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殊材料制成的长者 记中国材料之父师昌绪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12-18
2004年6月4日上午,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人民大会堂揭晓。一位老者缓步走上主席台,当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国务委员陈至立、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把获奖证书和标有奖金100万元的奖牌授予这位老人时,全场1200多名院士的热烈掌声经久不息。在全场目光和镜头的聚焦下,这位84岁的老人笑得平静而坦然。 这位老人就是“两院”资深院士、著名材料学家师昌绪。他不仅是我国材料科学与技术界的一代宗师,更是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杰出管理者和科技战略家。 回顾自己的大半生,这位老一代的“海归”派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最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数十年来投身科学事业,不畏磨难,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历经艰难终回国 1955年6月。骄阳似火的美国旧金山码头,“克里夫兰”号客轮从这里启航开往香港。船缓缓离岸,站在甲板上的35岁的师昌绪万分激动:“我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了。”在滚滚波涛中,他的思绪又飞回到了为争取回国而与美国当局斗争的日日夜夜。 师昌绪1948年9月来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开始留学生涯,主要从事的是真空冶金的研究。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利用真空中蒸汽压的原理,从炼铅过程中所得的锌熔渣分离银,其纯度达90%以上,这个具有开拓性的独特方法改进了在100年前发明的用锌提取液铅中金银的方法。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师昌绪在属于美国空军课题的“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中以4300系统为基础,变化钢中硅及碳的含量,系统地研究硅对回火、残留奥氏体及二次硬化影响等问题。在他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300M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飞机起落架经常因断裂韧性或冲击值不够而发生严重事故的问题。 在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北洋大学曾欢迎他回国任教,他欣然同意。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9月,美国司法部就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中国,师昌绪是明令禁止回到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当时美国和中国在朝鲜打了个平手,美国看到中国实在很历害,他们都没有想到,因此就说中国的所有学理工的学生都不得回国。”抱有坚定回国信念的师昌绪开始与志同道合者开始了同美国当局的坚决斗争。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向祖国汇报,为祖国提供确切的证据。 在美国当局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师昌绪曾和印度孟加拉工学院联系想去做一名研究学者,这是他为曲线回国而想出的办法。但随着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美国当局将中国留学生的离境一律视其为变相回国。师昌绪就利用和印度大使馆的旧交,通过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印度青年外交官把信件转交给了中国政府。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这封信成为中国抗议美国政府无理扣压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重要依据,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 美国新闻媒体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波士顿环球报》还以通栏大标题报道“在美的中国学生要求回国”,随文刊登了师昌绪等三名中国留学生的照片。为了扩大声势,赢得美国人民的同情,师昌绪等人又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将这封信向美国人民散发。1954年夏天,师昌绪等人白天在实验室工作,晚上就用花50美元买来的滚筒式油印机油印控诉艾森豪威尔的信件。师昌绪将装得满满的两大皮箱信从波士顿运到纽约去散发。 1955年春,美国在各方的压力下被迫公布同意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名单,其中就有师昌绪。是年6月,他乘船离开美国,投入祖国的怀抱。 晚年,每当忆起这些,师昌绪总感概道:“回国的历程简直就像一场战争!”
科研管理尽职责 回国后,师昌绪来到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当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金属所在李薰所长领导下,以大部分力量投入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工作,师昌绪被指定为沈阳金属所驻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师昌绪的专长本是物理冶金学,而新的任务却涉及到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问题,他毫无怨言,毫不犹豫地挑起这副担子,边工作边学习,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显示出他知识渊博与处理大生产问题的能力。他不懂俄文,为了需要,完全依靠字典翻译出了《金属学物理基础》一书中液体金属结构与凝固两章。1957年,金属所的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军工尖端材料的研究,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主任。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50年代末期,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师昌绪从中国既缺镍无铬,又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实际出发,提出大力发展铁基高温合金的战略方针。为了克服一般铁基高温合金的耐热性能差的弱点,师昌绪等人在设计成分时一反铁基高温合金中钛高铝低的常规作法,相应提高铝的含量,从而研制出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808,代替了当时的镍基高温合金GH33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涡轮盘。 1961年美国研制成功了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技术,并投入使用,然而其技术是严格保密的。1964年,我国围绕如何使国产歼7飞机提高档次的问题,发动机设计师和材料工程师们展开了异常激烈的辩论。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荣科请师昌绪主持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制工作,并采用“设计、材料、制造一条龙”的方案。很快,师昌绪便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为了国家的需要,师昌绪和大家一起日夜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在设计、材料、制造三个环节的通力协作下,不到一年的时间,研究出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这种叶片的国家。此项科研成果使我国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技术跃上了两个台阶:由锻造合金改为真空精铸,由实心叶片改为空心叶片,而且我国涡轮叶片的制造工艺更精巧。 1978年,师昌绪开始从事金属所的领导工作。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占有一定地位的研究所,必须抓住两头,一方面要从事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研究与开发工作,而且要在工业建设中见效并得到社会承认。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基础性研究,否则前者便成为无源之水。”基于上述办所原则,他又提出“宁可省吃俭用,每年也要拿出一部分经费来购置一件大型实验设备”和“多招收研究生”等,这些主张,对金属所的发展,并使其保持在国内先进地位,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起了很大作用。 1983年,一纸调令从北京飞到了沈阳。时任金属所所长的师昌绪被任命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由此他便开始了以北京为舞台的科技管理工作。今天一提起辽宁,师昌绪有着一种难了的情结,话语滔滔不绝:“我在辽宁工作和生活了30多年,辽宁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我几乎都亲眼目睹。” 他说,“辽宁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倾全力建设的以能源、原材料和大型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建设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今辽宁应该走在振兴的前列,尤其是在二次创业中,要大力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提升辽宁的传统产业。” 到北京后,他不再只是一个研究材料的专家了,扮演起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成为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乃至整个科学界发展的战略科学家。他从面向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高度开展学部工作,组织学部委员们对钢铁、能源、通信、计算机、集成电路以及科技人员培训等问题进行了咨询,并报送国务院,受到高度重视。 1986年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师昌绪被任命为副主任。他做了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他认为基金委有学术性和机关性双重作用,但是首先是学术性,各学部主要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研究水平,否则不是变成衙门式的官僚机构,就是成为专家的尾巴,自己无力辨别方向。为此他提出了学部主要成员的轮换制,并采取了特殊办法解决高水平人员不愿来京的问题。他还亲自制订与主编了《基金项目指南》,为国家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他主持了《科学发展战略研究》一书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广纳众议,对国家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发展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促进了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 师昌绪也是中国工程院的发起人和早期领导之一。1981年春夏之交,师昌绪与张光斗、吴仲华、罗沛霖几人就商讨成立中国工程院。四位院士还联合起草了一份报告呈送党中央,不久又联名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阐述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必要,但未获同意。1992年,师昌绪又与其他五名院士联名写信给党中央,再次阐述了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得到批准后,他是提出组建方案的主持人和筹备组副组长。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宣告成立,74岁的师昌绪被任命为首任副院长。 1997年,我国启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的立项工作,最初只有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与生命科学等五个领域,1998年,在师昌绪等科学家的积极建议下,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同意将材料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之一。从此,我国材料科学研究驶入了快车道。 语重心长皆为公 在总结半个世纪的科研经验时,师昌绪语重心长地谈了他的三点感受:一是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一事无成;二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作为一个指挥者或领导者,要善于发挥和运用他们的长处;三是确立了衡量水平的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师昌绪说:“发表论文固然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的目标之一,但当我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工作后,就改变了看法,衡量水平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确切地说,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水平,不要拿自己所长去衡量别人之短,这样大家都能做到相互尊重了。”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师昌绪转而谈到他对素质教育的体会。他认为素质教育,是相对智力教育而言的。除了培养智商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培养情商。“智商是1904年提出来的,指的是一个人的判断、理解、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主要指标;情商是1990年提出来的,指的是一个人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管理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在全社会中培养,从小到老都在培养,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培养。所以素质教育就是智商加上情商,不光是培养知识,也要培养怎样做人,怎样正确对待自己。” 他说,过去只重视智力教育,比如把发表论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忽视素质教育,忽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发现这样做的弊病:培养出的学生虽然考分高,然而由于只考虑智商的因素,缺乏情商的培养,他们不会劳动,也不会生活,更不会做人。一般来说,在决定一个人事业是否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占80%。一个人事业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他强调,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努力读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师昌绪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并不遗余力地奋斗着,对国家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2000年他曾经就我国出现的“纳米热”给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写了题为“纳米科学技术的现状及本人对我国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建议国家应对“纳米科技”予以重视并指导协调使其有序发展,他的意见很快为国务院采纳并落实。他对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咨询工作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参与并完成了很多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咨询报告。 作为材料学方面的资深科学家,师昌绪主持过不少国家级的大课题论证。他总是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将大家组织起来,遇有不同意见时,让各方畅所欲言,公平竞争,这样大家也都心悦诚服。无私者无畏,这些年里,他不知道主持过多少鉴定会或评审会,从来没有说过违心的话。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讲过不少别人不愿讲或不敢讲的话,不但没有引起反感或非议,反而受到大家的尊重。 他总是说: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智慧、体魄是基础,勤奋、进取是动力,素质、品德是保证,环境、机遇是条件。 他人生的每一步无不印证着这些道理。 [新浪—《科技中国》]
|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Tel:010-62063238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卢鹤绂格物研究所北京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