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6-20
●南方日报记者李强实习生王睿然
这个星期天,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就要到了。一年来,父亲们为子女的成长呕心沥血,在享受节日祝福的同时,是否也为亲子关系、教育方式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而感到困惑?
工作与家教如何抉择
“因为工作特别忙,我没太有时间与孩子交流,时间久了,父子俩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而且孩子好像在有意躲避我,他常常与同学在网上聊得很兴奋,反而跟我的关系却冷漠得像冰块。”广州一位外企经理这样说。“我猜很多父亲都跟我一样,常年纠结在工作和孩子之间。”
紧张的生活节奏压得很多工薪阶层喘不过气,“工作忙,没时间教孩子”确实存在。有的家长直接把孩子交给保姆,由家庭教师辅导做功课。孩子平时一放学,只能跟辅导老师和保姆交流几句,很少有机会享受亲子互动时间。还有一些父亲认为,照顾孩子是母亲的“天职”,自己在外挣钱已经很累了,教育子女根本顾不上。
作为一名父亲,有自己的“小家”,更有社会的“大家”,如何做到大小兼顾是一门学问。
广东三川智传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敏有一套新方法。他由于长期工作繁忙,跟女儿很少有当面沟通的机会。往往他深夜下班回家,女儿已经入睡;女儿早晨上学,他却还在睡梦中。
但程敏并没有因此而冷落女儿。他与女儿在日记本上留言交谈,这本共同的日记本,成为了父女9年来沟通情感的桥梁。每天回家不论多晚,他第一件事就是翻开日记,看看女儿写的字迹。“今天女儿有什么想法要与我分享,有什么问题要与我交流,我又有什么要对女儿说的?”小到家庭琐事,大到国家大事,日记本统统记录下来,至今已有30万字之多。它见证了父女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父亲的爱是平凡的,但父亲的爱又是伟大的,它的平凡与伟大都在父女交流的字里行间。
广州市第109中学校长张仲庆为了教育孩子,他带孩子骑着自行车徜徉在广州先烈路,对清末明初几百个墓碑进行细看研究。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减少各种应酬,带孩子去广州的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学习,了解广州历史。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学业成绩优秀,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免试保送生。在华师附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而后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现在又去了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作为省家教会的常务理事和讲师团的成员,张仲庆对“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功能”和“当今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有深刻研究和独特见解。他的论文“父亲岂能淡出家庭教育”获广东省一等奖。
张仲庆说:“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是不同的,两者应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父亲的爱是大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母亲的爱是细腻的爱,融化到日常生活的所有细节中,这两种爱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专家评语:父亲不能淡出家庭教育
省妇联副主席杨建珍认为,父亲是家庭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如果认为教育孩子与自己无关,或者因为工作忙,而懒于管教孩子,等于放弃了作为孩子父亲的角色,剥夺了家庭文化属于父亲的那一部分。
家庭教育专家吕军生将家庭比作了一棵大树:父亲就是树底下的根,妈妈就是树,孩子就是树上结的果实,他们是一体的,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这个土地没有营养,这棵树也会受影响。父亲是最重要的一个角色,作为父亲,要给家庭带来安全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大树和果实才能够自由在这个氛围里生长。
吕军生说:“我们出去应酬或者有事回不了家,其实只用5分钟,打一个电话跟孩子连接一下,这个安全感就产生了。不是说你一定要在孩子身边,孩子睡觉前5分钟有一个电话足矣,因为孩子一直在想你。”
孩子该听谁的
诗人奘青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提出了这样的困惑。与他一起教育儿子除了孩子的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之间经常发生很多教育方式的冲突。
妈妈对儿子开展填括号式的教育,让他依照儿童读物学习一些百科常识。而奘青因为自己喜欢音乐,也希望培养儿子的音乐才能。但是外公外婆却不认同了,说:“将来万一成不了演奏家,还不如学一点技术,当个技修工修摩托车。”爷爷奶奶又抱着另外一套教育方案。家里人常常因为教育孩子发生争论,孩子也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
从奘青的例子可以看出,长辈们无论做什么都是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将来,但因为观念价值取向的不同,在一些方面难免会有争执,如何处理这方面的争执也是不少父亲感到困惑的地方。
教育孩子采取哪种方式应该依照孩子本身的需求来判断。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肖晓山提供了一个样本。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一直关注儿子的兴趣爱好,坚持以循序引导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其在一个“零压力”的家庭环境下健康成长。
在生活中,肖晓山时刻关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随时发现他的兴趣爱好,并加之培养,成为其自身的优势特长。在孩子3岁时的一次玩耍中,肖晓山不经意间发现他喜欢摆弄钢琴键盘,在悦耳的旋律中孩子蹦蹦跳跳,乐感较强。于是肖晓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持之以恒地带着他学钢琴,后来孩子在弹练中飞跃进步,达到国家7级水准。
在孩子的学习上,肖晓山从不施加过大压力和过重的负荷。每逢寒暑假期即一家人外出旅游,让孩子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在这样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下,孩子的心理、生理健康发育,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2006年保送到北京大学力学系,今年以全额奖学金到美国哈佛大学继续深造。
专家评语: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在讲怎样做好父亲,其实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好孩子,因为培养好孩子才是最终的目标,好父亲只是派生出来的问题。”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翟振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好的父亲就是能把小孩从出生到生命结束,在孩子整个过程中,实现他的最大愿望,又不和社会造成冲突或者把冲突降到最小。而且这个愿望是孩子自己的,不是父亲的。”
也有专家分析说,父母应当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人,不能忽视孩子的需求,以自身的好恶决定孩子的事项。一些父母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需求、能力和他们的长远利益,习惯于把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强行灌输给孩子,按照成年人的意志为孩子安排生活方式和内容,确定生活目标和行为选择。
父母在埋怨孩子“不好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自己“管”孩子是否符合孩子自身的发展需求,自己的教育行为孩子是否认同。尽管许多父母的出发点确确实实是“为了孩子好”,但是缺乏对孩子参与权的尊重,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教孩子真诚还是伪装
有的父亲认为,教孩子真诚,但会担心孩子在这个复杂社会里吃亏;教孩子伪装,但又担心孩子性格扭曲,甚至引发犯罪。
“当我们追求的、坚持的原则与主流价值相悖时,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是什么?教他们真诚待人还是伪装自己?教他们见义勇为还是明哲保身?”
在粤东北贫困山区教了40年书的陈质良,身残志坚,勤俭节约,以一个农村教师的微薄收入支撑全家的开销,生活虽清贫却不潦倒,“人穷志不短”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他教育3个子女时既注重讲理说服,更重视身体力行,教孩子真诚待人、正直做人,为孩子们树立行动的榜样。3个子女从小到大都品学兼优,顺利考入国家重点大学。
陈质良是河源市紫金县凤安镇下石小学退休教师。30岁那年,他在一次意外中失去右手。面对不幸,他选择了坚强。
陈质良从头开始,学习左手写字,左手干活。经过一番苦练,他左手写出来的字工整秀美,丝毫不影响教学工作,家中农活也做得干净利索。
随着孩子们相继读中学、大学,家中的经济压力非常大,学费和伙食费加起来比其整整一年的工资还要多。为节省开支,陈质良不再到学校饭堂开伙食,从家里带番薯或黄豆到学校当作早餐和午饭,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10多年。他常常用“嚼得菜根,可做百事”来鼓励自己和家人。
学校饭堂的师傅曾多次主动提出可以免费给他的番薯和黄豆添油、添料,帮助加工一下,陈质良都没有答应。他认为因为自己既然没出钱,就不应该占学校的便宜,自己为人师、为人父,不能因为贪小便宜而给孩子们造成坏影响。
陈质良带领全家勤俭节约,很少向别人借钱,也很少抱怨生活贫苦或者负担沉重。有同事提出向报社投稿,呼吁社会好心人资助他家,同样被陈质良阻止。他说,自己并不是最穷的人,别人愿意助学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但是自己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去向社会伸手。
专家评语:回归道德底线
省妇联副主席杨建珍认为,作为一个好父亲最终还是要回到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人最基本、最本质的核心,要诚实、敢担当。
“做一个好父亲,首先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好父亲自身必须是好人,有好的人格。如果这个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他父母的教育是有问题的,因为没有给他一个健全的人格。”某网络公司的总经理、70后的代表陈宇也表示认同。
棍棒出孝子吗
俗话说:“不打不成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家长们尤其是父亲,总喜欢动手打孩子,以为这样孩子就会乖乖听话。
“棍棒教育”的观念经常会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今年3月11日上午,一个令人震惊的人伦惨剧发生在广州番禺区某小区。10岁男孩邓天威的父亲邓某将自己与儿子反锁在家中,当警方撞开门后发现,邓天威已殒命,邓某则挥刀自残。
据省妇联对广东某些地区进行的调查,90%以上的家庭曾有打骂孩子的现象。在很多家长看来,打孩子一巴掌是一件平常小事,甚至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外人不要干涉。“打孩子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打一巴掌不算暴力,打重了、遍体鳞伤才叫暴力”、“别人打孩子也去管,真是多管闲事”、“孩子不打不听话”、“我们小时候也挨过打,不也照样长大了”……
在传统的观念里,父亲拥有绝对的权威,父亲总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父亲与孩子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父亲能否成为孩子的朋友,越来越受到关注。
佛山市祖庙街道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月智与女儿一直保持朋友式的关系。陈月智对女儿一直细心照顾,从不打骂女儿。女儿说:“老爸总会尊重我。考试考砸了,爸爸从不骂我,而是耐心地跟我一起找原因,帮助我,和我沟通。”
陈月智也会为女儿改变爱好,他会跟女儿一起听最新的流行音乐。“只要我喜欢,爸爸就会跟我一起听,他也会特意买碟,放在车里播。”陈月智还会陪女儿逛街,为女儿买一些小零食,和女儿一起挑选衣服,给出中肯的意见。有这样一位父亲,女儿也愿意与父亲交流。
专家评语:打孩子并非天经地义
孩子犯错,“打”,只是对孩子施加一种外在的控制力,往往“打一顿,好一阵”,却没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误。单纯的打骂只会让他们产生“依赖”的情绪,一旦犯错总是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得到约束,孩子的自律能力会变得很差。
“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普遍偏大,父母某一方人格结构出现问题,或者处于压抑状态时,都容易把压力宣泄到孩子身上。”与受害孩子邓天威居住于同一小区的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曾路回答说。
遭遇心理压力时,要防止把压力发泄转化为对孩子的暴力。曾路建议,如果家长感到十分愤怒,想动手打孩子时,最好强制自己十分钟后再决定动手与否,“主要是让自己有一个情绪缓和的过程,有自我反思的空间”。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经常殴打孩子的家长要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
此外,“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也助长了家长对孩子的暴力行为。打孩子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痕。
专家意见
好父亲的评判标准
天涯社区发布了关于“心中好父亲形象”的帖子后,有不少网友回复,其中出现较多的词有“风趣”、“幽默”、“MAN”、“责任”等,那好父亲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固定的标准呢?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翟振明认为评价好父亲没有固定的标准,因为整个时代在不停地变化,从文革末期到现在,时代的标准变化太快了。
“关于好这个字,它涉及到一个体系。比如我们的三个轴分别是真善美的话,好父亲到底是在真的层面上,还是在善的层面上,还是在美的层面上。每个人的坐标原点都是不一样,它的维度就会不一样。”心理健康咨询公司研究员陈文峰也认为好父亲没有固定标准。
省委党校教授、伦理学者吴灿新则提出了不同看法:从时代的流动性来讲,肯定是没有固定标准,但在相对的一个时代里面,比如在特定的时期里、特定的一代人里,标准是相对固定的。
吴灿新具体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一是做一个好父亲,他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所以必须要有好人共有的好的特质在里面。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在与子女形成的亲子关系里,爱、教育、责任、真诚等,是历代都需要的。
他总结说,具体来讲,“好父亲”的标准有3个方面,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其次必须尽到养育、教化、帮扶、引导儿女的责任,第三应当具有“爱”、“责任”、“民主平等”的道德情操。
“好与坏的关键,是在孩子的眼里,你是否给了他安全感,你是否给了他一个责任的榜样。孩子生出来的时候,他像水一样,是干净的、透明的。你给水放不同的调料,味道就会不同。当这瓶水已经不干净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都做了什么。”家庭教育专家吕军生认为安全感、责任感是衡量的重要标准。
省妇联副主席杨建珍对吴灿新的观点比较认同,她说:“好父亲一要是一个好公民,二要在家庭中有担当,三要对孩子更加慈爱和温馨。”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