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2-27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逝世
朱光亚遗像。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朱光亚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功勋卓著
参与历次原子弹氢弹试验
朱光亚是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突破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又相继组织实施了核电站筹建(如秦山核电站)、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并参与了“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工作,1994年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
朱光亚1924年12月出生,湖北武汉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4月参加工作,1970年6月入伍,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朱光亚1985年、1988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曾获何梁何利基金1996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4年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综合新华社本报记者 王硕 报道
[京华时报]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北京逝世
中广网北京2月27日消息 (记者白杰戈)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64年10月16号,茫茫戈壁滩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按预定时间准时起爆。石破天惊之中,中国人知道了这个名字:朱光亚。
中国人知道了朱光亚卧薪尝胆整整18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和最高度的热忱奉献给了祖国的原子能科技事业。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18年努力结出硕果的这天,忙碌的朱光亚竟然没能亲眼目睹蘑菇云的升腾。
中国人知道了朱光亚心系祖国命运,把自己的名字烙在了"863计划""中国工程院"这一系列丰碑之上。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直到他病倒在床,无法说话时,仍以纸笔进言总理,条条提议,拳拳之心。
知道和不知道,都永远地停留在了昨天。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原院长朱光亚同志,因病于昨天上午10点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朱光亚先生家是在北京北二环外的一个大院里边,是一幢两层、红砖的小楼,周围环绕着一些树木。在昨天晚上的时候,小楼一层窗户里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在十一点之后才逐渐变暗了一些。朱先生生前的工作人员说,要在朱先生的家里布置灵堂,会连夜完成,预计今天就可以接受吊唁。工作人员介绍说,灵堂的布置会比较简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中间的横幅会写"沉痛悼念朱光亚同志",还会有朱先生的遗像以及鲜花等等。而昨天晚上由于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相关工作人员婉言谢绝采访,并且表示今天可能才会有更多的消息提供给大家。当时也是比较晚了,所以大院里的住户都回到家里,只有一家小商店还开着门,店员他们已经从新闻里知道了朱先生去世的消息,昨天这个地方进出的车辆也多一些,不过店员说他们在这个地方两三年的时间,其实也并没有见过朱光亚先生,他们听邻居们说,老人家最后这几年大多数时间都已经在医院。
1946年西南联大学生朱光亚远走美国攻读实验核物理专业,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以优异成绩取得博士学位的朱光亚给全美的中国留学生发出公开信,号召大家回国,有人说正是这封信给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输送了数量难以估计的人才。
1952年,朱光亚拒绝了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救济金,毅然回国。此后的科研生活枯燥而充满激情,汗水浇灌出了鲜艳的花朵。1964年,距离朱光亚出国过去整整18年,他的原子弹梦想、一个民族的原子弹梦想,终于成真。
20世纪70年代之后,朱光亚的名字更多地和祖国的科技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在参与了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和研制之后,他又相继组织实施了核电站筹建、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并参与了"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中国工程院"的筹建。
2007年、2009年、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三次专程看望朱光亚。在总理眼里,朱光亚先生不仅是益友,更是良师。
温家宝:朱光亚同志我们一块工作好多年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您好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您默默奉献,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家和人民永远惦记您。
年龄的增长使得这位共和国的功臣疾病缠身。尽管他的口齿无法与年轻时相提并论,却仍然尽着最大的努力,奉献着赤子之心。与半个多世纪前一样,他再次提笔写信。而这次的收信人,是总理。
温家宝:这是关于当前科技工作几点思考和建议。一个是发挥重大专项的带动作用,第二是加强军民科技协调结合,第三真正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制度,都抓住要害了。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我们,以朱光亚先生命名的第10388号行星"朱光亚星",这些天里大约在每天晚上10点升起,第二天早晨10点多落下。在昨天上午10点多 这个巧合的时刻,伴随这颗小行星的落下,朱光亚先生这颗启明星,也缓缓陨落。不同的是,行星的光芒周而复始,朱先生的光芒却不会褪去。
朱光亚先生的一生,荡气回肠。大西北响彻云霄的爆炸声,北京城平地而起的新项目,处处是朱先生的心血。
朱光亚先生的一生,柔情百转。50年代吹响回国的号角,新世纪对祖国未来割舍不下的牵挂,次次是朱先生的深情。
朱光亚先生,一路走好。
[中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