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学校体育课满足国家课程标准,但专家称中小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远远不够
近日,接连发生的几起学生跑步猝死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些中小学也因此暂停了中长跑项目。12月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曾表示,体育课不被学校重视由来已久,这是直接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和体育教师在学校里的地位较低的重要原因。
中国教科院的调查也显示,国内高中阶段能达到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校不足50%。但据了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在国内较规范,多数学校的学生都能达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近五年来,由于各方重视、干预,体能素质显现出下降速度减缓甚至好转等现象。”包括中国教科院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在内的多位专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学校体育课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但究其原因,体育课只是表象问题,深层的是社会问题,涉及到学校、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2007年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开始在全国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各地学校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至少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根据国家要求,小学低年级每周要有四节体育课,高年级每周三节,中学每周要有两节。除了体育课之外,学校还有课间操、跑操等,以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而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北京多数学校都能达到此要求。但专家认为,对于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来讲,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还远远不够。
重视体育的特殊作用
学校代表:北京师大附中 毕业班增加一节体育课
时至严冬,中小学的体育课也以中长跑为主要内容。北京五中分校的一位学生坦言,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跑步,觉得很枯燥,好在每节课还有十几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打打篮球。除了体育课之外,学校每天还有课间操和跑操,基本能保证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
“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安全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基础。”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刘沪认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振奋精神,而且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智育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
据介绍,除了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的体育课之外,北京师大附中还特别规定,学生高中三年的选修课6个学分中,必须有2学分是体育选修的学分,否则不予毕业。初三、高三年级还增加了一节体育课,并且一直开到中、高考前。每天放学后,每个年级必须参加“天天练”,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在谈到毕业班为何增加体育课时,北京师大附中体育教研组组长武杰解释,身体素质与冲刺中高考是相辅相成的,体育锻炼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调节情绪。“现在能明显感觉到冬天学生生病的少了”。
新课改提倡运动方法多样
学校代表:景泰小学 坚持控制学生体重
“新课改以来,中小学体育课强调‘健康性’,提倡运动方法多样化,淡化运动竞技,对学生运动速度、力量、灵敏性等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受到了限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高嵘说,有人认为,可以通过跳健美操、游戏的方式来代替长跑。“我认为在不违反健康原则的前提下,学生需要一些对抗运动来进行内心刺激。我不同意将运动体能与健康体能完全对立。”
景泰小学一位体育老师对此感到很无奈,“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人身安全非常敏感。虽然有一些保障措施,但体育运动出现意外伤害在所难免。所以过去的单杠、跳箱等项目都没有了。现在小学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体操、武术,跑、跳、投等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又枯燥又累,所以我们也会安排一些游戏。如低年级会有4人一组的老鹰捉小鸡游戏。”
该校王老师还介绍,五六年前,学校五六年级大概有半个班的孩子超重。从那时起,学校决定从一年级起就给学生加大运动量,每个学期都要称身高体重,有超重的就会通知班主任、家长,让孩子注意合理饮食,加大运动量。每年开春,学校也会加开一个肥胖学生的锻炼班。这几年控制的效果比较明显。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张建华则指出,新课标是目标统领内容,对授课内容没有作具体规定,学校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学生兴趣等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结果就导致了南瓜、扁担、服装表演进入了体育课堂,有些老师所谓的新颖内容实际偏离了体育课应该教授的东西。现在教育部门也对此做了一些修订,纠正这种偏差。“我认为体育课程有两条主线是不可动摇的,一是运动文化的传承,一是健康体能的发展。”
家长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体能下降也是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青少年面临的一个问题。”张建华解释,这主要是社会变迁,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所引起的。比如,过去学生都是走路、骑车上学,现在都坐公交、地铁甚至私家车了。
吴键认为,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还有“中国特色”:“家长没有锻炼习惯、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重要原因。中国教科院的调查显示,家长群体有锻炼习惯的不足30%,高三阶段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达到70%。‘校闹’也是一个困扰中小学校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的严重问题。学生如果在学校体育课上出现运动伤害,家长的无理要求令学校头痛。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学校被迫取消了长跑、器械体操等锻炼价值高、锻炼效果好的体育项目。于是,就形成一个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恶性循环:越不练,越下降;越下降,越容易受伤;越受伤,越不许练。”
孩子的体育锻炼也确实没有引起家长重视。武杰坦言,每次开家长会后很少有家长跟体育老师交流,家长只在意体质健康测试的分数。“除非孩子有体育特长,否则谁会关注孩子的体育锻炼呢。”一名初一学生家长说。
高嵘指出,对处于成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来讲,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远远不够。国家规定每天一小时的运动也是无奈之举,算是维系学生健康的底限吧。
■ 专家说法
改善学生体质需要综合干预
●吴键,中国教科院体卫艺中心主任
与中国情况不同,受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国外学校体育开展情况相对较好。西方国家对体育好、运动能力强的人的“英雄崇拜”和良好的锻炼氛围,使得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日本等亚洲国家对“强健体魄”追求的理念和习惯,形成了“刻板”的体育传统。即使是寒冬大雪天,日本的中小学生还是短裙、短裤,还常常坐在冰冷操场上,这在中国难以想象。
在国外,“体育运动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活动,参加体育活动,就要承受这种风险”。这是社会认同的理念。同时,由于有完善的保障、保险制度,学生一旦受伤,学校、家长就立刻通知医院、保险部门进行及时处置,“校闹”现象不会出现。所以,要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需要进行综合干预、对症下药。
国内的中小学体育课存在问题
●高嵘,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
一般来讲,国内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学校体育课开展的情况较好,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可能会比较多。但总体来讲,国内的中小学体育课存在一些问题,如整体设计上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缺乏一脉相承的主线的东西,所以总是在调整,理论也跟不上实践的发展;体育课的定位不够明确,有些人对竞技运动缺乏准确的理解,排斥竞技运动。
但最大的一个问题还是校内体育没有与校外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校外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运动。一些孩子放学回家后想打会儿篮球,家长说写完作业再去,结果写完作业天黑了也玩不成了,当然这与整个大环境是有关系的。
我建议学校可以在课外组织长期的竞赛活动,激活学生的课外体育。但这种竞赛应该是全员参与的,可以有一些变通方式,比如调整比赛的规则,比赛小型化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2007年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开始在全国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各地学校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至少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根据国家要求,小学低年级每周要有四节体育课,高年级每周三节,中学每周要有两节。除了体育课之外,学校还有课间操、跑操等,以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而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北京多数学校都能达到此要求。但专家认为,对于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来讲,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还远远不够。
重视体育的特殊作用
学校代表:北京师大附中 毕业班增加一节体育课
时至严冬,中小学的体育课也以中长跑为主要内容。北京五中分校的一位学生坦言,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跑步,觉得很枯燥,好在每节课还有十几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打打篮球。除了体育课之外,学校每天还有课间操和跑操,基本能保证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
“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安全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基础。”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刘沪认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振奋精神,而且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智育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
据介绍,除了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的体育课之外,北京师大附中还特别规定,学生高中三年的选修课6个学分中,必须有2学分是体育选修的学分,否则不予毕业。初三、高三年级还增加了一节体育课,并且一直开到中、高考前。每天放学后,每个年级必须参加“天天练”,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在谈到毕业班为何增加体育课时,北京师大附中体育教研组组长武杰解释,身体素质与冲刺中高考是相辅相成的,体育锻炼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调节情绪。“现在能明显感觉到冬天学生生病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