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1-27
《孔子》严重歪曲了孔子
文/塞外李悦
如此编导该被起诉
电影《孔子》在拍摄过程中透露出一些信息,我得知后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胡玫别再糟蹋孔子》,还在内蒙古电视台的专栏《李悦批评》中做了一期节目,断定胡玫拍不好《孔子》。
昨日看了电影《孔子》,果然如我所料。这部影片严重地歪曲了孔子的形象,令我十分气愤。走出电影院,我就对一同观看影片的朋友说:“如果有艺术法庭的话,我一定去起诉胡玫和那些拙劣的编剧。”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二千五百年漫长的历史中,他的学说影响了中华民族,也影响了世界上许多民族,永远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怀有不同目的者,极尽歪曲他的思想,但丝毫不能损害他的光辉形象。到了21世纪,胡玫等人还在用电影歪曲孔子,这是必须给予批评的,否则我们对不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不见孔子精神
胡玫是一位严重缺乏正确人文追求的导演,她导过的《雍正王朝》为封建专制唱赞歌,吹捧惨无人道的雍正皇帝。《孔子》的编制之一陈汗,曾经编过电影《赤壁》,那么丰富有声有色的三国时代的历史,被他描绘成一幅弱智景象,智者孔明被调侃成为马接生的兽医,片中的漏洞已经成为笑谈留在人们记忆中。这样的编导结合在一起,真是人以群分啊!
影片前半部,重点描绘战争;堕三多之役,夹谷会盟,齐鲁大战和武子台平叛。用编剧陈汗的话来说:“就像《集结号》,前面都是打仗,看得很澎湃。”编导显然是想在“澎湃”中表现孔子的军事才能。其实孔子用牛群扬尘冒充千军万马,用火龙制服叛军都不过是战场上惯用的一些平常招数,根本凸显不出什么智慧和才能。退一步讲,就是表现出孔子有军事才能,也没有能表现出孔子的思想。最可笑的是片中孔子以木剑一招制服了蛮夷首领。还表现孔子的箭法神准,能领手无寸铁的弟子吓退齐国大军,一个尚武的有军事才能的孔子怎么能影响一个民族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影片就是真的充分表现出孔子“能射善御,膂力过人”,那也不是孔子价值的重心所在,孔子的价值在于他的思想!
编剧编造孔子的弟子颜回为了从冰水里捞上书简,牺牲在水中。这种弱智行为强加在智者颜回身上,只能表现出编剧的弱智。孔子成侠客,颜回成雷锋,真是千古笑谈!
胡导说:“孔子其实还是个军事家,我们只是还原了他的真实面貌。”胡玫是想让观众和世界知道孔子是个军事家,孔子的思想呢?编导根本不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影片写战事用去一个小时,随后又重点描写“子见南子”,扮演南子的周迅被列入“女一号”,可见胡玫多么重视孔子的“感情生活”,胡玫说:“因为时间根本不够,所以我们集中展现了他的感情层面。”真是可笑!为什么时间不够?是因为编导把故事重心放在战事与感情上,没有放在孔子的思想上!为什么没放在思想上?是因为编导不知道孔子有什么思想,只知道被于丹曲解的孔子的思想!孔子被逐出鲁国后,影片中颜回劝说孔子:“您曾经跟我们讲过,如果仍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这是于丹在她的《论语》心得中的话。我在《批评于丹》一书中已经批评过于丹的所谓“返回内心”的谬论,胡玫和陈汗还当成宝贝呢!根据史料,孔子当时在卫国,南子掌国当权,要见他,他本不想去,但寄人篱下,就去见了南子。这是很正常的一次会见,从结果上看南子并没有采用孔子的仁政。所以史书也就一笔带过了。后人偏要从中找出“暧昧”来,那是后人的事。正如同鲁迅所说,中国人喜欢把历史的责任推在女人身上,拿女人来说事。胡导陈编也犯了这个毛病,一下子提高了南子的地位。正如周迅对记者所说:“南子智慧与美丽并存,有远见,是人才。”这话显然是编导和演员在编造,史书上对南子的记载只是“美而淫”。周迅还说孔子与南子“有着同样的孤独,当孔子需要理解时,南子是唯一能够理解他的人。”这完全是编导的胡乱虚构。电影不是不能够虚构,而是这种虚构要真实,所谓真实是要符合历史的逻辑。从逻辑上看“美而淫”的南子怎能理解孔子?今日之于丹、胡玫、陈汗尚且不能理解孔子,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洗刷尚且不能看清孔子,当年南子怎能理解孔子?如果孔子地下有知一定会抗议编导给他找到的“美而淫”的“唯一能够理解他的人。”因为孔子当年曾对子贡说:“莫我知也夫!”,也就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问为什么没人能理解,孔子答:“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日本学者村下湖人写了一本《论语故事》,他远比胡玫、陈汗和周迅明白许多。他在这本书中根本没提到“子见南子”的事情,他却引用了我上面说的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他解释说:“我既不怨天,也不尤人,我只是按照自己的信念,像从泰山山脚爬到山顶一样,从低处一步一步往高处爬,我的心,只有上苍理解!”他解释对了,只有上天才了解孔子,孔子是人中伟人,与他朝夕相处的弟子都不能了解他,何况只见一面的南子?编导选“子见南子”还是沿袭他们的“戏不够爱情凑”的老套路,这次老套路套在孔圣人身上,着实贬低了圣人!
孔子本不是普通人
于丹因不懂《论语》和孔子的主要精神,曲解了《论语》和孔子,易中天却说于丹笔下的孔子是“真实的孔子”。如今胡玫,陈汗也是因不了解孔子的主要精神与思想,所以把孔子描绘成一个普通的落魄文人。他会武术,混迹官场想取得权利。见到美色也动心,与“美而淫”的南子擦出感情的火花,双方都显露出惺惺相惜的眼神。他也和普通人一样,张口说出最世俗化的京片子:“给个话儿”。他很不讲信用,在卫国接受了每年6万石粟米的聘金,从事教化工作,在窥悉了卫国将有动乱之后,匆忙出走,与投机的政客没有两样。他连自己的弟子也教育不好,一次因被围困,孔子与弟子们饿了七天得到一碗肉汤,弟子们抢着喝,有一位还大大喝了一口,很是自私,见利忘义。他的气量很狭小,季孙氏逐他出鲁,他一气之下竟然十几年不归故国,季孙氏忏悔邀他回国,他才肯回去。他远远没有季孙氏的大度与宽容……这怎么能是孔子?完全是被编导歪曲了!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反映出他的民主精神和超脱情怀,但是影片中的孔子却反其道而行之,说:“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这句编导从于丹处学来的话,把孔子歪曲成无奈猥琐的隐者。周润发说他理解的孔子是“理想主义者”,但我们在影片中看不到孔子有什么理想,影片只用孔子的经历告诉观众:在官场混,没有实权和兵权,工作再辛苦、名气再大也无济于事。
《孔子》制片方在宣传这部影片时,强调要把孔子请下圣坛,塑造成一个普通人,编导也果然把孔子塑造成一个普通人,一个凡夫俗子。这让我大惑不解!我们都知道孔子明明是思想家、教育家,不是普通人,为什么非要把他塑造成一个凡夫俗子。胡玫解构了伟人,也就解构了历史,而她却口口声声说《孔子》是“一部讲述民族精神之源的影片”民族精神在何处?所以意大利观众罗米欧看了电影之后说:“讲了一个好人的故事,对于他为什么选孔圣人则交待不详,欠缺感染力。”他还对媒体记者说:“他为什么那么伟大,我不知道,这个关键的问题我没有得到回答。”真是旁观者清啊!一个外国人洞若观火,他首先是想从影片得知孔子因何而伟大!
《孔子》是传记片,应该再现一位伟大思想家的风貌,而编导却用心于解构孔子的伟大。这就违背恩格斯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创作原则。
孔子就是伟人,就是圣人,而不是普通人。孔子就是孔子,表现不出他的伟大,神圣与高贵,就是对他的歪曲和亵渎!周润发演完电影,四处下跪,只能说明他从孔子身上学到了皮毛,根本没学到精神。所以周润发老实地承认:“开拍之前,我不懂孔子。三个月拍完,我还是不懂孔子。”其实胡玫、陈汗等人也根本不懂孔子。这一课他们没上过,要补课!
十大常识性的错误
胡玫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就曾犯有许多常识性的错误,这次在《孔子》中的常识性错误就太多了。
一、 据史书所写,南子被放逐,并不是如影片那样被谋杀致死。
二、 史实中颜回根本不是死于河中,而是病故的,他是一位智者,怎么能为书简跳入冰水中而成为一鲁莽之人呢?子路也没死在卫国。
三、 影片中孔子两次谈:“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在《论语》中批评了这句话,怎么能自己再说这样的错话呢?《论语》中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孔子是说:出言就信,做事就果决到底,不知变通,如同石头那么愚顽,那是小人的做法呀!孟子也曾认为大人言不必信,行也不必果,只要有义在就行。
四、 孔子对弟子应直呼其名,《论语》中都是直呼其名,而不呼弟子的“字”。然而影片中都对弟子呼“字”,称他们为“子路”或“子由”,只有同辈人才能这样称呼,子路和子由之间才能如此相称。
五、 《史记》中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但在影片中经过了十几年的周游列国之后,别人都显老了,只有颜回驻颜有术,没有变样,与十几年前一样年轻,头发也没白。
六、 影片中孔子弟子说孔子教他们:“以正合,以奇胜。”是个大错误,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所谈。
七、 孔子的儿子名鲤,而字幕上写成“锂”。
八、 历史上的公山不狃,在影片中被误改成公山狃。人名是不能改的。
九、 古代竹简都是从右向左打开,而影片中是从左向右打开。
十、 电影中歌词:“雪霜茂茂,蕾蕾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修辞不通,“蕾蕾”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指花蕾,是名词。放“于冬”前,讲不通,就如同张艺谋把“三枪”放“拍案惊奇”前面一样的讲不通。君子有了操守,子孙就昌盛了,若是这样讲,在逻辑上又不通,古往今来有许多没有操守的坏人,子孙都很昌盛。
《孔子》的一位名叫何艳红的编剧说:“历史事实也只能推测而已。”说错了,恰好是历史事实不能推测,也不能虚构。史实就是史实,乃史上有记载者也!这位编剧还说:“要钻历史的空子”《孔子》因钻历史的空子被碰的头破血流。胡玫不服气,反说给影片挑错的“专家”是“砖家”,这种态度暴露出自身的狂傲与无知。狂傲与无知总是成正比的。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一伙俗人把《三枪》打造成烂片,一伙庸人用《孔子》亵渎了圣贤。当第五代导演用他们的作品宣告完败的时候,中国电影又将何处去呢?
[凯迪网]
孔子,吾当哭相和也
前天晚上正想走进电影院去看《孔子》,朋友又突然来电,于是喝酒去了。还有点怨,怎么电话来得不是时候,我正要去与两千多年前的孔圣神交去呢。
想走进电影院,一是因为平日里佩服孔夫子,佩服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仁爱思想;二是受了这网络、电视、报纸、宣传广告的渲染。况且,还因为是发哥饰演的孔子,发哥演的电影应该不会错吧。(以前被一些无良电影骗得出来骂娘。)心里期望相当的大。
于是昨晚下班后,先兴冲冲地去买票,因为这样一来,就加大了自己能看上电影的把握,本来想看19:10那一场,售票员告诉我,18:10有一场,马上放映,我心中一喜,仿佛捡了个宝,立即冲进场去。在过道里就已经听到王菲在“幽幽其芳”了,心想,来不及了,孔夫子要怪我了。
去到里面,电影已经开始,孔夫子已经和鲁国的上君在理论了,季府已经准备把那些人殉葬了。环视四周,咦,怎么空荡荡的影院只有我和另外一个陌生的男人。不管,先享受电影再说。
刚开始孔子在鲁国国君理论,并救下一殉葬逃奴,舌辩之间,略显智慧,仁者及仁啊。心想,这下有好戏看了。但是接下来的戏让我目瞪口呆。
孔子在鲁国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学问,也不是因为他的仁爱思想,而是因为他“卓越非凡”的军事才能。暗中让一群弟子在山谷中弄弄灰尘就能吓退齐国百万大军,并且要回了三座久窃不还的城池。我不知道这导演是在忽悠影迷还是忽悠春秋时代的古人。如果古人的智商真那么低的话,我们现在都不必尊崇孔圣人,就凭那导演的智商,能忽悠得了古人吗?如果不是古人,那只能是今人了。哈,像我一样傻13的人。我既然傻13了,就有责任写这些文字出来告诉大家。
说到他的治国才能,他说堕三桓,国君就桓三环了?那国君更傻13。三桓势力那么强大,而且拥城自重,你一介夫子,说堕就堕了?把人家的家拆砖砸瓦的,国君不担心三桓把他像他老爹一样流放至死啊?忽悠所有人的智商啊。到后来,齐国三万人马就把国君又吓坏了,当初五百乘的大部队,他尚且能神情自若地去赴盟,今天这区区三万,还没开打,就担心自己被流放了?吓谁啊?吓咱掏钱的傻13呗。然后又莫名其妙地把孔子赶走了。孔夫子也不至于收到断jue后就冲动得在大雨中离家出走。他如果就这点胸怀,绝对成不了历史上的大圣人。也不会出现个万世之师,顶多只是个落魄的怨男而已。
周游列国,导演安排了个绯闻,也许是受了宋丹丹的“没有绯闻的名人不是名人”影响,在导演这里成了“没有绯闻的圣人不是圣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固然可以说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曾欲其所不能”,历史上的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希望那个国家的国国君能采纳自己的政见,都主动地去求见,希望能学以致用。可电影里整个历程就像孔子在逃难,正如电影里一句台词“丧家之犬”,只有遑遑然而无半点尊严了。
孔子弟子三千,电影里,他教出来的学生,也并非个个都是忠肝义胆。冉求功成名遂后留在了鲁国,完全不顾及恩师仍在风雪中颠簸,后来来请孔子回鲁国,他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正等着他渲泻感情,旁边他的新主子一声咳嗽,立即一副人模狗样了。后来,季大官人为什么突然又要把孔夫子请回来,我看得也是一头雾水。人之将老,其心也善???子路舍生救书那一段,大伙轮喝马肉汤那十分钟,诸如此类,孔子教出来的学生就这水平吗?唉,一句话,目不忍睹。
其他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孔子的女儿的名字都写错了。再和其他的毛病,我也懒得说了。
纵观整部电影,主题不鲜明,情节凌乱,错误百出,小孩子看不懂,大人看不明白。想高尚却高尚不起来,想时尚像个乡巴佬。完全一副媚俗的嘴脸,还吹说是历史史诗般的电影。照我认为,就像个刚开始学写作文的小学生。如果我是老师,批改作文时,我就写上这段开头那些话。
看到最后,实在忍不住,我把鞋子脱了。把脚放在前面的椅子上。说到这里,真的佩服影院的服务。当时马上有工作人员过来制止我的粗野。我笑着对他说,我知道我不该这样,但我这是抗议这部电影的制作团队,与影院无关,你们整个影院只为我们两个男人放一场电影,你们很敬业,我向你们敬礼,以后下半辈子我的全部电影都在你们这看了。
孔夫子泉下有知,会哭,吾当哭相和也。
[凯迪网]
告诉周润发:《阿凡达》比《孔子》更孔子
周润发到处下跪,还说看了他的孔子不哭的不是人,我X,这年头儿中国人不但必须信春哥、曾爷,还得膜拜你周教主啊?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要是心术不正,就别扯淡了,连《论语》都不用看了,就是把脑袋砸地砸出血来也没用——孔子最烦的是什么人?就是乡愿!
早就有明眼人看出来了,其实孔子那一套就是古典自由主义(宪政主义)穿越到先秦了——孔子跟他同时代的叫兽砖家博导比起来,那是混的相当次!——那些君王诸侯都说了,你孔老二不懂经济学、不懂军事、外交也差劲,我们要你干屁啊?可怜孔老夫子生不得志,死了还要被X尸,一X就是两千多年。除了若干时期和王朝外,哪个皇帝不是搞内法外儒一套——他们的“法”是什么?不是多数人的是非观念,而是专制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或集体意志所发布的命令!
孔子一辈子讲仁义,仁义是什么?就是你我这等平头百姓的基本是非观念!就是看到别人遭受暴行和不公对待时的义愤之心,就是老百姓不受骚扰的挣点钱、养活家。孔子所向往的就是“西式民主”始终在做、且部分做成了的东西——让政治具有道德、让政府与个人之间的行为规则等同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行为规则。
当你做网络公民的时候,你就有N多机会接近孔子,因为你唤醒了自己对仁义的常识和朴素情感。孔子比你牛逼的地方可能是他对跟他有仇儿的人也能一视同仁,你比孔子牛逼的地方是你知道代议民主、议会立法、陪审裁判这些东西。
《阿凡达》成功跟其他美国大片的成功是一个道理——精彩绝伦的视觉映像+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仁义之心。你说主人公杰克是不是仁义礼智信?是不是恭宽信敏慧?是不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反观《孔子》,那点儿大场面徒增笑尔,又是凡人勿近、生人勿扰的光辉形象。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易中天老师们的努力,孔子好不容易在普通人的心里冒了一小头儿了,你们又把他架到天上去了、打回坟地里去了,你们于心何忍啊?还好意思跟《阿凡达》比?
[凯迪网]
相关报道
《孔子》3天收3800万 引发全家观影热潮
自1月22日上映以来,由胡玫执导,周润发、周迅主演的《孔子》上映仅三天,据不完全统计,票房已突破3800万。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各大中城市的主要场次均有爆满现象,上座率整体在八成以上。而这部拍摄历时三年、耗资1.5亿的史诗巨制在观众中也有颇佳口碑缘,被不少人认为是近年来国产大片中难得的诚意之作。很多院线经理表示,《孔子》正在引发全家观影热潮。良好的口碑确保了影片后劲十足,相信在一周之内,即将成为今年首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片。
《孔子》一票难求三天力斩3800万票房
自周五首映日创下国产电影今年第一个"爆满"后,《孔子》在接下来的周六、周日更是上座率不断攀升。多家影院只好临时加映,满足没买到《孔子》电影票的观众。据目前尚未完全的统计数据,《孔子》首周末票房至少在3800万元以上,重点场均上座率超过80%,为今年中国电影赢下了一个盛大的"开门红"。北京首都电影院、万达CBD、双井UME、望京星美、华星UME、金逸、美嘉中关村、美嘉三里屯、金鸡百花影城、中影电影博物馆,上海星美、永华,广州金逸、深圳中华、百老汇、保利、金逸、今典,重庆UME江北、UME九龙坡,成都万达锦华、新城市、紫荆,杭州奥斯卡、UME影城、近江影院,合肥元一时代等各大中城市重点场次均出现爆满,个别场次甚至一票难求。
史诗巨制精雕细琢不同观众看见不同孔子
耗资1.5亿,历时3年,聚集了堪称"华语梦之队"的强大幕后阵容,又有了周润发、周迅这样的巨星,但首度将2500年前中华圣人的传奇生涯搬上大银幕,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孔子是中国人的骄傲圣贤,如今更成为了全球偶像。电影《孔子》将给观众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圣人",在令国人很期待的同时,也都为胡玫导演和剧组捏一把汗。而从影片上映三天来看,大部分观众都认为《孔子》是近年来最具诚意、整体质量很高的中国电影。影片壮观唯美的画面,有史可据但又剧力万钧的剧情,真材实料极具考究的道具,令全片极具观赏性。演员的表演也倍受称道。周润发大气传神的演出堪称演活了几千年前的圣人,周迅饰演南子一角也相当出彩,只是在这样一部男人戏当中篇幅略短。而陈建斌饰演的大反派季孙斯十分"耀眼",令观众大感惊喜。"颜回殉道"、"子路就义"、"孔子回鲁"等经典场面更是成了杀伤力十足的"催泪弹"。有意思的是,笔者注意到,在影院放映过程中,经常会传来几个稚嫩的声音,奶声奶气地询问大银幕上正在发生的故事,看来,不少家长都把看《孔子》当成了一次让孩子观影知史的大好机会。但也有观众表示,影片有为了票房向商业投降之嫌,片中出现的不少大场面,如挥师百万的齐鲁会战,与《赤壁》比亦不遑多让的武子台平叛以及孔子与南子间的惺惺情愫等是否与正史相符,在一定意义上还值得商榷。更有观众质疑:"《孔子》又不是《指环王》,拍得这么炫真有必要么?把渲染大场面的那么多戏份留出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岂不更好?"
引发全家观影热潮《孔子》票房后劲十足
有别于其它的贺岁大片,《孔子》的观影人次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南北差异。据某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孔子》的观影人群相当广泛"有关。并且家庭观众占了较大的比例。影院现场确实有不少人是全家一起来看《孔子》的。作为首部将孔子及其伟大生涯搬上银幕的史诗巨片,受到广大的家庭观众追捧是必然的。一位中学生母亲话比较有代表性,"这几年'百家讲坛'和于丹这么火,又出了不少讲孔子的书,所以带孩子来看看,让他感受一下咱们国家的'根'在哪里"。院线方对《孔子》的票房后劲更是信心十足。某影院经理表示,院线已经做好了积极排映和热点宣传的准备:"目前来看,上座率和口碑都还不错,这在近些年的国产电影中已经是很少见也很难得的了"。虽然贺岁档大制作纷至沓来,但相信题材的独特性,观影群体的广泛性和影片的良好口碑必将成为《孔子》周游各地,驰骋贺岁档的"三驾马车",为《孔子》的上座率和票房持续飙升保驾护航。并将引发今年国产电影的首度观影热潮,为华语大制作如何做到思想性、艺术性与娱乐性兼具,提供一个完美的范本。
[新华网]
电影《孔子》火热上映引发关注与争议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 王小鹏、浦奕安、白瀛)正在火热上映的电影《孔子》,将公众的视线再次投向了这位两千多年前的文化圣人。
据发行方的不完全统计,由胡玫执导、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自22日上映以来,三天票房已突破3800万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各大中城市的主要场次,《孔子》上座率整体在八成以上。
在热门网站“豆瓣”上,影迷们纷纷发表自己对该电影的看法。截至目前,已有8900多名影迷对电影作了评价,其中58.1%的人评价该电影为“很差”,同时也有6.4%的影迷力荐此片。
媒体人士吕明合认为,《孔子》中的一些戏谑元素,是一种尝试,其效果也并不是令观众都不满意,至少对相关历史人物题材的影片拍摄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来自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的刘女士认为,片中所反映的以“仁”为核心的施政理想,在今天也具有重要意义。而武汉一位姓温的观众则表示:“建议把这部电影给小学至大学的所有学生免费观看,让所有的娃娃们接受一次精神教育的洗礼。”她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该片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期望值,满足一个最大公约数。目前既需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来了解孔子的形象,也需要中国“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了解,这个了解的过程需要《孔子》这样一个电影来表现。
他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更需要孔子这样自强不息、坚守信念的不断努力奋斗的高大形象。
导演胡玫说,确定开拍《孔子》后,每日都“如履薄冰”,生怕走错一步。她说: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信息容纳量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包容一切。我们只能撷取虚拟历史想象中的一枝一叶。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