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7-30
在改革开放后不少中国人移民取得外国国籍时,人们也应知道当年曾有一个美国人来华参加革命斗争并取得中国国籍,并在现代史册上留下了英名,他就是被毛泽东誉为“完全的中国人”的马海德。他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1936年,同斯诺一起到达陕北,并留下来参加了红军。以后,马海德几十年如一日地热忱工作,成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开拓者,可以说是与白求恩齐名的共产主义战士。
结识史沫特莱进苏区
按回民习惯改姓“马”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父亲是迁居美国的黎巴嫩后裔,本人1910年出生于纽约州布法罗市。作为当时深受歧视的中东移民家庭后裔的马海德,从小在贫困中长大,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有痛切感受,为此想以慈善主义去帮助受压迫的穷苦大众。他靠勤工俭学从北卡罗来纳大学毕业,又考上了世界有名的日内瓦医科大学。1933年毕业时获医学博士学位。当时他听说亚洲有一个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便于同年来到上海。
乔治·海德姆来到上海后,曾以很低廉的收费为穷苦人看病,但发现医生一天只能治疗十个、百个患者,社会制度却成千上万地制造着病人、乞丐,而这是一个医生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社会结构。于是,他便与一些思想进步的外国人如路易·艾黎等组成了马列主义小组,所开的诊所也常常成为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联络、开会的地方。
在上海时,乔治·海德姆结识了美国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通过她了解到中国有一片代表光明的红色区域,便向宋庆龄谈了想去一看的愿望。1936年春,宋庆龄将这位美国朋友请到家中,告诉他中共中央同意美国记者斯诺前去陕北采访,并希望有一名医生同行。乔治·海德姆马上收拾行装,于6月间同斯诺一起用毛驴驮着摄影机和药品到达东北军控制的延安,接着进入苏区。
到达陕北后,乔治·海德姆同红军一起深入回民区,发现回民姓马的人很多,“十个回回九个马”。他为了同回族兄弟交知心朋友,也让中国人熟悉自己,便根据本名“海德姆”在阿拉伯文中的骏马之意,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姓氏“马”,此后“马大夫”就闻名于延安乃至各个解放区。
参加红军光荣入党
三年诊治四万人次
1936年6月至7月间,在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县城(今志丹县)的窑洞里,毛泽东连续几天向斯诺讲述自身的经历,马海德也在旁边听并参加了谈话,心灵上受到震撼。接着,他又与周恩来终日相处,感到这些革命领导人身上有非凡的魅力,就此同斯诺一样都觉得自己在感情上也成为国民党咒骂的“赤匪”中的一员。斯诺为了对外报道苏区情况而恋恋不舍地离开,马海德却决心留下来并得到毛泽东批准。
马海德留在陕北后,很快随红一方面军前往迎接在长征途中的第二、四方面军,沿途救治伤病员。1937年1月他回到延安,一边紧张地投入诊疗工作,一边作调查研究,随后写出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改进苏区医疗事业的建议。毛泽东很欣赏这份报告,正式任命他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马海德从此正式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名成员。1937年2月,马海德经申请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兴奋地说:“从此,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人置身于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之中,我感到极大的愉快。”
1938年,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了保卫中国大同盟,马海德经常向该同盟报告陕甘宁边区的情况,通过宋庆龄向海外呼吁,为陕甘宁边区争取到了许多急需的医疗器材和药品。马海德还接待了到延安的白求恩、柯棣华、巴苏等外国医生,并协助他们去抗日根据地工作。马海德的忘我工作精神,在当年的根据地也广为传颂。据统计,仅在1944年到1947年间,马海德就诊治伤病员4万余人次,受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多次奖励。
补白
被康生怀疑为“特嫌”屡受歧视
邓小平感慨其“50年,不容易”
马海德在中国几十年任劳任怨,却最难忍受别人无端猜疑,他曾说过:“不被自己人信任,世上没有比这更难受的事了。”1943年延安审干时,主管防奸反特的中央社会部长康生,认为一个外国人放弃舒适生活跑到根据地来受苦,很可能是特务,把马海德也列入被“抢救”即审查之列,虽查不出问题却未解除怀疑。
1946年马海德乘军调部的飞机从延安到北平时,他想了解自己故乡美国的情况,与同机上的美国人有过较长时间的谈话。这件事被随行的人汇报上去,此后又成为“特嫌”的依据。解放后的多年间,他在政治上受到歧视,一些听报告、看文件的政治待遇都没有。有的老同志为此感到很气愤:“怎么能这样对待人家?他可是1936年就到陕北参加革命的老红军、老干部!”有些熟人向马海德建议,可以通过老关系向毛主席、周总理反映一下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对待。马海德却认为领袖日理万机,不好因个人之事打扰。一次毛泽东会见斯诺时专门请他作陪,并询问近况如何,马海德仅仅谈了工作上的问题,只字未提个人委屈。
粉碎“四人帮”之后,马海德才卸掉了多年的历史包袱。1983年,邓小平参加了庆祝马海德来华工作50周年大会,并紧握他的手说:“50年,不容易啊!”多少情谊都凝聚在这一句话中,使他感到最大的温暖。
阻止国民党水淹解放区阴谋
开国大典当天加入中国国籍
自从到陕北投身革命队伍后,马海德便决心把自己根植于中国土地上,他于1940年与以美貌著称于延安的鲁艺女学员周苏菲结婚,建立了美满家庭。他还积极参加政治斗争,曾帮助新华社创立了英文部,经常为当时中央出版的对外宣传刊物《中国通讯》撰写稿件。1946年他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了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小组,以熟悉英语和了解美国情况的优势,同美方交涉时提出了不少入情入理的主张,并在黄河复道堵口问题上争取到国际同情,阻止了国民党实施水淹解放区的阴谋。
1949年10月1日,马海德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在这光辉的一天,周恩来亲自在他的中国籍证明书上签字,使马海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有外国血统的公民。几天后,毛泽东又将他一家人请到中南海专门设宴招待,并特意说:“祝贺你呀!原来你算是我们中国的女婿,现在你入籍了,就是完全的中国人了!”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随后又担任了皮肤病性病研究所顾问和副所长。解放初期,卫生部为照顾在华的外国医生,给每人都增加了一份高额工资,也通知马海德去领取,得到的回答却是:“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专家!”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