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8-12
文/许 峰
成都游行之前,告诉几位朋友行程安排,谈及都江堰,大家莫不认为那只是个水利工程罢了,最多也算是个普通的历史人文景观,应该无甚游玩价值。何况去年我刚到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我想论规模气势,都江堰应该无法与之比拟吧。可是当我听完导游的讲解,翻看它的历史履历,聆听着岷江流淌的水声,方才知道都江堰的伟大之处。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的确,在回溯了都江堰的建造历史后,就会发现它其实比长城还要“长”,因为它穿越了时空,不仅依然默默为天府之国输送涓涓细流,滋润大地,而且更有二王庙里李冰父子雕像传递至今的建造都江堰的创新精神。
一、都江堰工程创新精神的动力
都江堰工程之所以处处都体现了创新精神,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源动力:
1、政治需求
都江堰建造的时代背景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帝国相争的形势,当时秦国按照司马厝“灭楚先灭蜀”的军事思想灭掉了蜀国,但是当秦国大军顺江而下准备大举进攻楚国的时候,军队由于粮草等后勤物资供应不上,在今日重庆附近“搁浅”,攻楚之事只好作罢。为了秦朝的统一大业,就必须将岷江水改道,经过成都,成为战争补给线。这样改道岷江、蓄水防洪的重任就历史性的落到了30岁的年轻郡守李冰身上。正是因为秦朝统一六国的政治需求迫在眉睫,也敦促李冰必须不断创新,缩短工时,比如火烧水浇前山的创新方法正是因为传统方法凿开前山需要30年,这根本无法满足秦朝统一大业的时间表。
2、人民愿望
都江堰位于四川岷江中游的灌县,原来岷江上游水流湍急,进入灌县以后,地势突然低平,水势减缓,所挟带的大量沙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时常泛滥成灾,当地百姓也有治理水患的强烈愿望,所以后来建造都江堰时,能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3、个人追求
“大禹肇其端,开明继其业,李冰总其成”。李冰不仅是—个爱民的地方官,更是一个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科技专家,按现在的说法称得上是一个技术型领导。他在四川任职期中,不仅创建了造福万世的都江堰,还建了许多有益于民的工程。除了修建都江堰外,他还在成都市建了七座桥,修石犀溪,在祟庆县修建文井江,在广部凿盐井,在乐山三江江流处治理河道,在宜宾治理水道,在什邡县疏通洛水河道,引水灌溉。在李冰的个人精神世界里,是始终把治理水灾、为民造福放在第一位的,这也激发了他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都江堰工程创新精神的内涵
在都江堰工程的建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知变、顺变”的哲学思想。
1、知变
所谓“知变”就是了解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工程,并不急于开工,而是首先实地考察,寻访当地有经验的治水农民,经过3年时间,仔细绘制水系图谱,精心设计了治水方案。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现在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每次遇到突发困难的时候,李冰都是冷静分析,深入现场,了解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然后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2、顺变
在充分的“知变”之后,李冰的最优方案就是“顺变”,顺其水势,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如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内江和外江,其中内江水流引入成都平原,利用弯道学原理,平时六成水流入内江,而发洪水时六成水流入外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这样两全其美的方法正体现了“顺变”的思想。再如都江堰的泥沙治理工程,首先把内江设计成凹地,外江设计成凸地,利用水流学原理,底层含沙量大的水流自动流向凸地,而表层含沙量小的水流自动流向凹地,水势越大,分沙量越大。水流入宝瓶口时,还可以经过飞沙堰进行二次分沙,这样流入成都的水就自然已经滤的比较清了。类似的工程案例在都江堰中还有很多,都体现了李冰“知变”之后,顺其变化,务实创新的思想。
都江堰工程的建造,克服了种种困难,历时14年建成,其建造过程无不体现了“知变、顺变”的哲学思想。都江堰流淌出的不仅是滔滔岷江水,更是一种求真务实、科学创新的精神。
2006年8月于上海
[博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