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8-15
应该有一种新类型的大学,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有分校,但所有分校都提供同样的课程,并只提供统一的学位。这样既可保证教学的质量,又可打破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的障碍,学生可以到处走,随处上学。
———美国纽约理工大学校长爱德华·奎里亚罗斯
将美国的一流大学作为黄金标准,这就是大家的未来吗?在南非,立刻建立25所哈佛大学并不见得就是最适合当地发展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航向,要用恰当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简单抄袭。
———南非罗德斯大学校长萨里姆·巴达特
昨日,为配合大运会的举行,由教育部和深圳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深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163名校长与会,多名校长参与演讲或讨论。
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强调要加强各国高等教育合作。
与会者中既有发达国家校长,也有发展中甚至欠发达国家的大学校长,不同背景的校长们,就高等教育全球化这个话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与会大学校长纷纷表示,教育国际合作不是到处开“麦当劳”,需要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结合,更要让“穷大学”分享国际化的成果。
“全球性大学”
昨日论坛分为上午、下午两大部分。
上午的主要内容是开幕仪式以及政府官员讲话,下午则由数名大学校长上台做主题发言,台下校长参与讨论。
昨日下午第一位发言者,是来自美国的纽约理工大学校长爱德华·奎里亚罗斯。发言中,他主要介绍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他坦承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学生到美国留学的很多,但美国学生留学国外的却很少。
最后爱德华还提出一个新的思路,他认为应该有一种新类型的大学,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有分校。随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日本早稻田大学常务副校长等相继发言。他们都谈论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以及面临的障碍、挑战等。
教育变成了商品
有趣的一幕出现在论坛接近尾声时。最后一位发言的校长,是来自南非罗德斯大学的校长萨里姆·巴达特。巴达特说,此前发言的多个校长来自发达国家,谈及的主要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问题,对于“南方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却着墨不多。
他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学生在不同国家的流动,确实创造了价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国家”的发展,但最终的目标却没有实现,那就是促使“南方国家”在智力、技能、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根本性改进。
巴达特还提到,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来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变成了教育的产业化“有些大学为了赚钱而接收外国学生,大学交流不是为了真正的知识传播,而是利益的驱逐,教育变成了商品。”
要用批判性眼光来看
巴达特一语既出,反响热烈。一名来自东帝汶的校长举手良久终于获得评论机会。他说,巴达特说出了他的心声。他说像东帝汶这样的小岛国,面临的问题就是许多学生到欧洲、日本、美国去留学,但却不愿意回来了。对此巴达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吸引高端人才回流,就应该创造更包容、合适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甚至有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校长担忧,纽约理工大学校长爱德华提出的在世界各地通用一套课程的“全球性大学”,就和麦当劳一样,会对其他国家的文化造成冲击。有校长说,发展中国家很难避免发达国家引导的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平等,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有不同的方式,在全球各地使用同一套课程,忽略了当地历史、语言等因素,要用更批判的眼光来看。
对话
悉尼大学校长Michael Spence:
大学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南都:人们一直说中国没有一流大学,现有的中国大学在世界排名也不高,你觉得原因何在?
Michael:世界上的大学排名,其实也会存在一些偏见。我认为中国大学一直在发展。中国政府投入很多钱,大学里有很聪明的教师和学生,那是很重要的。而且中国大学开始在世界上寻找合作伙伴。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建成一流大学,那很难预测。
南都:你认为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有哪些素质?
Michael:当然是要有高质量的教员、高质量的学生和高质量的设备。不过我还能告诉你一个“秘密”因素,那就是检测和挑战约定俗成观点的能力,那种敢于发问的精神。我认为全世界大学都面临这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学校里有没有这种“提出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教师还是在学生中。
南都:有人批评中国大学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Michael:其实中国有很多水平很高的学生,他们也很能问问题。如果要说中国高等教育存在问题,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系统和中国其他的领域一样,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很多大学都很年轻,需要发展的时间。
世界发展太快了,大学必须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因为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我们从未面对过的问题。
南都:你的学校在推动创新性教育方面有哪些努力?
Michael:我们特别注重推翻不同专业之间的障碍,鼓励学生进入跨学科专业学习。我们在跨学科研究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入。我们有一个中国研究中心,有130名研究研究现代中国的人员,但他们不是所谓的汉学家,而是关注中国方方面面的话题,比如公共卫生、社会变化、各种公共话题。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庄树雄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