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10-22
中国第一次核爆背后牺牲了多少人
50年前的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震惊世界。在这之前,地质人员为找到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铀,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55年3月,一支秘密队伍进驻了湖南省长沙市窑岭的一座楼房。今年已84岁的王学曾就是当年在这个神秘大楼里活动的人。刚刚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这里,自己也不清楚具体要干什么,“当时我们叫309队,全称是中央地质部309队”。这支秘密队伍的性质、任务据说只有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一个人知道。经苏联专家培训,8月30日晚,309队分成两个分队分赴广西贺县和湖南宜章进行普查。现年77岁的陈金陵被安排在宜章的2分队,“只知道是找矿,但是找什么矿不知道”。
陈金陵每天和队友们拿着仪器在山中穿行,以250平方米为单位进行网格化搜寻。那时的大山基本是原生状态,搜寻的艰难可想而知。直到1955年10月15日晚,在郴县(今郴州市苏仙区)马坡岭金银寨,队长向全体队员宣布:我们找到了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矿!队员们这才知道,原来他们这么久的工作是为了找这个!
数据显示,1955年至1960年,我国相继建立了9个找铀矿地质队伍,向国家提交了12个铀矿床。
苏联专家提出,只有达到500吨以上的矿石才够规模建立矿山,进而进一步提炼。为尽快采到500吨铀矿石,309队开展了全方位的攻关。在地面100米以下采矿坑道里作业的一线工人除了要面对高温,还要面对凿槽取样和采矿形成的灰尘。铀是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辐射危害性极大。而在当时,出于保密考虑,这些知识都秘而不宣;再加上缺乏适当的防护措施,上百人因此患上严重的矽肺病,有的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就倒下了。在今天的郴州市苏仙区有一座核工业系统的烈士陵园,长眠着74位第一批为采矿捐躯的勇士。全国范围内,数百名铀矿地质工作者牺牲在工作岗位,或因职业病献出生命。摘编自《快乐老人报》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