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0-11
撰文 / 魏源
说到图腾,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龙图腾”、“狼图腾”等文化现象。在这里,龙与蛇,甚至包括狐狸、猫头鹰等动物被赋予了象征性含义,代表了人类或某一民族的某种个性、某种精神。比如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狼则隐含了勇猛、顽强的个性和集体、协作的生存方式。其实,这种根据某种动物的形象特点或生存方式而对其进行的人性化解释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早期,是图腾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最早将“图腾”一词引入我国的是清代学者严复,他在1903年翻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一书时,首次把“totem”一词译成“图腾”,并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通用译名。什么是图腾?简单地说,图腾就是原始人认为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将它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氏族标志加以崇拜,这种自然物的图形,就成了这个氏族的图腾。在人类社会早期,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动物的崇拜也成为图腾文化中最常见的现象,由此产生了许多以动物形象为标志的图腾符号。
在中国,传播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图腾莫过于“龙”了。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他在一篇专门谈论龙与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但是众所周知,龙并不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动物,那么它作为图腾是从哪里来的呢?闻一多的解释是:“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也就是说,龙是从蛇演变过来的。传说中龙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并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不断合并其他图腾而演变为龙图腾。随着历史的发展,龙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权力、强大和智慧的象征,龙图腾也由此受到大多数国人的认同和崇拜。
其实,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图腾信仰中,动物崇拜也是非常普遍的。如虎、牦牛、猴、羊、熊、蛙、蛇、鹰等是纳西族先民的图腾,鄂伦春和鄂温克族都把熊视为祖先,而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则包括了水牛、虎、蛙、黄牛、犬、羊、蜂、鳄、蜘蛛等十几种动物。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十二生肖的纪年方式,也与古代图腾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远古时代的不少氏族、部落认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并为自己是老鼠的后代而自豪,他们描绘、雕刻老鼠的形象,在仪式或节日期间隆祀厚祭,祈求鼠祖先的保护。白族虎氏族认为其始祖为雄性白虎,要出远门时,一定要选在属虎的那天(寅日),认为只有这样,做事才会吉祥如意。白族鸡氏族则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蛋里孵化出来的,公鸡知吉凶,会保佑他们。野猪神是北方狩猎民的崇拜对象,在满族中被列为大神。把牛视为远古创世神兽的有纳西族。而对马的崇拜多流传于北方游牧民与游猎民中,保安族中流传有雪白神马的神话,满族有供奉马神的习俗,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仪和修建马神庙的记述。
羊图腾在许多民族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古代典籍《山海经》中记述了远古时代一种无口不食却长生不老的神羊。哈萨克族崇拜山羊神,称其为“谢克谢克阿塔”,认为天下山羊都归它掌管,祭它是为了山羊的繁衍。柯尔克孜族也崇拜山羊,称山羊神为“七力潘阿塔”,是最早驯养野羊成为家畜之神。
汉族是古代驯养家犬较早的民族之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狗可以御凶的记载。《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述了古代瑶族始祖神话,其中就有神犬盘瓠拯救天下、繁衍瑶族子孙的故事,盘瓠被称为“盘王”和“盘护王”,不仅在口头传颂,还写入族谱,供于神庙年年致祭,岁岁还愿。满族自狩猎时期就崇拜狗,把它看作有恩于满族的动物,后又有义犬救努尔哈赤的传说,因此满族至今不吃狗肉,不打狗,不戴狗皮帽子。
蛇是古越人的重要图腾之一,后来演化为神。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说:“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曰游天大帝,龛中皆蛇也。”江苏宜兴人将蛇分为家蛇和野蛇,分别称之为“里蛮”和“外蛮”。所谓家蛇,指生活于住宅内的一种无毒蛇,常盘绕于梁、檐、墙缝、瓦楞、阁楼,长约三尺。人们认为家蛇会保护人,家里有了家蛇,米囤里的米就会自行满出来而取不空。
除了反映在人们的信仰观念中外,图腾也有具体的标志物,最典型的就是图腾柱。在印第安人的村落中,多立有图腾柱。图腾柱被印第安人视为部落的“族徽”。比如加拿大沿太平洋海岸的一些印第安部族奉雷雨鸟为图腾,建有很多以雷雨鸟为形象的图腾柱;另一些部族奉“两头蛇“为图腾,认为将它雕刻在图腾柱上,可以保佑整个部族兴旺。在中国东南沿海考古中,也发现有鸟图腾柱。浙江绍兴出土的一座战国时代古越人铜质房屋模型,屋顶立一图腾柱,柱顶塑一大尾鸠。古代朝鲜族每一村落村口都立一鸟杆。这些都是由图腾柱演变而来的,都反映了古代人类对其动物祖先的崇拜及祈求其保佑的愿望。
对动物的图腾崇拜也反映在许多民族的旗帜或族徽中,有的甚至一直沿用至今。比如,中国的龙旗,据考证,夏代的旗帜就是龙旗,从此中国历朝历代的旗帜上都有龙的图案。古突厥人、古回鹘人都以狼为图腾,史书上多次记载他们打着狼图案的旗帜,甚至到20世纪50年代,哈萨克族有的部落还打着狼旗。东欧许多国家都以鹰为标志,这是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罗马的古徽是母狼,后改为独头鹰,东罗马帝国成立后,又改为双头鹰。现在,俄罗斯的国徽上仍可见到双头鹰的形象。古代波斯的国徽为猫,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则以狮为徽志。这些动物标志都源于原始的图腾信仰。
作为民族的崇拜物和民族标志,图腾常常会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虽然时至今日,大多数民族已放弃了原始的图腾信仰,但是作为图腾或本民族标志的动物形象却依然受到人们的承认和喜爱。比如在英国,狮子曾是皇家威严的象征,至今,英格兰足球队的运动衫上还印有狮子的图案。在德国,灰熊被视为动物之王,因此成为柏林市的市徽,还曾被定为2005年德国国家动物。在土耳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某种动物为本国的象征,但土耳其人都约定俗成地把狮子作为代表本国人民强大和体现力量的象征,土耳其人喝的唯一一种烈酒——茴香酒,也被叫做“狮子酒”,意思是喝了之后会像狮子一样强壮,可见这个民族多么崇拜狮子。法国人崇尚勇敢,选择了昂首挺胸的雄鸡作为象征。法国足球队上场时,都会抱出一只大公鸡炫耀一下,以期带来好运。以公鸡作为法国象征始于17世纪,传说为纪念一次法国军队赶跑西班牙军队的胜利,法国制造了一枚铜币,铜币上印有一只公鸡追赶一只逃跑狮子的图案,因为据说公鸡的啼鸣能吓跑狮子。如今,“高卢雄鸡”成了骄傲的法国人的象征。美国的标志性动物为白头鹰。白头鹰体形较大、力量充足、浑身褐色,在头部和尾巴处点缀着白色的羽毛。在很多人眼里,这种大鸟代表了力量、勇气、自由和永恒,被初到美国的欧洲移民奉为美国的精神,并于1782年被定为国鸟及美国的标志,随后其形象出现在了美国的国徽、总统旗帜以及一美元纸币上。此外,在当代许多世界性的大型活动中,如运动会、博览会等,都可以见到以动物为主体形象的吉祥物,其中也蕴含着图腾的意味。可见,图腾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同时也在现代社会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生命世界》】
相关报道
中西方文化中意义迥异的“四灵”
撰文 / 黄玉英
文化的蕴涵十分丰富,所有的人类知识和行为无不体现其中,诸如生活方式、历史地理、宗教信仰、民族习俗、思维模式等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互动,它一方面强调不同文化间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注重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东西方之间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比如,“四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就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里,四灵指的是麒麟、凤凰、龟和龙四种动物,其中麒麟、凤凰和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人们想像并创造出来的。这四种动物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是代表吉祥的瑞兽,而在西方文化中与四灵相对应的动物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
麒麟絮语
在中国的传说中,麒麟是中国人十分崇敬的灵异瑞兽,其外形是一个多样的集合体:《史记》(下) 中《索隐》引张揖注:“雄曰麒,雌曰麟,其状麇身,牛尾,狼蹄,一角。”更具体的记载如《尔雅注》引汉京房撰《易传》云:“,身,牛尾,狼额,马蹄,有五彩,腹下黄,高丈二。”集中反映了牛的勤劳、马的勇敢、鱼的美丽、富足等诸多动物的优点。在内涵上, 麒麟被认为是有德性的仁兽,其因由据《说苑》云: “帝王之著,莫不致四灵焉。德盛则以为畜,治平则至矣。麒麟,麇身,牛尾,圆头一角,含信怀义,音中律吕, 步中规矩, 择土而践, 彬彬然, 动则有容仪。”《诗经·周南·麟之趾》道:“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完美的仁厚的谦谦君子的形象。历代帝王都把它视为皇威显赫、太平盛世的象征。麒麟的“仁义”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着密切的渊源。据《圣迹图》载: “孔子生,见麟吐玉书。”因而引出麒麟儿、麒麟送子之说。杜甫《徐卿二子歌》:“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说明人们一方面用麒麟象征有出息的子孙,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祈望早生贵子、家道繁荣的意愿;又喻杰出人才:《水浒传》中的卢俊义“英名播满乾坤”,人称“玉麒麟”。
在西方文化中,能与麒麟相媲美的要属独角兽了。独角兽是高雅优美的生物。希伯来人的《圣经·旧约》中,独角兽是一匹小马,灵活敏捷,前额有一只充满魔力的角,从角上挫下来的粉末可以解百毒,服下粉末既可抵御疾病、百毒不侵,更能够起死回生。《圣经》里还记载,独角兽用它充满魔力的角净化了有毒的池塘,挽救了动物们的生命,它因此成为纯净与贞节的象征。这个故事的宗教寓意是指基督能解除苦难,消灭世界上不合情理之事,用独角兽比作基督。独角兽生性喜爱洁净,对纯洁的人或物有特殊的好感。当代学者布尔斯廷在《发现者》中说:独角兽敬重少女和贞女,见过她们多次, 渐渐变得驯服,便走过来睡在她们身旁。于是,印第安人和埃塞俄比亚猎人挑选英俊健壮的青年, 让他们男扮女装,以鲜花香草为饰,诱捕此兽。
麒麟与独角兽外形相异,文化内涵也不同。麒麟不仅预示吉祥嘉瑞,而且能保佑子孙繁衍,而独角兽是纯洁与自然的象征,具有很强的宗教含义。
龙的传说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君主时代,龙以神的化身成为汉民族的图腾物。龙是作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称“真龙天子”。各王朝皇帝的吃、穿、用、行全部都有龙的标记。龙的文化遗迹在历代皇帝生活过的地方都可看到。今天,龙走下了神坛,每个华夏子民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虽然龙是皇权的象征,但在民间的风俗和日常生活中, 龙被人们看作吉祥和平的象征。与龙有关的民间活动有舞龙狮、挂龙灯、赛龙舟等。此外,关于龙的成语也有许多,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行虎步、龙凤呈祥、望子成龙、龙争虎斗、龙蟠虎踞、龙马精神等。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一般情况下多以美好的形象出现,但在传统文化中,也有恶龙的传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是传统文化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后来多用作“知错能改”。西晋时的周处,年轻时曾因为祸害乡里而被当地百姓将其与猛虎、恶龙同视为天下三害,深恶痛绝。后来百姓们设法让周处除去猛虎、恶龙。周处在除害过程中醒悟到自己也属百姓们痛恨的三害之一,决心痛改前非,最后成为一个受人敬佩的人。俗语“浪子回头金不换”,也是赞扬这种“知错能改”的可贵。
在受古希腊罗马神话影响的英美俄文化中,龙却是像鳄鱼类的陆生动物,能够喷烟、吐火,是长有四足的有鳞的邪恶凶残的怪兽,是邪恶的象征,应予以消灭。在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讲到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有趣的是,中国画上的龙没有翅膀,西洋画上的龙却是有翅膀的怪物。因此,“亚洲四小龙”不能直译为“four dragons”,而“four tigers”才能体现其实质意义。东方龙高贵典雅,西方龙凶神恶煞,两者内涵迥异。
凤凰来仪
在中国,凤凰被奉为百鸟之王,雄性称“凤”,雌性称“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其形据《尔雅· 释鸟》云:“鸡头、蛇颈、燕、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有凤毛麟角、凤鸣朝阳、凤凰于飞、凤凰来仪、凤凰台上亿吹箫、凤凰不与燕雀为群等象征吉祥、罕见、高贵的成语、谚语或词牌。中国女性的名字中也常常带有“凤”字。
在西方神话中, 凤凰( phoenix) 有“不死鸟”、“长生鸟”的美誉,是“长生不死”的象征。它的名字来自希腊词phoenix (红色) , 红色是火之色,因此,凤凰与火有着很深的渊源。传说凤凰是生长于阿拉伯沙漠中的一种美丽、孤独的鸟,能活500年, 在这一时期结束时,凤筑一巢,唱支挽歌,拍着翅膀扇起火来,把巢烧掉,凤被火烧成灰烬,灰烬中又飞出一只新凤。凤在这每500年自焚为烬又获新生的过程中,循环往复,成为永生。在古罗马,凤凰象征帝国的生命力,所以常出现在帝国时代的钱币和镶嵌画中。教会的神父们认为它是永生灵魂和复活于第三天的耶酥的象征原形。
龟龄鹤寿
在中国文化中,龟有几种象征意义。(1) 长寿。因为它是动物中生命最长的,具有忍耐饥渴的特点,生命力又很顽强,所以被赋予长寿的象征,并经常与同样代表健康长寿的鹤一起出现与书画等作品中。(2) 占卜。因为人们认为有预测吉凶的灵性,龟还被看作是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古时候,在举行重大活动之前,巫师都要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凶,所以龟有“神龟”、“灵龟”之称。现在有些沿海的渔民视它为吉祥之物,常把捕获到的海龟送回它可爱的故乡—大海。(3)平稳。中国文化很强调龟的平衡稳定作用:女娲断鳖之足以立四极,成为宇宙的负载者。
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类联想,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英语中与乌龟有关的词语有turn turtle: 1. (指船)倾覆,翻;
2. 变得无能为力; 3. 逃跑;退缩,畏缩; a turtle - necked sweater: 龟脖式毛衣,高领毛衣等。
作者简介
黄玉英,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责编 景铮)
【《生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