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8-22
现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时髦的口号。这句口号何时被叫响,现在无法考证。在我记忆里,这句口号最初被媒体和各种教育论坛提及,大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各类特长班、兴趣班方兴未艾,在宣传它们对孩子的种种“好处”时,“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很直白、很有说服力的动员令。很快,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接受了这句口号,并照搬实践,各类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的特长班、兴趣班,现在已成为“80后”、“90后”的共同记忆。
在教育理论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没有理论基础的——这与重视学前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完全不同,是从小对孩子进行知识的训练。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不是一场赛跑,本不追求输赢,它应该是立足完善每个人自身,培育人的个性兴趣,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完善的,即所谓“因材施教”。每个受教育者绝不能放在一个教育竞技场上比拼输赢,分出“成功者”和“失败者”的。这些是基本的教育常识。那么,“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何会如此传播广泛呢?
把脉:“这是一句商业口号”
简单地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一个教育口号,而是一个商业广告,这是一个与教育产业化同步成长、发育,却没有随着教育产业化被抨击而消亡的广告用语。叫响这个口号的,是举办特长班、兴趣班的一众教育机构,他们以帮助少年儿童成为杰出人才为“宗旨”,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宣传“如何赢在起点”,作为一个商业口号,它让家长愿意掏钱,让家长增加了焦虑,让学生增加了负担。
从商人的利益来讲,他们在推出产品的时候肯定会推出口号来吸引消费者。但是商人是在商言商,它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商业机构和个人的同构。让商人不做任何炒作是不现实的。社会对待教育缺乏合理的理念,如果只看分数只看成绩,当然会导致教育趋向竞赛化,导致学生争相早学、快学。
深度:“它触动了大家的集体无意识”
这个口号实际上触动了大家的集体无意识,不管是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卷入到这个过程中来,这其中夹杂着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夹杂着学生的焦虑、夹杂着商家的企图,让人难辨真假。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能这样集体无意识,有三大“优势”,一是当初很多教育机构在群体战斗。二是现行教育制度也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推手,有的家长或已认识到其中的严重问题,但是面临孩子小学入学、小升初、中考的选择,只能迫使孩子去抢跑道,争取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三是教育的后果是隔代见效,劣质的教育不会像吃药、吃东西那样吃出毛病、吃出事故来,因此,再劣质的教育在当前都有生存的空间,甚至,还有明显违背教育常识的教育被奉为圭臬。这诚如北大温儒敏所说,这样的教育可能会误导几代人,其后果比身体吃出毛病来更严重。教育在功利化氛围下必然是竞技状态,必然注重分数和成绩。大家都注重数据追捧成功,而不看失败、不问为什么失败。在这个氛围下扭曲了教育本来的意义,不注重教育本身的作用,不关心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成长。
愿景:“教育应该回归到本来的意义”
我们现在缺乏正确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现在的考试制度也是在落后于教育观、人才观的情况下设计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二者应该是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的。现在是制度和理念都有问题存在。当下人们的教育观念发展不均衡,有好的理念提出又无法实施,比如有的学校搞自主招生,人们又会质疑它不公平,最后又回到看分数的做法上了。
证书化学习、工具化学习和功利化学习贯穿于我国学生求学生涯的始终——在高考制度之下,中小学的学习目标是为升学成功、考上大学,大学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顺利就业,这种学习、读书的价值被严重扭曲,培养的就是工匠,而无法孕育出杰出的创新人才,更遑论大师级人才。教育何时走出工具理性,淡化功利色彩,才可能回归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而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对准人本身,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和兴趣,给每个受教育者健康的身心与健全的人格。
每一个制度都是受制于社会环境的。教育的工具化就是因为教育承担了很多非教育的功能。为什么要靠考试改变命运,因为我们的命运不公平。所以才要通过考试把农村人变成城市人,把农业户口变成非农业户口。
我国新一轮教改的目的之一是扩大教育公平,我以为,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出发点,是落实宪法赋予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的根本。为此,有必要反思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公平、不公正观念和做法,同时,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过程中,必须建立社会参与办学决策和管理的机制——对于中小学,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对于大学,建立大学理事会、学生自治委员会——如此,高校才能在实施办学自主权时,执行社区教育委员会、大学理事会确定的办学战略,同时,受家长委员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监督,那种具有明显歧视的人才评价体系,就难以出现。 文/本刊实习记者 鞠爽 图/CFP
本刊对话教育专家熊丙奇 身不由己的家长 受苦受罪的学生 遭埋怨的老师
[北京青年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