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8-18
母亲为让子读公办校办假章被抓
还有半个月,北京的小学便要开学,但山东籍在京儿童军军(化名)今年在北京上小学的希望已成泡影。
按照北京市规定,非京籍儿童在京上学,其父母需办理“五证”后才能给孩子办在京上学的借读证。由于提供的暂住证达不到时限,且山东老家出具的无监护人证明是信笺纸手写被指不合格,军军的借读证明办不下来。为“补齐”合格证件,军军母亲韩美丽(化名)想到了办假证、买假章。8月9日交易当天,她被昌平区回龙观龙园派出所当场抓获。
事发
买公章时当场被抓
军军的父亲李刚(化名)介绍,8月9日晚7点左右,他接到龙园派出所的电话,称妻子韩美丽被传讯,“派出所只说我爱人让带话,替她向她的单位请个假。”李刚称,当时听到这话他傻了,他无法想出,平时内向的妻子到底会犯什么事。
回家安顿好孩子,李刚赶到龙园派出所了解情况。询问民警得知,韩美丽买假章时被当场抓获,“说涉嫌买卖公章,违法了。”
李刚这才反应过来,妻子要买老家乡政府的公章,为了给6岁的儿子军军制造一张盖有乡政府公章的“合格”证明,以便办理在京借读证明。
缘起
折腾多次没办到借读证
李刚介绍,进京打工以来,夫妻两人一直将孩子带在身边。
大女儿珍珍(化名)在一所私立中学上初二。这所中学毕业后只能上职高,李刚打算让珍珍回老家上初三,以便读高中和大学。这条折腾的路让李刚下决心:军军必须在北京读公立学校。
夫妻俩打算将军军送到附近的霍营小学。霍营小学离一家人的租住地不到两公里,“孩子搁眼前更放心。”
按照北京市教委规定,非京籍儿童在京借读需具备“五证”: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
今年5月中旬,夫妻俩开始办“五证”。李刚回忆,两人去了三四次街道办,花了半个多月时间,直到5月29日才把五证办齐。
李刚回忆,5月20日左右,夫妻俩第一次来到霍营街道办,当时工作人员不在,借读证明没办成。
5月22日,两人再次来到霍营街道办。李刚称,当时工作人员很忙,匆匆将材料看了一下告知其缺少证件不能办理。“我问缺什么他没搭理我,就说让我自己去看门上贴的公告。”办公室门上贴着的一张公告上有关于“五证”的具体要求,李刚便拿纸抄了一份。
对比要求,李刚发现,准备的材料中缺少一份在京居住证明。
“我问工作人员除居住证明外还少什么,他们告诉我还得要两人的社保缴纳证明。”李刚称,妻子韩美丽在一家冷饮厂上班,有社保,但自己来北京后一直在打零工,没有社保,无法提供社保缴纳证明,“工作人员说只有一个人的行不通。”
听到韩美丽抱怨孩子在北京上学难后,其同事王女士主动将自家的房产证借给韩美丽办理在京居住证明。“我们一直是同事,她人挺老实,我不在家的时候就帮忙看家看孩子。”王女士觉得自己也应该帮帮忙。
由于王女士的房产位于回龙观,且借读证只能在居住所在地片区办理,王女士陪同韩美丽夫妇来到回龙观街道办办借读证明。
李刚称,这一次,他们被告知,暂住证办理时间要求不低于6个月,但两人的暂住证是临时办的,没达到时间要求。“之前都没这意识,是孩子需要上学才办的。”李刚说。
此外,夫妻俩提供的老家无人监护证明也被否决,“说我们是手写的不行,不符合正规格式。”
一家人的户籍在山东省嘉祥县老僧堂乡。
李刚说,老家无人监护的证明是军军的舅舅多次到乡政府奔波后才开出来的,由同村一名来京打工的小伙子捎过来,前后耗时一个多星期。“害怕办借读证的期限过了,军军妈妈还一直打电话催军军舅舅。”
军军舅舅韩贵(化名)介绍,接到妹妹韩美丽的电话后,5月25日左右,他拿着一张自己手写的材料到老僧堂乡乡政府开具孩子在老家无人监护的证明。“来回跑了几趟,先是人不在,后是领导开会等了一下午,最后才盖到章。”韩贵称,妹妹催得很急,证明盖完章后他立即托人捎到了北京。
李刚说,他根本没想到这份证明北京需要的是打印件。
暂住证未满时间,孩子在老家的无人监护证明不合规范,回龙观街道办也没有给军军办借读证明。
这事儿让夫妇俩心焦。眼看办理借读证明的截止日期已到,李刚夫妇焦急万分,相互埋怨后大吵了一场。吵架过后,李刚说自己再也没有管过孩子办借读证一事。
回应
街道办否认拒手写证明
昨天,山东省嘉祥县老僧堂乡乡政府一名金姓工作人员接受京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增多,乡政府经常会给这些人开具孩子无监护人证明。
“一般来说,只要村民拿着经过村委会盖章的证明来到乡政府,乡政府都会盖章,或者说明情况就给盖,没有拒绝的。”金先生称,当地无监护人证明的格式乡政府没有具体要求,有的村民会拿一个打印的表格来盖章,有的也会拿手写的信笺纸来盖章,“我们问了情况都会给盖。”
回龙观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在办理借读证明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对当地无监护人证明一项为手写还是打印作硬性要求。“常规来说,打印的更符合规范,但考虑到不给家长添麻烦,手写的我们也承认。”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会存在手写不被认可的情况,“很有可能他的章错了,不是乡镇一级的,是村委会的才会被退回,但这样的情况极少。”
被抓时,这份手写的证明被韩美丽带在身上,进而被警方控制,京华时报记者没有看到。但李刚和经办人韩贵说,上面盖的就是乡政府的章,李刚同时坚称,当时这份证明被拒,只有手写不符合格式一个理由。
后果
警方将提请检察院批捕
李刚一家四口租住在昌平区回龙观龙跃园三区南侧铁道下的平房院内。这间平房约25平方米,被两个柜子隔成卧室和客厅,厨房搭建在屋外的空地上。
李刚介绍,一家人进京已六七年,当时进京是为给珍珍看病。14岁的珍珍4岁时患上银屑病,为了让女儿得到好的治疗,一家人开始北漂。刚开始,夫妻俩都打零工,直到两年前,韩美丽才找到了一份在冷饮厂跑业务的工作。之后,李刚考取驾照,开始跑运输。
夫妻两人月薪加一起有5000来块钱。要供孩子上学,给女儿看病。去年李刚的母亲因乳腺癌做手术、化疗和放疗,让一家人经济上雪上加霜。
李刚说,一家人平时生活拮据,夫妻俩合计着,往返老家办证明得花五六百块钱,舍不得。“我走了没人看孩子,她走不开,假不好请,走了工作丢了怎么办?”李刚认为,是自己闹脾气没和妻子一起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才导致妻子出此下策,“想不出别的方法才做傻事,她就是想让孩子有个学上,没想骗人害人”。
昨天上午,6岁的军军和院内的小伙伴玩得欢畅,问及“妈妈到哪儿去了?”军军大声回答,“被抓了”,接着玩耍。晚上睡觉时,军军会吵着要妈妈。这时,姐姐珍珍总不知道怎么告诉弟弟发生的一切。
李刚说,儿子无法入学让自己一筹莫展,但为了给孩子办证妻子被抓,让他更是走投无路。“孩子上学的事我现在想不了,只想孩子妈能早点出来。”李刚拿起一块毛巾擦眼泪。
目前,韩美丽的代理律师正在收集材料,准备提交给警方。昌平警方证实,韩美丽已被刑事拘留,警方将提请检察院批捕。
韩美丽不知道:北京适龄学龄儿童的信息采集工作5月31日就已结束,小学招生工作6月中旬便已展开,目前也早已结束。这意味着,即使她8月9日后办好了借读证明,儿子军军今年也已失去读公立小学的机会。
为了这个儿子今年已得不到的机会,她将被送上法庭。
[京华时报]
母亲为让子在京读公办校办假章续:很后悔形势逼人上歪道
也很委屈正门进不去
《母亲为让子读公办校办假章被抓》追踪
想将儿子送进北京的公立小学,但“五证”中的暂住证达不到时限,山东老家出具的无监护证明信笺纸手写被指不合格,借读证明办不下来,山东籍母亲韩美丽想到了办假证、买假章,结果交易时当场被抓(详见本报前天报道)。前晚11点,韩美丽被取保候审,离开昌平区看守所回了家。
对于韩美丽来说,这一切就像一场梦。谈及7天的拘留经历,她说“自己很后悔,但也十分委屈”。昨天凌晨,韩美丽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详细还原了事件始末和帮孩子求学的心路历程。
京华时报记者王梅
说动机
走投无路实属无奈
京华时报:怎么想到刻章、买假证解决问题?
韩美丽:孩子上不了学,每天都发愁,吃饭想,睡觉想,走着路也想。8月8日,在上班途中我看到路边小广告,说可以刻章办证,我就照着打了个电话试试,对方听完后,说这件事刻个章就能解决,还可以办一个符合条件的暂住证,说第二天就可以去取,我就想终于有了一丝希望。
约好第二天在北店时代广场给我,我骑着电动车就去了,见到了一个小伙子,我正在脱手套,突然就有警察上来把我按住了。警察从小伙子手里抢走证件问我“这个暂住证是不是你的?这个假证是不是你的?”我当时吓傻了,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带到了派出所。
京华时报:有没有想过其他办法?
韩美丽:我想破了头也没想出,怎么给孩子找个学校。没办法了,我们5月10日左右就开始去办事处办(借读)证,说要我的工作证明、劳务证明、暂住证、无人监护证明、户口簿什么的,我们就都去准备,家里人、朋友都帮忙,好不容易所有证都凑齐了,回龙观街道办事处的人又说暂住证时间不够,还有无人监护证明是手写的,不合格。最后才想到了刻章办证,实在走投无路了。
京华时报:为什么不回老家再开一个无人监护证明?
韩美丽:来回一趟起码得五六百块,没那么多钱,公司的假不好请,请了怕一回来工作就没了。再说也来不及啊,马上就开学了。我上班,孩子爸爸得看孩子,谁离开都不行,孩子没人带。
京华时报:那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
韩美丽:2006年,孩子没出生几个月我就带着他来到了北京,从小到大都是我带的,没离开过我,我舍不得啊。而且家里边婆婆有乳腺癌,已经做过两次手术,放疗、化疗,身子一直很弱,公公身体不好,孩子小,难带,他们带不了。
京华时报:因为这个事你被拘留了,有埋怨丈夫吗?
韩美丽:现在埋怨有什么用,出来了就好。两口子过日子,计较不了这么多。
谈违法
真没想过这会犯法
京华时报:知不知道这么做是违法的?
韩美丽:我真不知道这犯法。我从小到大没有拿过别人一分钱,都是踏踏实实赚钱,我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老老实实、本分赚来的。我从来没想过去骗谁,去害谁。我心里有那个尺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做。
京华时报: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件事情问题大了?
韩美丽:被警察抓到那会儿,我一下蒙了,不明白怎么回事,后来到了派出所才反应过来。到了第二天晚上,被转到昌平看守所,看到看守所几个字,我两眼发晕,我想这次完了,可能得坐牢。
京华时报:想过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韩美丽:我想过可能会被关一年。我就想,那我的孩子怎么办啊,孩子吃饭,两个孩子的衣服一直都是我洗,那这一年,我的孩子谁来管?
京华时报:被拘留期间都在做什么,想了些什么?
韩美丽:我很后悔,但也觉得委屈,我不知道这是犯法,我就想让孩子有个公立学校可以上,好点差点没关系,可是真的太难了。我不知道要怎么办。进了派出所后我整个大脑一片空白,我没想要违法,没想犯错。在看守所里,我每天都在想,怎么会进监狱坐牢了?以后别人会怎么看我?以前从来没有来过这种地方,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京华时报:你觉得你的委屈是谁造成的?
韩美丽:我自己,我自己犯错误。可是孩子上学办那么多证,那么多要求,我不知道找谁说。
聊儿女
不想耽搁孩子前途
京华时报:什么是你现在最大的担忧?未来有何打算?
韩美丽:我现在最大的担忧是没有学校会收留我的孩子。对于未来我不知道,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我还是希望能有学校可以收留我们家孩子。不想因为我们把他给耽搁了。
京华时报:平时工作、生活是什么样的?
韩美丽:每天早上8点上班,有时候早上6点就起来开会,然后下午5点下班,回家给孩子做饭。孩子的生活什么的都是我在照顾,他(李刚)就是懒,家里面的事情几乎都不管,有时候,什么事都是我来做。
京华时报:这次是离开孩子最久的一次?
韩美丽: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这么久,以前每天晚上都是我带着他睡觉,搂着他哄他睡着的。所以当时我在看守所不知道孩子现状,会不会睡不好,会不会太热了,他(李刚)会不会给他扇扇子,越想越烦躁。
京华时报:因为孩子办借读证上学的事,夫妻双方是否有过矛盾?
韩美丽:嗯,证件没通过,回来就吵了一架,好几天谁也没理谁。我就想啊,他不弄我来弄,我是妈妈,总不能让孩子没有学校可以念书。
讲未来
没害人希望能轻判
京华时报:其他担忧呢?工作这边怎么说,单位知道这个事吗?
韩美丽:单位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事,但是现在媒体报道了,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单位也会知道。可能觉得我犯过错,坐过牢,不要我了。
京华时报:你很珍惜这份工作?
韩美丽:嗯,每个月两千多块钱,但总算是有一份工作,踏踏实实赚自己的钱,还给交社保,这样的工作对于我们的文化程度来说,很难找。
京华时报:这次事件
以后,你觉得什么发生了改变?
韩美丽:以后做事之前会好好考虑后果再做,长教训。
京华时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韩美丽:想休息两天,平复一下,我现在真的大脑一片空白,这几天没有我也不知道孩子过得怎么样。然后就是等着最后的结果吧。我希望有好的结果。
京华时报:你指的好的结果是什么?
韩美丽:看在我不是故意要犯法,也没有害人的份上,能够轻判。
律师说法
或撤销刑案或被判缓刑
韩美丽的代理律师北京凯泰律师事务所段吉胜表示,此案可能会有两个走向,一个是公安机关将刑事案件撤销,转为治安案件来处理,拘留一段时间,罚一定数额款项,“可能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又或者算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个具体还不好说。”
段吉胜称,再一个可能,对本案的定性不变,还是刑事案件,只是被取保,案子仍然要送到检察院审理,那么就有可能会被判缓刑,“具体会怎样处理,我仍然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结论”。
段吉胜称,目前,取保期间公安机关要求韩美丽不得离开北京,保持通讯畅通,随传随到,他已将这些内容告知韩美丽本人。“因为目前是周末,案件要等到周一才会有一个结果。”段吉胜说。
[新华网-京华时报]
相关报道
全国1.4亿中小学生 农村留守儿童占六分之一
人民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林露)教育部近日发布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共14458万余人,其中,近六分之一是农村留守儿童,近十分之一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据了解,在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271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517万人在初中就读753万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3万余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35万人在初中就读358万人。
公报称,2012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8.2万所,比上年减少1.36万所,专任教师近91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近92%。
[人民网]
相关评论
教育为什么人服务?“假证母亲”被抓,引发教育公共服务三重追问
想将儿子送进北京的公立小学,但因暂住证达不到时限和手写的无监护证明不合格,借读证明办不下来,山东籍母亲韩美丽想到了办假证、买假章,结果交易时当场被抓。目前,韩美丽已被取保候审(8月18日《京华时报》)。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办假证、买假章已经涉嫌违法,韩美丽理应为其行为“埋单”,接受法律的惩处。但与此同时,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教育公共服务缺乏等问题也当引起重视。梳理整个事件过程,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追问。
一问:外籍户口借读真的需要设置那么多“证明门槛”吗?
首都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如果完全不限制外籍户口学生在北京上学,大量外籍户口学生涌入,势必会影响到北京本地户籍学生的教育权益。因此,对非京籍户口学生在京上学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也在情理之中。问题在于,这种限制门槛应该设置多高,才能既保障本地学生的权益,又不把确需在京上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挡在门外?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非京籍儿童在京上学,其父母需办齐暂住证、在京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五证”。按常理,只要父母确实是长期在当地工作和居住,孩子就应该随父母就近入学。这样既能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不用与父母分开,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而要证明在京工作和居住,其实只需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居住证明即可,何须其他证明?设置过多的“证明门槛”,必将把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挡在公立小学的门外,迫使其离开父母回老家上学。在忍受骨肉分离的同时,这些孩子还面临着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
二问:除了说不行,“办证部门”是否应提供更多服务?
据报道,韩美丽在办理借读证过程中,街道办工作人员以当地无监护人证明是手写的而不是打印为理由拒绝办理。且不说这个理由是否牵强,即便这个理由成立,作为公共服务单位,也应该提前将孩子上学所需的所有证件、证明向社会公布告知,如果遇到办事群众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也应为他们解释、说明,避免群众跑“冤枉路”。可纵观韩美丽的“办证记”,自始至终都是在摸石头过河。
三问:孩子的教育信息可否全国“漫游”?
现实中,为繁琐的借读手续而来回奔波的家长不在少数,但奔波之后还不见得有如愿的结果。教育公共服务能否更周到?孩子的教育信息能不能全国“漫游”?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学位证书等信息可全国联网查询验证,这证明教育信息联网并非不可能。那么,为增加教育公共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便捷度,相关部门能否探索实行学生信息全国联网的便民举措。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电子档案,是否符合异地入学的条件,相关部门点击鼠标查询便知。如此,外地户籍家长也就不用来回奔波劳民伤财伤心了。(邱春艳/正义网8月19日电)
[新华网-正义网]
中国人为后一代读书办假证的教育悲情
按照北京市规定,非京籍儿童在京上学,其父母需办理“五证”后才能给孩子办在京上学的借读证。由于提供的暂住证达不到时限,且山东老家出具的无监护人证明是信笺纸手写被指不合格,为“补齐”合格证件,一名母亲想到了办假证、买假章。8月9日交易当天,她被派出所当场抓获。
梳理事件过程,值得追问的有很多:比如说,非京籍孩子在北京借读的门槛为何设置那么高?若想在北京读公立小学,要办理“五证”,此外还要提供社保缴纳证明。仅此一项,就将不少外来工子女挡在了公立小学的门外。
再比如,这位母亲表示,在办理过程中,回龙观街道办一工作人员以当地无监护人证明是手写的而不是打印为理由拒绝办理。这个理由真是荒唐,难道那些不会电脑打字的百姓就办不了借读证?这样的“衙门式”冷漠,令人心寒。
先有明文规定的程序式门槛,后有办事人员种种刁难的附加性门槛,一下子就将不少外来工子女挡在了公平教育的门外。这样说,不是要原谅无奈母亲办假证的违法事实,但社会至少应反思,到底该如何破解教育不公所带来的悲情之痛。
教育资源均等化,推进户籍改革、将教育等社会福利剥离,这是大方向、大道理。但具体到当下现实,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昨天有新闻说,广东省政府转发省教育厅通知,提出“公办学校供给不足,政府可向民办学校购买义务教育服务,为外来工子女解决上学难问题”,这无疑是个解决路径。(子在渊)
[新华网-广州日报]
外来务工人员为儿借读买假章错在谁
为儿借读买假章,显然要接受相应的惩处,但法律可否考虑给予一定的人性化处理?有关部门恐怕也该反思,怎样才是真正的便民。
外地孩子在京借读需要提供“五证”。由于暂住证时间不够6个月,外地无监护人证明为手写不符合条件,一个叫军军(化名)的孩子未能办成借读证明。为了“补证”,军军的妈妈购买假公章和假证,被警方当场抓获。
军军的妈妈购买假公章和假证,确实已涉嫌违法,警方对其拘留调查,符合有关程序。但是,再看这位母亲的初衷,无疑与“进行诈骗、破坏国家治安管理活动,侵害单位、企业、团体、学校的合法利益”有明显不同。为儿借读办假证,令人唏嘘,让人思索。
在城市吸附效应作用下,众多外来务工者进入大城市打拼,随之产生了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一系列的问题。城市在取消暂住证收费、叫停借读费等方面,已体现出了一些改革与进步。但迫于人口压力与资源缺口,外来人口申请公共服务时,仍然面临一些门槛。体谅和理解应当是相互的,在管理者希望获得民众的理解的同时,也该多体谅民生之艰。
军军的父母为办“五证”费尽周折,本以为办齐了,却被有关方面“打”了回来。眼瞅着就要开学,家长能不急得火上房吗?所谓的“不合格”理由,其实并不涉及“大是大非”问题——军军一家进京已经六七年,也能提供在京就业证明,早已具有“暂住事实”,难道不能通融?至于外地无监护人证明,是手写还是打印,真有那么重要吗?只要外地政府所盖公章是真实的,何必不予以放行?军军的家长本来已提供真证明,后来又不得已办假证、做假章,难道不是人为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
面对采访,有关部门的回复难掩卸责。霍营街道办事处称“暂住证低于6个月,都会让其通过”,回龙观街道办事处说“并未对当地无监护人证明为手写还是打印作硬性要求”。这真是咄咄怪事,有关方面居然矢口否认曾经“拒办”。难不成,是军军的父母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当事人还提到,去街道办事处时,工作人员只说缺证不能办,就不再搭理。繁琐的办事手续加上爱搭不理的工作态度,不使办事群众一头雾水才怪!许多百姓为办一件事甚至要跑断腿,常常是耽误在有关工作人员懒得解释、人为制造多次“返工”之上。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办五证跑N趟”不止筋疲力尽,更可能让最终也没办成的人们感到绝望。
目前,军军的上学问题仍没着落,母亲被抓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有关部门常说,要为外来务工人员办实事。那么,能否先解决军军的上学问题?军军妈妈显然要接受相应的惩处,但法律可否考虑给予一定的人性化处理?有关部门恐怕也该反思,怎样才是真正的便民。
[新华网-京华时报]
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享受党的教育政策阳光
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
题: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阳光
新华社记者 吴晶
如何让城市孩子告别“扎堆择校”的烦恼?如何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如何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同在一片蓝天下”的阳光……这些都是实现城乡免费后的九年义务教育期待破解的难题。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标志着义务教育又进入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新起点:“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被郑重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国孩子有了更多“上好学”的希望。
遏止择校:让优质教育覆盖城市每个角落
投资25亿元分别用于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及一批优质高中建设;调整80多条街巷招生范围,使优质小学和初中学位增加到2000多个;城区普通重点高中招收的“均衡生”比例必须达到50%……
2012年,凭借这一套“组合拳”,江西南昌在全国30个主要城市开展的教育公平、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三。
南昌市教育局局长魏国华说,通过优化教育网点、名校扩大、集团化办学等方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力争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义务教育阶段就近上学,是由法律保障的每个适龄儿童的基本权利。然而,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择校”问题始终难以破解。
近年来,各地不断出台措施,努力让优质教育的触角伸向城市每个角落。
在山西晋中市,学区划片全部公开,招生编班全部公开。不仅优质高中80%的招生指标按人头比例全部下放到初中,另外20%也作为奖励分配给综合评价而非单纯是升学率较高的初中学校。同时还规定,小升初择校者不得享受优质高中统招名额。
阳光下的招生,使所有学生都回到公平竞争的平台。相对均衡的生源,也使教师分布打破了过去的瓶颈。“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孩子们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晋中市教育局局长鹿建平说。
县域均衡:让城乡教育差距逐渐消弭
2012年,山东冠县全县18个乡镇(街道)754个村庄全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一体化。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2.5亿元的学校建设资金,这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56.6%。
根据规划,冠县要实现每个乡镇都建成一处高标准的中心中学和中心小学,18个农村学校全部消除危房;全部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60%的完全小学的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达到国家配备标准;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用于教师培训,新补充教师一律充实到农村中小学第一线。
“我们正在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资源均衡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冠县教育局长董建国说。
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就是在一个县域范围内,为每一个适龄学生提供相对均等的学习机会,使其接受有一定质量保证的、大体相当的教育,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这是针对我国现实国情提出的发展战略,更是消弭城乡教育差距的基础措施。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均衡的创新思路与方法不断涌现。湖北丹江口市将全市23个乡镇划分为7个教育协作区,潜江、仙桃等地探索实行一校多点办学,“区域一体化”管理;山西朔州市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撤乡并镇、移民并村以及全市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建设总体规划。
由点及面、由面成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就在各地的积极探索中,日渐有了格局、形成气候。在广大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通过远程教育,分享城市学校的优质课程。
同城待遇:让每个孩子找到健康成长的阳光
小学每人每年补助300元、初中每人每年补助400元——广东惠州仲凯高新区的1.5万名符合条件的非广东省户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领取“电子公共教育券”,正在感受教育公平的阳光。
在我国城镇化加速过程中,要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必须很好地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学位,不能享受公平的待遇,接受不到规范化的教育,要实现均等化只能是奢谈。
广东佛山高明区区长黄棋泰说,近年来,我们通过增加优质学位、设立入学快速通道、公办学校全接纳、免费义务教育一视同仁、家庭经济困难特别资助等举措,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入读公办学校率两个百分之百。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待遇”的梦想逐步变为现实。在湖北,武汉洪山区创设流动人口融入“零障碍”环境,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常住学生混合编班、同等教学;在上海,农民工子女集中的“新优质学校”为这些孩子提供“课后复习室”,帮助他们培养口琴、篮球等爱好……
“我们要在不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的前提下,为每个孩子寻找健康成长的阳光。”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说。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说,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全国亿万家庭的共同心愿,也是建设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我们坚信,随着这项目标任务的稳步推进,教育公平的阳光将普照每一个祖国的花朵,温暖每一个学子的心灵,成就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吴晶)
[新华网]
教育资源不均衡 农村娃一代穷世代穷
现实无需农民支援解放区
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高考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侄女的反应倒很平静:“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不如现在出去打工。”侄女说,在她就读的乡镇高中,升学率低,上好大学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考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们从小认定的道理,然而在侄女这代人眼中,这条路越来越难。过去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不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其他的向上通道越来越窄。
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症结在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年,教育投入越来越给力,但教育嫌贫爱富的现象依然存在,越是大城市,越是名校投入越多,动辄花上亿元建设超级中学,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学校。而一些农村学校,却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数,不少孩子仍在危房里上课,农村孩子入学率、升学率和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加上一些招生制度的影响,农村孩子难跟城里孩子比拼,失去了上更好大学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推进城镇化重点是人口城镇化,阶层固化阻碍了农民变市民,将给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冲突和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城乡教育不均衡,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破除制度篱笆。首先要打破教育城乡分割格局,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城乡学校资源均衡化;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让教育资源从“高地”流向“洼地”,缩小教育的地区差距;加大帮困力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令人欣慰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各项改革正在推进:从去年多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到扶贫定向招生,再到今年在高考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这些举措让人们看到中央“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心。
补齐农村教育“短板”,非一日之功。只要多走一小步,就能让农村学子重燃希望,社会就能前进一大步。
[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巴人评论:“农民工”的利益为什么总是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