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太空一课强过科普一年:地球之外授业解惑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6-28

 

太空一课强过科普一年:地球之外授业解惑

  科幻作家刘慈欣以自己虚构的外星故事迷倒了无数读者,可6月20日,他自己却被真实的太空迷住了。坐在电视机前,他像个追星族一样,眼巴巴地等待“太空偶像”的出现。

  上午10点11分,他所期待的节目准时播出——来自神舟十号航天员的 “太空授课”。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太空授课实验。在距离地球300公里外的天宫一号,穿着蓝色航天服的航天员王亚平挥手面对镜头打招呼,成为第一位“中国太空教师”。而在地面上,这堂历时40多分钟的 “太空一课”,有超过8万所学校、6000多万人参加。

  在大洋彼岸,王亚平作为太空教师的出现,也让曾经的美国宇航员、世界首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颇为兴奋。在她看来,“太空探索和教育一样重要,宇航员与教师做的实际上是同一件事——探索、发现、分享”。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给《中国青年报》的回复中表示:“我们成功完成的太空教师授课计划,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所以我们相信,中国的太空教育项目也将可以见证类似的成功。”

  “这是我们中国人自从孔子开创教育以来,第一次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刘慈欣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这是一种感召和象征,它是来自地球之外的课堂声音。不管课堂讲了什么,都足以激动人心。”

  1986年,筹划好的太空第一课在爆炸声中提前终止

  虽然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名宇航员,现年62岁的摩根早已回到学校,重新做起老师。当她在两场会议间歇接到新华社记者采访电话的时候,还不知道中国的“太空授课”新闻。她语速飞快地提醒着:“我的下一个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可一听说中国也要有个女航天员像她当年那样到太空中讲课,摩根立马来了精神,一口气聊了近半个小时:“对于中国第一次太空授课,我跟你们一样感到光荣和快乐,我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激动。”

  2007年8月,摩根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太空授课。在那一堂20多分钟的太空课堂中,她微笑着跟地面上的学生讲述太空生活的样子,还满足了孩子们提出的五花八门的要求,“你可以演示下怎么在太空里喝水吗”、“你们在太空里如何运动”……

  不过,让教师进入太空,并不只有这些欢乐的画面。事实上,早在198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就提出了“太空教师授课计划”,并在11000名美国教师中,选拔出身为小学历史教师的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作为太空教师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通过电视信号转播,给几百万学生上两节15分钟的太空课程。同为小学教师的摩根也参与了那次选拔,并成为麦考利夫的替补教师。

  但是,这堂筹划好的太空第一课,却在爆炸声中提前终止了。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后爆炸,守在电视机前的孩子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搭乘着包括麦考利夫在内7名宇航员的航天飞机,在空中爆炸形成一团橘红色的火球。

  在那之后的20多年里,美国叫停了“太空授课计划”,甚至还颁布了“普通民众不得参与航天飞机任务”的禁令。替补教师摩根回到小学教书,但是后来,她还是选择回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经过训练成为一名真正的宇航员,带着麦考利夫当年准备的课程内容再次尝试,在太空中跟大地上的孩子对话。

  “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希望了解和听到的问题寻找答案。我不能等。”摩根在一次采访中说。

  也许正是想到太空授课所经历的这些艰辛,摩根提笔给加入太空教师行列的王亚平写了一封信。在接受完采访的那天深夜,她委托新华社记者转交带有亲笔署名的电子邮件,信中对王亚平说:“在你环绕我们的地球而行并准备从太空授课之际,我代表全世界的教师和学生向你致以荣耀和爱的问候。我们为你骄傲。你在那里一定非常忙碌,但请记得花些时间望向窗外。中国和这个世界美丽迷人。”

  现在的孩子从小使用电脑,对科技奇迹的神奇感已经被充斥着现代科技的环境磨掉了

  看完“太空授课”直播,刘慈欣在餐桌上跟正在念初中二年级的女儿聊了起来。她也在电视上看到了这堂太空课程,不过,在这个小女孩眼里,“太空授课”只是个“挺有意思的事”,“跟刘谦变魔术差不多”。

  她不知道的是,为了这节课,“太空教师”王亚平准备了半年时间。本来就要以克计算的太空装备又得加上总重量2.9公斤的“教具”,每一份“教具”还需要包装固定,有人推算过,这样一趟下来至少要多花35万元人民币。

  “现在的孩子玩着iPhone长大,从小使用电脑,对科技奇迹的神奇感已经被充斥着现代科技的环境磨掉了。”刘慈欣说,“他们没法体会中国人太空探索的历程,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今天能够进入太空,其中经历多么艰难、曲折、漫长。”

  对他而言,“来自太空的讯息”是非常稀罕的宝贝。在河南山村长大的他第一次接触到跟太空沾边的事情,还是在自己7岁的时候,晚上仰着头寻找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那时候他既不懂天文知识,也没看过太空新闻,听说有个阿波罗登月计划,觉得是难以置信的离奇故事。

  直到今天,他都还能清楚地描绘出第一次看到人造卫星的画面:在不通电的小村庄,家家户户都跑出来,仰着脖子看卫星,有的小伙伴光着脚跑出来,还露着冬天脚上长的冻疮。夜晚天空的星星,映着大地上茅草屋里点点的灯光,不断闪烁。刘慈欣看着天空,替人造卫星捏了一把汗:天上那么多星星,你混在里头跑那么快,千万别撞上哪颗星星才好!

  不过,正是童年时对于太空奇迹的仰望,“对科技刻骨铭心的神奇感”,让这位计算机工程师成了一个十足的科幻迷,并最终成为科幻作家。他很想把这种感觉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可是发展迅速的科技成果似乎已经抹掉了这种快乐。“我的女儿只要拿着手机,就能跟全世界对话了,这种生活放到过去,不就是科幻小说里才有的景象吗?”

  “我觉得这正是‘太空授课’的意义所在,它向今天的孩子们传递了一种精神上的教育,它向他们展示,这是在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之外的画面,这是在世界之外人类讲的一堂课。”刘慈欣说,现在想要获取知识并不难,但来自太空的讯息,却依然是非常宝贵的。

  事实上,即便是对玩着iPhone长大的孩子来说,这些“来自太空的讯息”对他们依然非常有吸引力。不管是在摩根的太空课堂,还是王亚平跟地面的互动,都有许多孩子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就连配合组织“太空授课”讲解活动的北京天文馆工作人员,都在直播结束后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听他们七嘴八舌地问了好多太空问题。

  在返回地球3个星期后,只在太空中给学生讲了20几分钟课的摩根,还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乐园给孩子“补课”。她还带回了1000万粒罗勒种子,准备作为太空礼物,分发给孩子们。她鼓励他们,拿着这些从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动手建造一个太空型的种子生长室。

  “我是一个老师,我的梦想是把地球上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带上太空瞧一瞧。”摩根说,“我想大家会喜欢那儿的。”

  把课堂搬上太空,似乎已经成为太空探索的传统

  全国各地的孩子都收到了王亚平的“太空讯息”。在拉萨中学读高中的拉珍跟全班同学一起看了“太空授课”直播后,萌发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太空里也长冬虫夏草吗?”;“太空会不会像西藏高海拔地区一样,水到七八十度就能烧开了?”她还告诉来采访的记者,“希望有一天能像太空老师一样,到太空去”。

  “我们每年大约要办5万次科普活动,受众能达到4000多万人,可是只要一次‘太空授课’,直接受众就有超过6000万人。一堂‘太空课’的效果强过科普一年,所以你想这堂课意义有多大。”中国科协党组书记申维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其实,送给地球人的“太空讯息”,可不只有这样两次“太空授课”而已。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断了“太空教师授课计划”,但他们在官方网站上开设了“来自太空的教育课堂”板块,这里既有给孩子看的太空知识短片,也有宇航员写给孩子们的文章,讲述自己是如何在太空做实验的,甚至还有给老师课堂使用的教学资料,从海报到教学计划都有。

  除了“太空教师授课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有“太空教育家计划”和“太空公民计划”,他们还把一个又一个科学实验搬上天。他们对公众开放宇航员招聘,只要填写一份政府就业申请,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奔赴太空。不过,选拔依然对教师优先,有从幼儿园到高中教学经验的老师,都可以申请应聘宇航员。

  把课堂搬上太空,似乎已经成为太空探索的传统。美国多家亚轨道太空游公司在开发商业飞行的时候,都特意安排了留给教师的位置。尽管太空游的费用高达10万至20万美元,但包括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火箭飞机有限公司”等公司都表示,愿意为教师提供免费票,带他们上太空。

  “灵感总是能够促进教育,历史证明,再没有什么比太空飞行更能够刺激灵感了。” 火箭飞机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治·法伦奇说。

  虽然作为教师,摩根已经实现全世界第一次“太空授课”,但她不希望人们觉得自己“完成了麦考利夫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没有完成的任务”。“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教师的神圣使命从来没有结束,教师的追求永远不会结束。”

  在返回地球后的迪斯尼讲座上,她依然穿着蓝色航天服,笑眯眯地对瞪着眼睛盯着她的孩子们说:“我们飞往国际空间站,一个愿望完成了,这就像是美梦成真。但是我有些话要对你们说,那就是,‘追逐你的梦吧,太空无极限’。”

  这句话后来还被刻在匾牌上,挂在迪斯尼主题公园的“荣誉墙”上。而在它旁边,正是未能实现太空授课愿望的麦考利夫留下的句子:“太空属于每一个人,那是我们共同探索的新领地。”

  在完成了“太空授课”后,中国的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也写了一封信给摩根:“今天,我们顺利完成了太空授课活动,与亿万中国学生一起分享了太空的神奇和美妙,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太空寄托着人类美好的向往,知识是走向太空的阶梯。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开启全世界青少年朋友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梦想共同努力。”

  在刘慈欣看来,这样奔向太空的冒险还将继续:“宇宙就像是一座大城市,相比之下我们所存在的世界就像是这座城市里的某个地下室角落的小壁橱。我们要避免一辈子只活在壁橱里的生活,必定要走出去探索太空,这也是我们生命的意义。而这次地球之外的太空一课,就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们描述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新华网-中国青年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