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6-21
6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站首页不断闪现出一位满头银发、面带微笑的女性形象,头条新闻用醒目字体向世人宣告着一条让人痛心的消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何泽慧在京逝世”。这位生前曾受到温家宝总理多次探望的著名女科学家于6月20日7时39分停止了呼吸,享年97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6月26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被誉为“中国居里夫妇”
何泽慧院士和丈夫钱三强院士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她于1914年出生于苏州,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了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获得工程博士学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何泽慧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于1943年开始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她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1946年春天,她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而且是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1948年夏,何泽慧与钱三强一起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科研事业中。1955年初,中央决定大力发展原子能事业,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为开拓我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积极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
据了解何泽慧院士的人介绍,何院士一生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尊重客观事实,善于从实验现象中捕捉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她一贯倡导尽量利用简单的实验条件做出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并始终身体力行,形成自己科研工作的一个突出风格。
何院士一生勤勉,直到耄耋之年,仍然坚持全天上班。她满腔热情地培养、爱护和保护年轻人,在她带领和影响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为我国原子核科学和空间科学事业各个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在生活中,何院士个人生活极其简朴,平易谦虚,没有架子。她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苟且附和,她摒弃虚荣和风头,在荣誉面前始终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
25个字成就美好姻缘
在何泽慧院士的一生中,她与丈夫钱三强院士的美好姻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钱三强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1943年,正在德国从事研究工作的何泽慧开始与在巴黎留学的清华同学钱三强通信。钱三强比何泽慧大一岁,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钱玄同的次子,当年钱三强经居里夫妇推荐担任法国科学中心研究员。由于正值二战,德法两国是交战国,两国之间的信件不能封口,且只限于25个法文单词,俩人就用每次25个字的容量鸿雁传书,随着通信越来越频繁,1945年,钱三强像写物理学论文那样向心仪已久的何泽慧发出了一封25字的求婚信:“经长期通信,向你提出求婚。如同意,我将等你一同回国,请回信。”不久,何泽慧的回信收到,信中也是25个单词:“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1946年,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春天,何泽慧携带一只小箱子来到巴黎,与钱三强举行婚礼,1948年夏,他们抱着刚满6个月的女儿登上东去的客轮踏上归国的旅程。
本报记者蔡文清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