时,用母女俩仅有的一部手机拨通了杨元元同学的电话。
后来杨元元借用同学的电话回电,并告诉杨母她还在排练,让杨母放心回去。(据东方早报)
声音》》
弟弟:她非常疼爱家人
杨元元的弟弟杨平平,目前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读博士。他告诉记者,杨元元非常疼爱家人,元元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当时自己不满4岁。当时在宜昌一个偏僻的军工厂工作的母亲要上班,每天中午姐弟俩吃的基本是辣酱就馒头,有菜吃的时候,杨元元都是尽量让弟弟多吃一些。
母亲:曾流露轻生念头
临港派出所的笔录显示,杨元元的母亲曾向警方表示:“杨元元在11月25日跟我说过她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奋斗多年想改变人生,但还是这样。她还说,在武汉代课时她的一个15岁学生自杀的事情,以及其他地方大学生自杀的事情。”
同学:有困难却从不说
同学们反映说,杨元元为人大方,在学校一直是学生干部,大学还入了党,同学有什么矛盾,她还帮着调解。杨元元很要强,家里有困难,却从来不跟同学、朋友说。与杨元元住同一楼层寝室的同学说,因为与杨元元在年龄上有差距,平时沟通不多,但杨元元看上去有点孤僻。据东方早报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心理研究室主任杜亚丰教授对杨元元自杀的行为表示遗憾和惋惜的同时,表示贫困并不是她自杀的原因,因为人应该学会坚强,无论遇到任何事情和困难,都要坚强理性地对待,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杜教授表示,杨元元选择轻生实在“太傻”,面对这种情况有很多方法解决,自己勤工俭学也好,向同学求助也好,都能帮母亲解决住处问题,完全没必要选择这条不归路。杜教授还表示,我们不应将大学生视为一个特殊人群,事实上很多人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关怀。特别是说到贫困,很多贫穷的人都有自卑感,但他们不愿将自己的困难告诉别人。其实贫穷并不丢人,在你将自己的困难告诉朋友之时,不仅能得到帮助,心理也能得到舒缓。(重庆晨报 记者 吴智佳)
杨元元资料介绍
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
单亲与母亲一起生活
弟弟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在读博士
●1979年11月出生于湖北宜昌市
●2002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
●2002年8月-2004年8月在武汉现代英语培训中心担任英语讲师
●2004年9月-2005年9月在武汉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担任客户代表
●2005年9月-2009年9月无就业记录
●2009年9月考取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9年11月26日早上杨元元在宿舍24#506的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结束了自己的30岁的生命
[华龙网]
贫困女研究生带母求学 求助学校未果自缢身亡(图)
9日,网上各大论坛热传几近相同的帖子,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自杀身亡,矛头指向海事大学校方。
9日晚11点30分左右,上海海事大学宣传部在官方网站连夜挂出相关情况说明,披露了事发当日的情况。
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称,死者已逝,为表尊重,大家不应再评论死者,也希望生者尤其是出身贫寒的人坚强生活,自强不息。
从9日开始,各大论坛像泉涌一般,流传一则几乎相同的帖子,帖子以“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等为关键词,很快引起网民的注意和议论,一时间成为网上最热门的帖子。
发帖人称:“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09级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半蹲着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以杨元元口气向学校递交的一份申请来看,杨元元是湖北宜昌人,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当时弟弟尚不满四岁。多年来,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姐弟俩拉扯成人。1998年,杨元元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两年后其弟也考取了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
在弟弟考上大学后不久,母亲所在的工厂面临搬迁,必须自己出钱在新厂所在地购买房屋。但当时杨元元学费尚未凑够,弟弟也是贷款读书,家里无力购房。失去了住所,母亲只得到武汉大学与杨元元住在一起。武大经管院领导体谅其家庭特殊情况,予以照顾,并让她缓缴学费。在随后的日子里,杨元元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其弟弟也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读博。
杨母被禁止住宿舍
大学毕业后,杨元元在武汉找了几份工作,虽然不是很稳定,但也慢慢还清了债务,并有了一点积蓄,这时,她萌生了继续读书的念头,并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海商法公费研究生。
此时,杨元元的母亲也年近花甲,需要照顾,她再次带着母亲踏上求学之路。海事大学临港校区地处偏僻,租房不易,杨元元也无多余的钱款可供租房,她再次萌生让母亲借宿学校多余宿舍床位的想法。她多次向学校申请,说明情况,请求学校能让母亲暂住,但始终未果。
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杨元元与母亲共同挤在宿舍的小床上。但学校最终没有为其母亲安排住宿,要求她在校外租房,并“禁止其母亲再进宿舍楼”。“找房没有着落,杨元元5天5夜没有合眼,精神彻底崩溃,于是发生了11月26日早上的惨剧。 ”发帖人说。
事发当天母亲发现女儿
据发帖人称,11月26日早上,杨元元母亲觉得心神不宁,担心女儿会出事,于是早上7点30分左右到达其宿舍楼下,央求宿管人员上楼查看,但被宿管人员拒绝。
其母担心女儿,遂到女儿常去的地方寻找,遍寻不获,又于8点40分左右电话联系杨元元的同学,请求对方帮忙去宿舍查看情况。随后,杨母接到一个同学电话,对方只说了一句“阿姨你快来”就挂断。杨母赶紧再赶到宿舍,在另一名宿管人员的带领下上楼查看。
开门后,杨母通过卫生间门的栅格看到杨元元的腿,此时是9点左右,杨元元尚有心跳,大家赶紧拨打120,但最终回天乏术。
家属提出35万赔偿金
自从11月26日事发后,杨元元的弟弟表妹等6名亲属从外地赶到上海。截至目前,学校已将杨元元的母亲、舅舅安置在学校招待所,处理善后事宜。校方表示,上述亲属的食宿目前由学校方面负责。
校方称,目前,杨元元的家属已向校方提出35万元的死亡赔偿金。校方说,这笔赔偿金中,除5万元用来处理后事外,其他作为给杨母购置住房所用。杨元元家属表示,他们不会把元元的死全部归咎于校方,但校方也有责任。他们认为,杨元元自杀首先是自己想不开,但学校宿管人员对杨元元及其母亲的恶劣态度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家属希望,学校处理相关责任人,给杨元元组织一个遗体告别会,并让相关责任人给家属道歉。据了解,尽管事情已过多日,杨元元的尸体目前仍在殡仪馆内。
上海海事大学网上发布情况说明
杨元元同学,女,2002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商学院,2009年9月考取我校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今年9月12日入学报到后,杨元元母亲一直与其住同一寝室。学校管理人员发现后,劝说其母不要留宿学生宿舍,11月24日,杨母在学校外自租住房。
11月26日7:30左右,杨母进宿舍楼未找到女儿,然后离开。8:30左右,杨母来到学校3号门请保安打电话给杨元元的同学徐同学,让她到宿管处借钥匙开门看看杨元元是否在房间。8:40左右,徐同学借到钥匙打开寝室门,未发现杨元元同学,但寝室内的盥洗室门紧闭,感觉情况异样,即退出房间告诉陈同学,陈同学到楼下告知宿舍巡视员,该巡视员即上楼进房查看,发现盥洗室门被反锁,马上联系维修工,同时通知宿管员打电话报告学校保卫处。维修工到后撬开门锁,发现杨元元同学自缢在盥洗室内。保卫处老师与在旁的同学对杨元元同学采取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在场的老师立刻拨打120、110及校医院等相关部门电话。校医院医生接报后赶到现场,开展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120接报后赶到现场抢救,并将杨元元同学送往南汇区中心医院。医院抢救未果,宣布死亡。(据新闻晚报)
这是杨元元因为母亲住宿向学校写的申请
申请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
我是杨元元,是一名刚考取了我校 2009级国际法研究生。因为家庭情况特殊,希望能给我的母亲安排一个房间或一个床位,便于生活。
我的家乡在湖北是宜昌市,在我六岁的时候父亲因疾去逝,当时弟弟尚不满四岁,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姐弟二人。母亲的工厂是宜昌市枝江国营四零四厂,一个偏僻的军工厂。母亲小时候受家庭和社会环境所限,读初中时上山下乡,成为知青。但却是一个刚毅坚强乐观的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支持我和弟弟的学业,一个人挑起生活的重担。
在母亲的坚持下,九八年我考取武汉大学经济学,两年后我的弟弟也考取了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不久,母亲的工厂面临搬迁,要在宜昌建房,职工需支付三万五千元买下在宜昌的房子,当时我的学费尚未筹够,弟弟也是贷款读的大学,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只好放弃。因为很多人搬走,厂里的房子也是断水停电封门。不得已母亲就来到武大和我住在一起,学院领导体谅到我家的特殊情况,也予以了照顾,让我缓交了学费。可以说没有大家的帮助,我是难以完成大学学业的。
在大学里,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勤工俭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弟弟也是刻苦学习,拿到了计算机的双学位和国家奖学金,毕业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读直博。
我毕业后的几年里,在武汉工作一直不是很稳定,和母亲租房居住。最近两年我和弟弟的债务基本还清,也稍有积蓄。我想可以去实现自己继续读书的愿望了。本科时自己对法学非常感兴趣。武汉大学自由的学风也欢迎学生们旁听,得益于此。我经常可以听到很多优秀老师的法学课程。这些都是让人如沐春风,坚定了当一名法律人的理念。
世间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乎。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最困难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了,都已经经历了,还有什么会令人畏惧,令人退缩呢。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欣闻上海即将兴建世界港口中心,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都已建成,看着广阔无垠的东海,我更加坚定了对贵校海商法的选择。
这么多年来,我的背后是母亲一贯的坚持,是她的教会我乐观宽容,是她和我相依相守,四处漂泊。恳请院领导能够体谅我家的特殊情况,在多余的学生寝室为我的母亲安排一个位置,让一位辛苦一生的老人感到慰藉。特此衷心表示感谢。
此致 敬礼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