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5-11-14
巴人论评:“世界一流大学”绝不是依靠新闻纸包装出来的
我的观点可能不同于别的人,甚至可能归为不识时务一类。但是,为了后来的中国人研究科学和学术更有风度,我还是要说出来。
我认为,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有学术一流的大师!没有一流的学术大师,号称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那就是一句空话。很浅显的道理,没有一流大师的引领和带动,学术上就不可能站住脚跟,就不可能发展成为频出世界学术翘楚之苑!没有学术一流大师的指导和工作,什么是学术世界一流的研究方向,恐怕都会不明就里。科学史上的哥本哈根学派的形成,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没有波尔这一学术领袖发挥作用,就不会有波恩、海森伯、泡利、狄拉克等等这些重量级科学家的成果,就形成不了影响全球科学发展的哥本哈根学派。
一所大学在世界学术上没有引领世界水平的创新,即便有条件大家坐在一起开会,却也讲不出吸引别人思考的话来,号称世界一流,谁承认呢?谁还在乎呢?谁愿意多看顾你几眼呢?那只能是自吹自擂而已。
那么,怎样才能产生一流的学术大师呢?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关注了,说白了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要允许有世界一流学术创新成果存在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学术环境和评价体系,那么,世界一流的学术创新成果就不可能水到渠成!没有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然而,我们今天的环境是在尊重世界一流学术创新么?好像完全不是这样的,至少我这样的人还没有看出来。就学术研究方面来讲,对科学创新成果还完全没有建立一套严谨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对于来自中国人自己的学术创新成果也还相当缺乏敏锐性,缺乏自信心。这种情况之下,要使得已产生的原始科学学术创新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就更为不可能了。
再者,我们的学术界对于科学流源的重视程度,对于科学原始创新的引用和尊重方面,严重缺乏人文道德培养。许多论文写作极端不重视原始创新的引述和尊重,这种学术道德氛围也通过一代代传递,无形中成就了伪造、侵权、不能实事求是等等不道德事件的频频发生。这种学术氛围的培育和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知道,国外发表的论文,编辑评审论文中对学术观点、原始创新的历史溯源都非常重视。如果一篇科学论文对该方面历史溯源及引述不够,那就证明这个作者所阐述的内容要么是原始创新性极高,要么是学术道德水准失范。这是一个绝不可小视的科学素养问题。
我们的科学教育缺失人文关怀和尊重,造成了对原始创新的不够尊重,也由此造成了社会对原始创新的忽视和应有的创造积极性缺失。
仅从这些最基本的科学氛围和环境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要产生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确属太不容易了。
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世界一流的大学都不是包装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地通过一件又一件有分量的科学成果积累出来的。这就好比是建造高塔一样,它的高度全然不可能由新闻纸包装而成!
大学不仅应是制造“学有所成”合格毕业生的地方,而且也当是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学术大师不断产出的地方。中国要发育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从今天开始世界一流学术创新和创造的积累!中国大学的学术创新积累和沉淀,目前最紧要的可能当是提倡“开门办大学”的理念!要敢于将中国的、世界的最先进的学术思想引进门。大学只有对学术创新思想有兴趣了,有敢于甄别各种新思想的勇气了,有自我批评的学术精神气了,有脱离于名誉身份的学术争鸣理念了,学术氛围才可能真正活跃,学术才可能有所发展和创新。没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和沉淀,梦想成为世界学术“领头羊”,那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事实上,科学真理并不青睐任何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标注,她只在乎一个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存在。如果一个社会连客观真理的存在空间都没有,连热衷于科学研究的精英人才也无力于探究客观真理,连科学巨匠正常成长的环境也严酷异常,那么,诞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风云人物就是痴心妄想。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官员,我们的学界,都要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绝对不是依靠新闻纸包装出来的!
[巴人 2015.11.14]
相关报道
中国需要怎样的“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诺奖公布,慨叹国内大学不能培养出“大师”,已经成为一种集体症候。这背后,透露出一个强烈的共识:中国需要世界一流大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是对这种焦虑的回应。方案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也有着现实的基础。从学科发展看,国内顶尖大学不少基础研究已经站稳世界前列;从基础教育对高校供给看,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甚至已领先发达国家;从教育经费看,无论中央财政支持还是社会捐赠都在稳步提升。这些都是敢提出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底气所在。
当然,也有人嘀咕:基础打牢了吗?制度理顺了吗?那种光看论文的考核,那些“整天数报销发票”的情况,那条“行政与学术”的模糊边界,也都现实存在。可以说,无论是管理构架调整、人事体系建设还是人才培养创新,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之间,可说还是“道阻且长”。
问题需要一点点理清,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但最根本的问题需要想清楚:中国应该建设怎么样的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北大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第一个北大,正提示了争创一流中的“中国坐标”。
充满文化自信,承担文化责任,引领并影响世界,这样的使命与追求,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之义。如果在争创“世界一流”的过程中,高校只惦记着世界排名,甚至被世界排名捆住了手脚、局限了视野,最终只会在邯郸学步、依样画葫芦中沦为二流。正如美国莱斯大学校长戴维理·布隆所说,“追逐排名只会让越来越多大学趋同,并忘记自己的特质”“无论是排名还是规模,都不是大学精神的一部分”。
大学与大楼、明德与前途的辩论,激荡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大学何为?归根到底是在追问大学的使命、大学的精神。纵观现代文明发展史,一流大学往往成为国家精神气质、价值观与追求的“颜值担当”。这其实不仅是一个硬件提升的问题,甚至也不仅是学科建设、制度建设的问题,而是如何形成一个高尚的精神共同体,如何定位自己在国家、民族乃至世界、人类前行中坐标的问题。
这样的答案,显然不仅仅捏在教育部门的手里,而在于社会、学校乃至每一个学生的勠力共建中。“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反观西方国家的大学发展历程,名校的养成绝不是朝夕之功,而表现为一个文火慢炖、自然发酵的过程,以此才形成各自独特的风味。在这个意义上,建设“世界一流”,既要有决心与信心,也要有恒心与耐心,以沉潜之力、积淀之功,让我们的大学成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明珠。
[科学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