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5-29
新华网延安5月29日专电(记者段博)1941年,在日本侵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严密封锁下,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应对这种困难局面,减轻人民的负担,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虚心采纳了党外人士李鼎铭等人提出的“精兵简政”的建议。
李鼎铭(1881-1947年),陕西米脂人,原名丰功,开明绅士。抗日战争开始后,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任米脂县财务委员会主任。1941年后任米脂县参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届参议会召开,讨论如何克服边区财政经济困难问题,民主人士李鼎铭、姬伯雄等11人联合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提案。毛泽东在审阅参议会文件时,读到了这个提案,引起了他极大的重视,立即把它一字一句地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批注道:“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那次参议会上,关于这个提案讨论很热烈,最终以165票(出席大会的参议员共209名)的多数票表决通过,并建议“交政府速办”。中共中央于当年12月初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在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
在精兵方面,要求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整训,提高战斗力。在简政方面,要求抗日根据地切实整顿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反对官僚主义。中共中央要求各级机关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上,各级领导人员必须下到基层,了解情况,总结经验。
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史专家米世同、延安大学党史学院院长高尚斌等认为,“精兵简政”政策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战胜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共产党虚心听取建议,与党外人士合作的典范。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