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8-30
妇好墓的玉凤更是该墓出土玉器的代表作,它只有13.6厘米,厚0.7厘米,呈黄褐色。
汉代最为精致的错金镶红宝石的铜金钱豹
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偶方彝
妇好用过的重达9公斤的青铜钺
年代最早的糜子
贾湖家猪
开颅处
我国规模最大考古学专题展在北京展出
四百多件珍贵文物中有七成是首次露面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首都博物馆联手推出的“考古中华”展览于日前在北京隆重开展。本次展览是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的系列庆典活动之一,展览共展出了考古研究所60年来的各种重要成果。展览分为18个部分,展出了60多处重要的聚落址、都城址、佛教遗址和大型墓葬等考古发掘出土的 400多件珍贵文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这些珍贵文物有七成以上为首次露面展出。而展览内容之丰富、文物之精美多样堪称首屈一指,是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题展览。
本专题采写 本报驻京记者赵琳琳
最早的面条、最早的家猪、最早的彩陶、最早的玉圭和玉钺……
展览展示了一些学术前沿课题的研究进展,比如,史前地震灾难遗迹、如何将尸体截肢后埋葬、夏王朝以前都城的探索、曹操所建设的都城邺城对中国古代都城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古代开颅术的形式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以往的展示都是从考古学发现的当时的房子、所用工具等来考证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迁,而这次展览,还通过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直接展示农作物的种子或家畜的遗骸等来展示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在聚落部分,展示出了考古学家在青海发现的和灾难遗迹有关的聚落形态,在那里发现了一座房子里有14具人骨,并在那里发现了地裂喷砂的现象。这是中国发现的4000年前最典型的地震和洪水泥石流灾难的遗址。同时还发现了一碗保存完好的面条,在这个房子里一只碗倒扣着,碗里的食物虽然已经碳化,但仍能看出其形状。一般认为面条源于欧洲,但欧洲最早的实物没那么早,这碗面条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其材质不是面粉,而是由小米磨成粉做成,面条很均匀,但其做法已无法考证。
而展出的珍贵文物,有接近5000年的安徽尉迟寺立鸟神器、汉代最为精致的错金镶红宝石的铜金钱豹、十六国建筑饰件北朝人面瓦件等。很多在迄今发现的考古资料中属我国乃至世界之最。如,距今约9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最早的家猪、陕西临潼白家遗址出土的最早的彩陶(距今约7000年)、陶寺遗址出土的最早的玉圭和玉钺等仪仗用具、最早的朱书文字、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距今4300年~4100年前后);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城、殷墟迄今所见唯一的一座未被盗掘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遗物之多质量之精美堪称商代考古之最的妇好墓等。
关于8000年前的粮食和家畜:
当时的猪嘴部更长
广州日报:本次展览展出了很多8000年前的粮食和家畜,那时候的粮食和家畜和人们印象中的以及现在人们所吃的粮食家畜有何差别?
朱乃诚:一般的观众对于8000年以前的粮食、家畜不了解,学术界目前也正在探索,参与探索的研究人员对这些情况比较清楚。这部分给普通观众展示了五谷、六畜的起源,人们想不到,几千年前的稻谷还能够看到,不少数千年前的农作物和动物骨骼通过考古被发现,有的是经过浮选等筛选出来,这是非常稀少和难得的。
现在的稻谷经过上万年人工驯化,形态已经成熟了,而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稻谷具有了人工栽培的特征,但是和现在的稻谷有形态区别,如稻谷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有差别等。此外,那时的家畜和现代家畜也有形态区别,如8000多年前的猪嘴部更长一些。
关于殷墟妇好墓:
中国首位女将军
能使9公斤青铜钺
广州日报:妇好墓是殷墟迄今所见唯一的一座未被盗掘的商代王室墓葬,能否介绍一下此次展出的妇好墓出土文物及其图片等内容,妇好是一个什么样的商代女子?
朱乃诚:妇好是商王武丁诸多妻妾中的一个。有人说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她的故事被记录在200余条甲骨卜辞中:她主持过商朝的祭祀大典,甚至带过一支庞大的军队征战四方,保卫商朝的疆土。妇好去世之后,用于随葬的青铜器重达1.6吨。其中200余件青铜礼器,从一个侧面展现鼎盛时期的商文明。
在本次展出的文物及文物图片中,有几件非常珍贵,可称是商周重器,如青铜器偶方彝、三联甗、司母辛方鼎、还有据推测应该为妇好使用过的铜钺等。这些重器代表的是妇好的王室身份,只有王室成员才能使用如此大的器形,它不仅代表着财富,还代表着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偶方彝和铜钺应该是妇好生前所使用过的青铜器具,偶方彝为一个房屋形铜器,应主要用于盛放肉食,并且一般多用于祭祀仪式等。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妃子,武丁有很多妃子,但只有三位正妻,妇好就是其中之一。在武丁时期,商朝版图有所扩大,而武丁的这位正妻就是一位非常能征善战的女子,根据出土文物情况来看,妇好可能是一位力大身强的女子,在妇好墓出土的一对青铜钺,每件重达9公斤。想要在战场上用这样的铜钺征战,必须得有相当的臂力。
欧洲开颅术有近万年历史
关于古人的开颅术:
欧洲开颅术有近万年历史
广州日报: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古时候的人就已经会开颅,那时候的开颅术也是为了治病吗?
朱乃诚:今天的人很难想象数千年前的远古人类出于某种目的竟然用原始简陋的工具去凿开坚硬的头骨,而且还能存活。古代对活人进行开颅术主要是以治疗头部疾病或头部创伤为目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包含了巫医的成分,而且时代越早的史前时期更可能如此。古代开颅术或脑外科手术的起源可以划分为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000年或8000年。从数量上看,南美洲最多,其次是欧洲,主要集中在中欧地区,非洲、北美洲和亚洲发现较少。
根据目前的资料,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都有开颅手术现象,发现的考古地点包括新疆、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和黑龙江等地区。其中,在山东省广饶县傅家遗址发现的距今5000年前的一例开颅术头骨是中国最早的开颅手术样例,可能也是环太平洋地区时代最早的,该个体在手术后还存活了相当长的时间。这个鉴定结果还得到山东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家对头骨进行X光透视及CT切片检查的证实。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