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6-28
本报记者 周欣宇
作为历史的幸存者,人类凭借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早已忘记自己是怎样源自猴子和细菌的。与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历史比起来,最早的人类距今不过300万年,而我们的直接祖先“智人”的出现,只是10万年前的事情。那时,整个人类,总共仅有3万多人,其中生殖者5000人至1万人。那时如果遇上埃勃拉、艾滋病病毒,或者遭遇持续的干旱引起大饥荒,我们这些后代子孙恐怕永远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
资深记者西莫内与三位著名科学家同时是讲故事的顶尖高手对话:《最动人的人类史》,仿佛一支科学的清醒剂,让我们从中探求“地球是如何变成人类家园”的。他们分别是法国遗传学家、种群学家安德烈·朗加内,装饰洞穴专家让·克洛特和专门研究新石器时代的世界级专家让·吉莱纳。对他们来说,了解人类的起源是一种解释我们现在的行为和考查我们自己身份的好方法。
借助遗传学,科学家对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现代人基因作了比较,发现他们有很大的同质性。人们仅仅是在外表上表现得多种多样而已,如生活在阳光充足地区的人都有深色的皮肤,而日照强度较弱地区的居民,皮肤的颜色就比较浅,这种颜色上的差异主要是环境而不是基因起作用的结果。科学家发现,原籍爱尔兰的金发冲浪运动员,比那些光着身子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澳大利亚土著更容易患皮肤癌。而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黑色皮肤合成钙的能力不及浅色皮肤,因此更容易患佝偻病。因此可见,根据肤色划分优劣,只是一连串偏见而已。在语言方面,语言学家发现所有的语言具有一些共同的语法结构。他们还在各大语族中,发现了一些被称作“化石词”的共有词根。由此推测,现在的5000种语言,当初可能都源自一种祖传母语。
比高更、毕加索早3.1万年,人类就拿起木炭画笔,在山洞里描绘自己的想像了。直到今天,我们才刚刚开始明白,这些先人的技艺是何等高超,且何等虔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宗教。直到1万年前,人们才不再屈从于季节的更替,不必疲于追捕野兽,而是有了定居生活。农业、畜牧业以及随之而来的财产、等级制度、不平等……总之有了社会,且很快出现了国家。从此,原始环境不复存在,人类被卷入了不可抗拒的文明进程。到处都有人迹,人改变了一切。研究者认为,开始于1万年前的那场人类历史上的大变革,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开端,而这种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工业革命乃至今天。
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人类在不断进步。地球已经成了一个村子,时间被瞬息化。人们交换的不再是燧石,而是信息。短短的100年来,人类发明了电话、望远镜、电视和互联网,甚至还登上了月球。但是在价值观、道德、行为方面,我们真的进步了吗?我们管理大自然的方式得到改进了吗?在追求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人类无视自己在自然中的根,以致我们正处于将它们完全拔出的危险,让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枯萎。
当征服的使命已经完成,地球已是人类的地球,现在追问“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上如何发展,使之依然或更为动人”变得格外迫切。
交谈者试图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处于宇宙演变的最末端,与整个演变过程相比微不足道,与大爆炸以来漫长的世界史相比,人类的历史只不过是一星不起眼的火花而已。
然而人类又是这个漫长过程中最进化的生命。我们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应当下决心同自然和谐相处,而绝非争斗。人类能否在宇宙中生存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自身。
《最动人的人类史》[法]安德烈·朗加内 让·克洛特 让·吉莱纳 多米尼克·西莫内著 蒋梓骅 王岩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