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10-07
□王旭东
瑞典皇家科学院日前宣布,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俄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开发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这种最薄、也最坚硬的“超级材料”,来自于常见的铅笔芯。
这么一支普普通通的铅笔和铅笔芯,居然能“写”出令地球人都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神笔马良”是传说,海姆和诺沃肖洛夫的获奖却是现实。已经有国人从中国的教育体制、科研体制、激励体制等多方面分析拿不到诺奖的原因,其中科教体制之弊被锁定为“根本”。有人总结出诺奖的获奖奥秘——“那些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藏身在远离金钱和功利的地方,只有不为它们所累的人,才能轻装跋涉,找到这自由的王国。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的获奖再一次说明了这一点。 “今年的物理学奖将让每一位科学家的脸上露出笑容,因为这表明你天天在实验室忙碌,也能赢得诺贝尔奖。 ”
很可惜,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制造 “铅笔芯”,但不能提炼出 “石墨烯”。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奥数冠军,同时,又无情地扼杀了童年一个又一个美好与快乐;我们有数不完的应试教育的 “高材生”,他们考清华、北大如探囊取物,“考霸”张非就是典型代表……教育体制改革在困境中探索,举步维艰。只能制造“铅笔芯”的教育体制,当然实现了可以“写字画画”的基本功能,然而却很难提炼出“石墨烯”。
我们的科研体制,同样是制造“铅笔芯”,不能提炼出“石墨烯”。行政主导科研、以项目统领科研的管理体制,虽然也取得了“铅笔芯写与画”的功效,但是更导致了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学术不端等一系列问题。甚至连国家科技大奖也很难 “独善其身”。很讽刺的是,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曾一举夺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弊端正逐步暴露——它依附于行政体制,受到行政干预和部门保护主义影响。
曾有学者指出: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下面,即便能够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一个偶然现象,而不是必然现象,不改变现在的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的话,我们很难具备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一个学术环境。必须从科教体制的“铅笔芯”里提炼出“石墨烯”,彻底消除“体制性弊端”。我们一直在“琢磨”,并进行着“量的积累”,时不我待,现在关键在于“突破”,实现“质的飞跃”。
[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