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1-07
文/吴稼祥
钱学森可能有许多“绝无仅有”,但如果你想要为他作传,查阅他的年表,你会发现他另一个“绝无仅有”:他是中国“海归”知识分子里唯一一个被资本主义的美国迫害过,同时又安然度过归国后各种政治运动的人。这大概就是他如此爱国的原因,也是他如此爱国的结果。
在不少有良知有才气的知识分子都难逃一劫的1957年,钱学森钱博士所获甚丰: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1956年度)一等奖;2,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3,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兼任该院一分院(即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4,在中国科学院第二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几乎所有学术权威都被打倒,但作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未受影响。1969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并不再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院长。
1991年,已经改行搞人体科学多年的钱老,突然被中央想起,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以及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一个以爱国著称的精英人物,在各种政治风浪中不仅善始,而且善中,更且善终。可能的推论是,钱老是一个方向感很强的人。我不认为钱老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时,从未经历过内心的挣扎,我也不认为,他像他自述的那样,一生只激动过3次:
“第一次是在1955年,我被允许可以回国了。我拿着一本我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他翻了翻感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我钱学森在学术上超过了这么一位世界闻名的大权威,为中国人争了气,我激动极了。
“第二次是建国10周年时,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激动得睡不好觉。
“第三次心情激动,就在今年。今年,我读了王任重同志为《史来贺传》写的序。在这个序里,他说中央组织部决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解放5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能跟他们并列,心情怎不激动?”
很难想象,一个对科学、对人类有大爱的科学家,一生中仅有的三次激动竟然只是指向国家、政治。这样的自述,不能不让人倍感困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无论伟大,或者渺小,不会再产生钱学森这样的人。他属于他自己的那个时代。他的逝世,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博客网】
相关报道
国葬钱学森
文/司马平邦
人终有一死,再大的圣人亦难免。
人老之后,即比老还要老的时候,死对那位老人来说,可能就是种解脱,撒手人寰,他们犹可以含笑,保持着生时的尊严和从容――但对生者,对于那些拥有无数生者的国度,有些人死去,却是生者们最大的痛苦,他死了,不能复生,让活着的人世少了筋骨,缺了魂灵,断了精气。
前几天,听旅美华人单冰茸先生说电视剧《沧海》里的归国科学家马建成,他与我们这些在国内的人有不一样的看法,他喜欢马建成不在于他的酸他的智和他的别的什么,而在于他是一代有血性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他说中国最缺的不是聪明勤奋的知识分子,而是缺有血性的知识分子。
他言犹在耳,中国当前最有血性的知识分子,钱学森先生,于2009年10月31日上午去世了,他的儿子钱永刚说,父亲死得很安详,享年98岁,但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咯噔的一下,心说,中国最有血性的知识分子们,几乎死绝了。
余下一群可能一样智慧一样勤奋却没有血性的知识分子。
我在微博客里写下这样的话,钱学森,是中国科学界的鲁迅先生。
我们没有遭遇鲁迅先生去世时国人的悲哀,但现在,钱学森这样的另一位鲁迅死了,国人却不一定知道该如何悲哀。
我以为,当予钱学森先生以最体面的国礼安葬,至少天安门前的旗应该半降下来,告诉别人,告诉年轻人,中国多么缺少钱先生这样伟大而爱国的科学家。
这也是对这个有60年历史的国家政权对那些被它忽视的与钱先生一样伟大而爱国的中国大知识分子的一种补偿吧。
至于钱学森的功劳,不必多说了吧,他没有机会拿到什么诺贝尔奖,这样的人,在那样孱弱的祖国背景下仍然坚持回国工作,本身已置所谓的国际影响和个人荣华于度外。
很不幸,就有钱学森去世的日子,我看到还有人拿出他于1958年发表于《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叫作《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的鼓吹大跃进的旧文章在诋毁讥笑他(在和菜头的博客上),那些中国式的会写几个破字的酸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他们不看钱学森一辈子做了多大的好事,就会抓着芝麻大小事,以示自己的小聪明。
―――――――――――――――――
“前年卖粮用萝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给人们更多的粮食,6月12日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二千一百零五斤以后,又有二亩九分地平均每亩打下了三千五百三十斤小麦。
土地所能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
这并不是空谈。举一个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收一百六十万斤蔬菜。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一百六十万斤!
所以,只要我们有必需的水利、肥料等等条件,加上人们的不断创造,产量的不断提高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条件不具备,明天就会创造出来,今天还没有,明天一定会有!
―――――――――――――――――
1958年,钱学森只有48岁,正是意气风发激情四射的年龄,说点儿过头的话,做点儿过头的事又算得了什么?
你知道,这个人这辈子真正 为中国做了什么吗?
如和菜头这样的人,才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耻辱。
他和他们也可以反证,钱学森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那份血性也在死绝中。
关于所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性,下面一件事或者也是个例子:
1985年,美国方面愿邀请钱学森访美,并由政府和有关学术机构表彰他对科学的重要贡献。如钱不去美访问,美方可派美国科学院院长普雷斯来华,授予钱学森“国家勋章”,表彰他的贡献。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得悉后,曾在一次会议期间找钱学森谈话,劝其接受这一邀请。据钱老后来说,胡的谈话大意是,钱老,你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一些国家邀请你,我建议你还是接受邀请,出去走走。你出去和别人不一样,对推动中外科技交流会有很大影响。这也是今天改革开放的需要啊!今天,世界在变,中国在变,美国也在变。几十年前的事,过去了就算了,不必老记在心上。你去美国走走,对推动中美间的科学技术交流,甚至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都会有积极意义。
是啊,在改革开放这样的语境下,胡耀邦的这番话听着是认真有道理,但我觉得钱学森回应胡耀邦的话才更有份量:“总书记,当年我回国的事很复杂,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不宜出访美国。”胡只好说:“钱老,我这是劝你,不是命令你一定要去。如果你认为不便去,我们尊重你个人的意见。”后来,当钱学森正式接到国防科工委、国家科委和外交部三家的联合请示件以后,他明确表示:“这是美国佬耍滑头,我不会上当。当年我离开美国,是被驱逐(deport)出境的,按美国法律规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国的。美国政府如果不公开给我平反,今生今世绝不再踏上美国国土。”所以,美国人给他再高的荣誉,钱学森也不稀罕。钱老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中国的国家元首可以为政治利益妥协,但中国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是不买帐,这就是有血性。
钱学森简介: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6年10月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
【博客网】
钱学森之涅槃——两弹一星还是人体生命科学?!
文/丁晓宇
钱学森先生高寿98岁仙逝,结束了一代科学巨人的一生。在钱老高寿喜丧的日子里使人感触颇深是对钱老生命意义的认识。 怎样认识钱老,评价钱老,缅怀钱老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少人再颂扬钱老先生在青壮年时期对中国“两弹一星”贡献。似乎只剩下了这一种声音!我们只要认真的回顾钱老的一生就会不难发现:在钱老自己看来那不过是年轻气盛时对外国这一成果的翻译和移植,远远算不上什么原创性。他开始转向具有原创性的深度思考和研究了——这就是钱老的超人之处!他从最大的毁灭生命的两弹研究,开始全面转向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与科学探寻。
他开始发现对毁灭生命的杀伤武器的研究与创造是容易的是冲动的是痛快的。然而要对生命意义真正理解是艰难的痛苦的。如若解开生命科学的秘密和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珍爱生命恐怕是十分困难的!
这应该是钱老的一次超越生命的伟大涅槃!这次伟大涅槃的意义是佛教核心教义的伟大实践——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在这一伟大的涅盘后,老年的钱老在不顾反对和阻挠的情况下成立了人体生命科学研究会,开始了认识生命意义和探索人体生命科学的艰苦研究,并多有著述。由于滑稽与荒诞的原因和理由,这些重要著述现在仍未面世。不过钱老与荒诞的对手们在论战科学与迷信的时候有过一段精彩的话语揭示了人类科学与自然和人体本身的关系。
他精辟的表述到:人类现有的科学在对自然的认识研究和解释上还处于年轻的幼年,在对人体本身的研究上处于更年轻的幼幼年。仅凭这么一点初步的现代科学对庞大的自然和精深的人体生命进行科学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把年轻的现代科学不能给以解释的说法和学说简单斥责为迷信和荒诞,是幼稚可笑的,更是迷信和荒诞的。这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态度,更不是科学的精神(著名科学家李秀果教授给本文作者转述的他与钱学森先生交谈时的谈话记录,原话的意思如此,语言上作者稍作了规范)。
看来钱学森教授自己认为他一生的最大的贡献不是早期的“两弹一星”,而是后期的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思考和研究。他在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后用他的年轻的聪明才智造出最具毁灭人类生命的两弹一星后,开始了生命和灵魂的涅槃,开始了重视人体生命质量和神秘生命的研究,这种对生命的尊重、珍惜、呵护、珍爱是执着的!真诚的!甚至不顾一切的!尽管他制造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在他的生命历程里没有去杀过一个人。但他还是勇敢的去实现了在忏悔中的痛苦而伟大的涅槃!
著名哲学人类学话剧《哥本哈根》中的主人公研制德国和美国原子弹的科学家深刻的对战争中——杀人武器与人性人本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到灵魂的涅槃......钱老与他们处于同一时期,其反思和灵魂涅槃的时间也惊人的相似。这是人类冷战时期对战争全面审视和思考的重大成果!这是人性的回归,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是人类重视生命品质和生命第一意识提升的崭新里程碑!
这就是这一伟大涅槃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伟哉钱学森!
【博客网】
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光荣与惊奇
中新网11月6日电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刊文说,钱学森98岁人生充满激情,是中国永远光荣与惊奇。
原文摘录如下:
钱学森98岁人生充满激情。他破除万难,由美国返回新中国,领军航天事业,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变,被网友誉为“中国永远的骄傲和民族魂”。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98岁钱学森,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翌日,北京气温骤降,天空飘着鹅毛大雪。30年来从未有过的深秋鹅毛大雪,很快将北京变成白茫茫一片。之前一天还艳阳高照,夜晚便毫无预兆下了大雨。一代科学巨匠钱学森走完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路,推动和见证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变后,蓦然离去,连飘雪也像在诉说哀思。北京阜成路8号院3单元钱学森寓所,10平方米的房间布置成简单而庄重的灵堂。寓所楼下到路边,各界送来的花圈,在风雪中默默排列,似在低吟凝重挽歌。
不大的灵堂,一次最多只能接受三四个人吊唁。钱学森在这年代久远的三层单元楼简朴而低调地生活了大半辈子。钱学森儿子钱永刚是知名科学家,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据他说,几天前家人还在议论给老人办百岁寿辰的事,没想到父亲却因患感冒而肺部感染,一病不起。
钱学森夫人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长期任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教授。2009年9月4日,为蒋英90寿辰而举行的歌剧音乐会上,众人向她问起钱学森的身体状况,她乐观地说:“他能吃能睡,还胖了些。”
晚年的钱学森卧病在床,安心静养,除了妻子儿女和身边的秘书外,很少与外界接触。他获取信息,一是读报,二是听广播。他每天看8份报纸,虽有3个秘书,仍依然自己剪报,剪下报纸,贴在A四大小的白纸上,写明年月日。每天早上六点中央电台的《科学知识》节目和晚上六点半的电台广播《新闻联播》,他是雷打不动的准时收听。他说,一个专才更应该多学科普,广播节目“每天都在给我上课”。他不看电视,这是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时养成的习惯,当时师生把看电视视作低俗行为。只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听力骤降,听广播困难,才开始看电视新闻的画面。几十年前,他的研究就离不开计算器(计算机),但直到晚年,他从来不碰计算机,更何谈接触互联网。
“航天”一词由钱学森首创。他把人类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是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他最初是从毛泽东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得到启示。他还提出“航宇”一词,即“星际航行”,他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论述了行星之间以至恒星之间的飞行。如果说,百姓对“航宇”还陌生,“航天”一词则家喻户晓。不过,钱学森始终反对称他“航天之父”:“导弹研制成功是集体的力量,不是哪一个人能办到的,千万不要称我‘之父’。”
钱学森的名字来历,据钱永刚说,“学”是辈份,钱家依“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所以儿子这一辈属于“永”字辈。至于“森”,繁茂之意,最初曾用“林”。他的同辈堂兄弟,除了都用“学”字辈外,名字都用“木”之旁,如钱学梁。不过,“学森”的谐音是“学深”,体现了学问深远之意。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是钱学森的名言。他多次悉数捐献国家奖励的巨额款,自己生活简朴。他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却几十年住简陋楼房,中山装穿了一辈子,破提包用了50年。他名扬四海,却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何顾问,不出国,对报刊上颂扬一再说“到此为止”。
钱学森去世后,关于他的一部40万字《钱学森画传》将于月内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上海传记作家叶永烈。30年前,叶担任电影《向宇宙进军》导演,按惯例将拍摄提纲送主管部门审查,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兼七机部副部长的钱学森看了提纲约见他,而后开始有交往。
叶永烈接受采访时说:“两年前有关部门主动找我,希望我能为钱学森写传记。我这些年一直在写政治人物传记,要写科学家就需有个转型,后来我答应了。2009年4月动笔,9月写完,书稿三审结束,已经排版,原先计划是2010年1月北京书展之际出版,那时是钱学森虚岁百岁。现在他去世了就抓紧提前出版,但还是要他儿子再读一遍书稿。父亲去世,儿子实在太忙碌,无暇读书稿。他儿子和我收藏的钱学森的照片共600多幅,从中选了200多幅放进书里,特别珍贵的是,有一些是钱学森自己拍的照片,在美国时,他30多岁,就喜欢摄影,有一幅是他自拍像,还打着各种灯光。”
据悉,《钱学森文集》上中下三卷也将于2010年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钱学森曾就读的上海交大正筹建钱学森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了关于钱学森的800多页珍贵的档案数据。
钱学森去世的消息披露,旋即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受关注的新闻,留言区里尽是网友情真意切的哀痛和赞颂,“中国永远的骄傲! 我们民族的魂”,更有网友建议为他举行国葬。地处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钱学森是创始人之一,并担任力学系首任主任长达20年之久。连日来,师生聚集在钱学森铜像前举行悼念。杭州下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号”是钱学森旧居,他3岁离开这里。该房所有人仍登记是钱学森之名。这里已是杭州市文物保护点,钱学森的铜像竖立在门前,近日前来瞻仰缅怀的市民也络绎不绝。(江迅)
【中新网】
钱学森是谁培养的?
作者:傅一河
来源:转载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日期:2009-11-4
此问如天问,谁能夸海口?
笼而统之,遗传不可没,形势比人强,自身更重要,任何单一的回答都是片面的。
98岁高龄,还问人家是谁培养的,小子大不敬。这等高寿几人敌?况有百年成就,不须沽名钓誉,何必委功于人?
钱老,不能言说了。
大师们相继而去,高山仰止,此情绵绵:季羡林——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讲;任继愈——不出全集,不做挂名主编;贝时璋——学问要看胜似我的,生活要看不如我的……那沉甸甸的学术遗产昭示着治学的严谨与执着、博爱和义无反顾,正如熊十力语:“富贵利禄不能动其心,艰难挫折不能乱其气。”
大师情怀,今日安在?学术、科研被伪饰成花瓶,非科学、非正义的力量将学者圈养为宠物,资本集团收买其为“董事”、“顾问”,自己也主动送上门去,甚至卖身投靠,为资本张目,与民争利。尤其可怕的是,用饭碗来管理思想。一旦断了饭碗,思想就死了。到此地步,期望学者有所作为,岂非缘木求鱼?
体制因素不改,出大师难于上青天,拿诺贝尔奖近乎天方夜潭。
有一个八面玲珑的诺奖者,风烛残年回国来养老,创造出了“82比28”的中国版吉尼斯世界记录。曾经有人评价他八个字,我加两个字“不伦”——年龄悬殊,不合自然,是谓之也。
教育兴国,人才立国。而当代中国最令人失望的除了官员腐败之外,便要数教育了,前部长被免职也难逃责任。学术造假,论文抄袭,教授成为“叫兽”,他们放弃了真理、价值、道德,早已丧失了自我批判的能力,丧失了知识分子最伟大的精神,丧失了批判的思考,又做不到洁身自好,而爱以真理自居,在某些个坛子上唾沫横飞;或卖身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为之摇唇鼓舌,愚弄民众,圈刮民财。据说“含泪大师”已经身家过亿了。
改革开放30年,再没有出现蔡元培、钱学森这样的大师群体,不能不说是一大不足也。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在官场,更是令中国教育蒙羞,为世界教育界、科学界所不齿!
有个人说得好,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今天还有人吗?还有“大写的人”吗?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马思聪,一曲《思乡曲》,天下华人尽溅泪,而居然“偷渡”他乡,“卖国”求生,以致周恩来总理沉痛地说,一生最对不起两个人,其中一个便是马思聪。有论者说,在世界文明史上,对人的戕害,一个是纳粹,另一个便是“文革”。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其流毒未清,余孽滋生,有成气候之虞也。
钱学森一生可圈可点甚多,譬如他不接受自己是“导弹之父”,不接受中国工程院院长的职务,将“霍英东杰出奖”100万港币捐给中国科协沙草产业基金会,“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正是这样,我才不愿意提起他的一个过失。
因为我更担心,当一个国家相继失去蔡元培、钱学森之后,如果没有出现后继大任者,或是青黄不接,人才荒芜,那么这个国家还能再继续伟大下去吗?还能唱出复兴之歌的昂扬旋律吗?
【博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