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7-30
新京报讯(记者 许路阳 实习生黄小雨)今天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刊登了袁贵仁在7月28日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要求,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增加为每周4节,高中每周2节增为到每周3节,并要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
体育课也将作为国家统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课,学生毕业和升学必须达到合格水平,袁贵仁称,还要将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特长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在体育项目中,教育部计划将校园足球作为重点项目予以突出。袁贵仁介绍,计划用3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并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源源不断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此外,校园足球工作的成功做法也将逐步拓展到篮球和排球三大球等集体体育项目中。
[新京报]
相关报道
校园足球联赛能否拯救中国足球
昨日(7月30日),据悉教育部将制定并实施校园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力争校园足球取得重大突破。争取用3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可以通过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源源不断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相关报道见A10版
只押宝校园足球还是没戏
教育部把校园足球纳为发展的重点,从娃娃抓起,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战略举措。但是,限于足球技术和专业方面的短板,校园足球不会真正成为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蓄水池,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足球的救世主,而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自然的途径。
中国足球真正的弱点,在于没有搭建竞技和普及结合起来的“青训体系”,导致专业人口与普及人口的“中间人才”水平过低。以校园足球的发展模式,很难让孩子们直接跃升到职业足球的行列,必须经过“专业过渡”,才能真正成为职业足球的人才。
真正的青少年足球体系应该是:1、建立健全的各省、市、区县级各个年龄段的联赛;2、市级联赛;3、省级联赛;4、大区联赛;5、全国性总决赛,通过全国性总决赛选拔出一支或者几支“选拔队”,这些各个年龄段的选拔队获得更多国际比赛或者到国外培训的机会,他们就是各级国家队的后备人才。
在这个体系中,核心是建立全国性的各个年龄段的联赛,而且必须从最基础的区县级联赛开始,把联赛的体系真正建立到最基层。参加全国性各阶段比赛的队伍应当是:俱乐部的梯队,足校队伍,业余俱乐部球队,真正的校园足球队伍。这样的参赛队伍身份,可以涵盖所有青少年足球涉及的范围。
同样是在这个体系中,应该在各个地区建立足够用的“业余足球俱乐部”。建立“业余足球俱乐部”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些想提高的“青少年学生”,有提升自己球技的机会。也就是说,校园足球本身解决的只是足球人口的“量”的问题,业余足球俱乐部解决的则是“质”的问题。光有量,没有质,即使所有在校学生都是“足球人口”,也难助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教育部已经行动起来的大好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应该抓住机遇,搭建全国一盘棋的“青训体系”,建设和建立众多的业余足球俱乐部,为那些有职业足球梦想的孩子插上助力的“翅膀”。否则,只是被动押宝校园足球,中国足球没戏。
□肖良志《体坛周报》资深记者
校园足球不行,中国足球难行
教育部要鼓励校园足球,值得肯定。校园足球是一国足球的根基,是必须要做的基础工作,相对于校园足球的现实,这一做法非常必要。
目前校园足球发展有多差,可能大家不知道,但拎出一些数据来,或许会让人大吃一惊。
以北京市为例,有媒体报道,能参加正式比赛的球队只有十几支,让人尴尬的事实是高中联赛几乎是“停滞状态”。尽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自2012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小西甲”也略有起色,但足球成为“大众化”仍是不容乐观。
另一个是足球人口,以97-00年龄段的注册人数,全国各省市最高的是广东省——只有497人,原来的足球大省辽宁排名第二,但是也只有258人。其他像陕西、甘肃等,注册人数都是个位数。整个全国加起来,也就3000人左右。发展足球,如此低的足球人口,显然不行。
在体育课都没办法保证的语境下,参加校园足球的人又有多少训练的时间呢?发展校园足球,其实最让人尴尬的还是场地问题。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全区200多所中小学,标准足球场仅有几块;而在各大城市的居民小区,足球场的规划设计更是难见踪影,更别说广大农村地区了。
发展校园足球不光要面对以上的难题,还有教练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如何解决?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作为校园足球的主导者,国家体育总局在资金的投入上从去年开始达到5600万元,但是分到全国5084所布局学校中简直是杯水车薪。
其实,面对这么多困难,校园足球太需要中长期发展规划。不能说这项发展规划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从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比如四级足球联赛机制等,相当有针对意义。既然是“中长期发展规划”,那么对校园足球场地的建设、训练时间、教练等问题,都需要有长远眼光,需要各个击破,这样校园足球才行,中国足球后继也会有人。
□王小异(媒体人)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