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清廉为官父子三文杰 深藏通江人未识--乾隆恩师李钟峨故居[评论]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5-03-11

 

清廉为官父子三文杰 深藏通江人未识--探访巴中市通江县乾隆的老师李钟峨故居

三李故居远景

  纪晓岚《四库全书》中写到:“人盖有古良吏之风,文堪与‘三苏’媲美”,称赞之人,即为通江的“三李”,康熙时期李蕃、其子李钟壁、李钟峨。父子三人和“三苏”相提并论,能得到纪晓岚如此高的称赞,可谓旷世奇才。

乾隆恩师李钟峨墓地远景

  带着无限的崇敬,我们驱车前往他们住处——巴中通江的老家。清澈的河水缓缓的流淌,碧绿的青山苍翠蜿蜒,山清水秀,相互环抱。汽车沿山而行,美景依窗而退。昨夜的春雨,洗去了天地的灰尘。今朝日光明丽,清风习习。也许是老天提示我们——拜访俗称“川东第一大文豪”的故居,不能带半点世俗的尘埃。

  为官为学 丰碑昭彰

  在通江县城,恰巧碰到兴隆乡王副乡长开会结束。一路同行,他递给我一份资料和一部文集。据史料记载,从清朝(1644—1911年)的267年间,通江共出举人27人,进士3人。三李家族就占举人8人,进士2人。

  李蕃,顺治十四年举人。康熙九年选任山东黄县(今龙口市)知县 。在黄县九年,他采取革陋习,安流民,均赋役,赈灾荒等措施,让黄县的经济得到空前繁荣。广施教化,移风易俗,慎刑罚,明德政,赢得百姓拥戴。因为官清正廉洁,不愿同流合污,于康熙十八年受诬入狱。于是,上万黄县百姓为李蕃鸣冤,跪伏狱门,酿成清史上空间绝后的“黄民哭狱”事件。后减罪流放山海关,两年后遇赦。康熙二十三年归故里,时年63岁。

  三百多年过去了,今天山东黄县的百姓还在传唱着“黄民哭狱”的故事,还在缅怀着这位四川的清官。在2013年7月1日四川日报社出版的《廉政瞭望》中,李蕃是巴中市唯一入选的古代清官。斯人虽已作古,历史却铭记住了这位清政勤明,造福一方百姓的清官。

  李蕃著述颇丰。尝主编《黄县志》、重修《通江县志》。所著《雪鸿堂文集》十八卷,被收入《四库全书》。其文集中《忆堂记》、《旱魃辨》、《黄志跋》、《镜说》、《陈胜论》等篇章,还被清末体仁阁大学士徐世昌选录入《清诗汇》。

  李钟壁,康熙二十六年举人。康熙四十四年夏选授广西平南县令。在任上,他大力发展教育,康熙四十六年建平南义学,让贫困学子免费入学,深得民众爱戴。因当地匪患严重,曾多次只身前往匪穴,劝其革心洗面,重新做人。盗匪头目渠某,深深被李钟壁的仁德和胆识所折服。遂解散众部,顺为良民。解决了朝庭的盗匪难题。康熙五十一年升任刑部督捕、清史司主事,皇上例授承德郎,赠父母同官阶,御赐麒麟。因才华出众,遭个别官吏嫉妒,再步父亲前车之鉴,后称疾还告乡里。

李钟壁精通韵律,善作诗词,一生作诗词千余首,广为后人吟颂,其著作《燕喜堂》流芳百世。

  李钟峨,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康熙五十六年任提督福建省学政。雍正元年五月,升翰林院侍讲。七月,升右庶子掌坊兼翰林院侍讲。九月转左庶子掌坊,兼翰林院侍读,兼日讲起居注官(教乾隆太子)。十一月,钦点广西乡试正主考,诰授中宪大夫。雍正二年转大常寺少卿。

  李钟峨喜爱诗词,长于赋律。曾任《二朝实录》、《方舆路程》、《国史》、《分韵近体唐诗》、《一统志》等各馆篡修官。主编《盛京志》、《保宁府志》、《通江县志》 。所著《垂云亭》和其兄《燕喜堂》,一并被山东巡抚采进,选入《四库全书·集部》。

  家传书香,世袭文道。三百年后,三李后裔李亚烈、李猛烈,对祖先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于2012年6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雪鸿堂文集校注》。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南大学的教授纷纷作序推介。当笔者捧着这部厚厚的文集时,撩起浩然无边的怀想,似乎看见一门三父子,且歌且行的身影——时而感叹天下苍生,时而啸歌山林,时而临江赋诗,时而抒慷慨之志。一部厚重的文集,续文化传承,得智慧延展,书香连绵,慧泽子孙后代。

  父子三人都以德为官。上对君王忠心仁德,下对百姓清廉仁爱。他们都重视教育,广办学校,启民智慧。这是饱读诗书的士子之举,更是家风兴教的传承,怎能不让人萧然起敬。

  高尚的人格,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以文字显现出生命的芬芳。穿过历史的尘封,总希望在字里行间触摸到你们的精魂,在山水之间寻觅到你们的风骨。

  清朝时期,在这荒野的大山深处,居然会有这么多的举人进士从一个闭塞的村落走出,让人惊异。是什么积淀了如此厚重的文化?是什么让一个个士子突破了山的重围?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随着乡长实地专访,走进了这片宁静的净土。

  古木掩映 碑林完好

  我们来到三李原生地兴隆乡紫荆村后,汽车在半山腰不能前行。下车后,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半个小时的山路,刚到老支书家,就被老村家的建筑吸引住了。二层楼的吊脚楼房子,全用碎石片砌垒而成。大大小小的石片均匀排列,没有泥土和水泥的粘合,全靠工匠就地取材。精准选石,平整堆垒,成了名副其实的“石屋”。外观光滑整齐,结实坚固,屋内冬暖夏凉,真是藏智于民呀!

  在老支书的带领下,穿越茂密的松林。松涛阵阵,似在诉说那悠久的历史。翻过四座小山,三条溪沟,一小时多的路程,到了“五龙山”。

  初到李钟峨的墓前,便被宏伟的墓地建筑震撼。高耸的墓碑,像一柄坚实的长剑直插云霄。精美的图案雕纹着碑身,两条长龙盘旋而上,十分壮观。在古代,墓碑一般禁用龙凤图案,除非皇帝恩许方可造作,此足见其墓主人身份的显赫。圆形墓主体,皆用方形石条砌垒,整齐而雄伟。

  老支书为他献上鲜花,默默地抚摸着墓碑。他说:“我每次来都要为他采点山花,这是乾隆皇帝的老师啊。他太孤独了,山花能带给他一些快乐。”青山埋忠骨,一代文豪,感动着目不识丁的老村长。这是对文化的敬仰。

  顺山而下,一本巨大石书翻开的山形呈现在眼前。层层岩石叠垒,扉页清晰,轮廓分明。老村长说:“这里叫万卷书,李蕃埋在这里。”李公生前饱读诗书,死后还要躺在这书山之下,足见一个文人对书的钟情。

  两棵高大的紫荆树,枝繁叶茂,光滑的树杆,已经二三百年的风雨侵蚀,至今坚韧挺拔。紫荆村的命名,源于这两棵树。左右各一棵,枝叶交错,掩映着李蕃之墓。墓上刻着三爪龙,雕工精湛,怒目腾飞,栩栩如生。碑上“潘刘政绩垂山左,秦汉文章重诺阳。”一副对联吸引了大家,细看碑文,两侧都布满蝇虫小字。字迹清晰,楷书端庄,保存完好。原来是康熙年间礼部尚书许汝霖先生所写。

  来到李钟壁的墓前,一棵巨大的红豆杉树,像一把伞撑开。红豆杉树是珍贵的稀有物种,却在李钟壁的墓前,无惧风雨地生长着。李钟壁的墓碑和其夫人的墓碑,相对而立。李猛烈(十一代孙)为我们讲解着为了避讳,祖先们把“壼范常新”和“木丽沙明”夫妇二人的碑帽故意错放,还把“明”字中的“日”写成“目”。墓碑的构造似还在向我们讲述着封建王朝那一段礼法甚严、大兴文字狱的历史。

  一门三父子的墓碑保存得如此完整,经历二三百年风吹雨打,经历文革时代变迁,遗留下来这些深具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书法价值的碑群,仍能完好无损地呈现于世人面前,实得益于崇山峻岭的深藏,参天树木的遮掩,李家子嗣后人的保护。

  举人宅院 气势恢宏

  三李故居,虽年久失修,有些垮塌,但仍能清晰见到当年恢弘的气势。由正房、左右厢房,倒座房构成的二个四合院,中间有宽敞的厅堂相连。粗壮的柱子,雕花的窗格,厚实的门板,房梁的彩雕,反映出三李身份的显赫和文化考究。

  驻足其间,似乎仍能隐隐听到悠远的吟诗赋词遗韵,听到士子们在此指点江河、谈论治国安邦之策的雅音。青石条砌成的宽敞甬道上,能并排三四个人闲游畅谈。仿佛又看见峨冠博带,往来穿梭,繁忙的身影。

  在庭院的右侧,有李蕃自名“翠云居”的书屋。书屋保存完好,匾额却已失落。何为“翠云居”?随行的李猛烈说道:“此地原来松柏茂密,横松强柏,形如飞龙恕虬,状如翠云。我小时候,能看见这里有三四人合抱的古柏。后在文革时,被人砍伐,现在就剩下这全县最大的黄梁树了。”

  说到此处,我们不由得对这棵粗壮的黄梁树顿生敬意。它躲过无数次的劫难,见证历史沧桑。至今枝深叶茂,顽强地生长着。当地村民告诉我们,每到春天开花时,红花锦团,像一把燃烧的火炬。眼下正落蕊满地,大约刚刚开过。

  门前的一对石狮,现在只剩下一只,怒目圆睁,遥望远方,三百多年来一直风雨守候。李猛烈不禁悲从中来,随口吟起祖上李蕃的《翠云居》诗:“竹青青,柏森森,我家有居号翠云,闲来时在云中坐,闷来时在云中卧,野老吞声成独笑,谁知天外都看破。”

  故居的东面,是一大片稻田。明汪汪的田里,一群鸭子悠闲寻觅着食物。一老农正赶着一头老黄牛,辛勤的耕种着水田。吆喝声像大山的音乐,脆响在空旷而寂寞的山腰。

  “这是先祖当年为救济穷人的60多亩田地,不收一分文租金,让他们自己耕种。人们为感谢祖辈的恩德,牢记这一善举,至今大家把这里都叫‘济田坝’”李猛烈说。

  三李故居的下面是翰藻院。要参观翰藻院,首先要经过一座石桥,取名为“古柏桥”。这是一块厚约50厘米,长约2米的整块石板。旁边刻着“乾隆丙戍孟秋”的文字。老支书说:“这是李钟峨告老回家,皇帝专门为他出资修建的。为保留这块石桥,农村公路修建时,我们费了很大力气绕道而行。”

  步行十余步,有一小碑立于路旁。上面刻着:“天地何大,吾身何小,一二十万年大小都难保。惟我公之贻谋,燕翼同乾坤以不老。”由于急切的想参观翰藻院,未能细看是谁留下的豪迈章句。文化的碎片俯拾即是。

  沿着农田的田埂而上,一块大型的马状石块屹立。鬓毛纷飞,细纹可见,蹄疾飞驰的形状。老支书说:“我们叫它马鞍石”。接着有几块大小石头,形如鲤鱼,沿路散落。有的像是抬头顺水而下,有的像是低头迎波而跃,姿态各异。全村人称是“鲤鱼跃龙门”。

  来到翰藻院门前,李猛烈介绍,这院是三李后裔李夏、李乔等人修建,李其纲扩建而成,是目前通江县境内保存最完整的“进士第”和“举人宅”。距今虽有220多年了,但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精雕细刻,无不体现“仕者风范。”

  门前有一个约1米高的两个方形大石墩,墩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八角样式,已打磨光滑。老支书说:“他看见过这上面原有3丈6高的木桅杆,形状如笔,桅杆上各置二个精致的斗,我们称为‘笔架’。在文革时,两个桅杆做了全村的毛主席语录的木板。”

  一个古老宏大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左边是文昌阁,右边是魁门。顺着文昌阁的石阶而上,有一个平台,据说是“递帖台”。远方来的客人文帖在此登记并禀报主人。门前有二个石鼓,左右各一个,是供守门人用的。经过厅堂,有一条小长廊连接到魁门,穿过层层厅堂,经过八扇门才能来到正室。正室宽敞明亮,门窗雕刻着神态各异的图案。正室的最里边隐藏着一个小屋,摆放着立式的壁柜,上有密密麻麻的小格子。李猛烈说:“这里以前供奉着我们李家祖先的牌位,在文革时遭到破坏。”这个小屋的顶上还有一个小阁楼,其左边有一个小的暗门直通阁楼,据说,这里是专门用存放皇帝的赐品和臣子间往来的重要礼品。

  九重门的庭院,左右各是一排排密集的厢房和书房。厢庑游廊,轩峻壮丽,庞大的建筑群,宏大的气势,保存完好,似乎看见当年人烟繁盛,络绎不绝的人群,穿梭其间。

  进士第相连的举人宅,从魁门进,过厅堂,到达正 室。因风雨摧残,厅堂垮塌严重,但从石阶上仍能想象出当年建筑的宏伟壮观。正室厚重的门上雕刻着两朵大花,花瓣密叠,轮廓分明,刀法之娴熟,叹为观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进士第和举人宅,两宅相连,构成一个庞大的清代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座落在太阳石和月亮石之间,太阳石和月亮石本像同一整块石头,从中间劈开,左右各执一块,在同一直线上,两石都向中间做环抱状。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太阳石上长满了苔藓,但中间显露出一个光秃的圆形,老支书告诉笔者,在他60多年的记忆中,这块光秃的地方从来没有长过什么植被。月亮石像半圆的月亮,横卧在右边,故名月亮石。

  在院宅的两旁各有一口水井,清澈的井水从两旁缓缓的向外流淌,井上已经找不到任何文字记载,不知始建于何年,但它至今仍滋养着三李的后裔。大家知道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翰藻院的左旁,有一条曲折幽静的小路。沿小路而行,过小溪,来到“龙吟洞”。洞外松竹掩映,花香四溢,鸟鸣林静。洞口雕刻着“龙吟洞”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入石三分,似龙马腾飞之状。其旁刻有小诗:“图书光说筑,雾卷连峰现,岩开石镜明,飞旌释尹犁”。落款为:“万历丁酉秋,明学士乾奄题”。文字漫灭,但仍清晰可见。

  缓步洞内,高三丈,宽二丈有余,可容十余人。空气清新,内有诸多石刻“良弼天储”、“金榜标名”等,大量的文字布满石洞,真成了天然的图书馆。

  “这是李蕃当年读书之洞,后代读书人都蜂涌到洞中读书。至今,村里还流传着‘石岩洞里出举人,不到石洞书难成’的谚语”,老支书说。

  尽管岁月沧桑,豪屋褪出了昔日的繁华,可历史留下的雪泥鸿爪,还是让我们对三李家族的兴衰产生无限遐想。8位举人2位进士,从这里走向皇宫大院,庞大的建筑群,在告诉封建王朝里,房屋主人地位的显赫,而如今却寂静冷落的存封在这大山深处。

  茶道梅园 寄情逸志

  弹琴阅古画,茶道引文思,茶和文人自古结下不解之缘。茶是文人生活中的一件韵事,一大乐趣。墨客知茶,借茶抒志。行走在三李的故乡,随处可见采茶的农妇,嬉戏在茶丛中的小孩,葱绿的茶树,覆盖着层层梯田,遮荫着堂前屋后。茶已深深的融入了这个村落,影响着这个村落人们的生活。

  “我们这里种茶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茶是三李带回我们家乡的财富。”王副乡长说,“李蕃从安徽芜湖(1684年)带回的绿茶种,和李钟壁从广西贵港覃塘采回的绿茶杂交而成,品种优良。我们这里日照特别长,名为“太阳湾”。这方圆五百余亩,全是茶叶,整个兴隆乡所产茶叶均为三李贡茶品系。”

  据记载,康熙甲午年(1714)秋,李钟峨儿子李昱、李丙前往北京。李钟壁特地采了三斤上好初秋绿茶,让其带到京城。李钟峨见茶叶虽系秋茶,但色、香、味、形俱优,故让老师李光地(时任文渊阁大学生)品尝。李光地赞其茶:“品后爽口润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并建议送皇上品尝。康熙品后,龙颜大悦,连口称赞:“此茶只应仙境有,人间哪得有此茗。”李钟峨禀报皇上称:“此茶乃产自臣故里太阳湾,系我父兄将四川、安徽、广西三省绿茶混种而成。因山好、水好、地理环境优越和阳光充足,故幸得此茶。”康熙听后甚是欢喜:“难得李爱卿及家人一片真心,此茶就以三李命名,日后广为推广,以益百姓身心。”

  自此,1715年就诞生了以“三李”命名的贡茶。自1716年开始,三李家乡通江就大规模栽种“三李贡茶”。每年茶果成熟时,整个川东北地区都有人前往三李故乡采摘茶种。如今,这里已经建立起茶叶生产基地,把茶叶深加工后,远销国内外。

  来到李蕃梅园,远处就能看见一块巨大的天然石板,长约60米,宽约50米,镶嵌在这碧山绿水间。石面上醒目雕刻着“李蕃梅图”四个大字,行楷流畅,似龙蛇游动。在这苍山翠林间,远眺山脊,一片莽莽苍苍的梅林,横无际涯。

  “我们这里现有千亩梅林,都是康熙二十三年李蕃被诬回家,从安徽芜湖带回的青梅种。”老支书指着那一片苍翠茂密的梅林说,“这是李蕃最早种的二十余亩,现在看到的都是老树旁的新枝。梅树时间久远,会自动枯死,但其旁易发小枝,其果易发新苗,成熟后的果子,满山散落,入泥即发芽生根。”

  他俯下身子,扒开树枝,果然粗壮的树桩露出,这难道不正是李公人生的真实写照吗?

  一树凋零万木春。退隐于大山深处,培养更多的举人进士,为国建功立业。

  老支书说:“当隆冬时,梅花开放,整个山都开满红、白、粉的梅花。”

  我能遥想出三百年前,每当腊风初度之时,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玉蕊怒放,李公缓步梅林下,一边端着青梅酒赏梅,一边吟唱着“梅仙曾住碧霄间,踏步寻花自往还。玉帝怕遭蜂蝶近,故堆霜雪满溪山”。“林下轻风一老人,梅花满院不为贫,将花细嚼寻花味,懒向枝头去觅春”诗句,怡然自得的情境。

  李蕃除了植梅、赏梅,于1692年在梅园下700米处修建了煮青梅酒的作坊,现在这一地名叫作坊沟。苏东坡曾说:“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爱梅赏梅品梅酒,是李公高雅的文人气节,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清官品质。

  而如今,满山青梅,零落成泥,悄无声息。几十吨的青梅自生自落,一笔可观的财富因缺乏交通默默消失。

  夕阳西沉,我们行走在文化的脉搏里,一路激动和感叹。激动于大山为我们保存下了这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依稀看见三百年前的文明。同时,我们感叹风花雪雨,自然流变,大山阻挡了文化传播的步伐。今天,我们新一代人又当如何承接文化发展?难道真要让文明隔膜于现代发展吗?难道继续让文明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地湮灭吗?(蔡阳宗 王安现)

     [注:网编对该文章局部文字和标点符号略有改动。]

    [中国网]

巴人论评:有感乾隆恩师李钟峨故里

  江山代谢天人演,李氏梅园别有鲜。欲教乾隆尧舜上,谁知气数百三年。翰林茶色如春水,雅墨醇香似蕙兰。古井不因朝替换,濯肠洁净醉清甜。(巴人 2015.03.11)

 

相关报道

成名康乾盛世的翰林——李钟峨奇谈

    李翰林名钟峨(1661年~1749年),字雪源,号之麓,通江县九浴溪(今兴隆乡一村)人。清朝初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举、四十五年(1706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升编修、检讨,随之任福建和广西学政,充殿试阅卷官,随任皇太孙(后来的太子)侍读、侍讲,升左庶子、右庶子(太子属官),授中宪大夫,雍正五年(1727年)任太常寺少卿(掌管宗庙礼仪兼选试博士),位列九卿。同时任过史官,编修《三朝实录》、《国史》、《一统志》;退休后主编过《盛京志》、《保宁府志》、《通江县志》,一生著作甚多。

    由于李翰林为官清正,文学造诣很深,是清初有名人物,在巴中一带,尤其是通江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十年寒窗,一朝成名

    李钟峨,兄弟排行第二,自幼多病,6岁时还不能行走,所以他的父亲李蕃到山东黄县任知县时,只携其哥李钟壁随任读书,而把他留在家中私塾读书。

    李钟峨家乡有个玉辉洞,当地名儒马龙吟在那里设馆。马龙吟在洞内墙壁上写了副对联:“物外洞天,琼橘由来光神马;云间仙窟,风云会合起人龙。”希望学子刻苦学习,将来成为“神马”、“人龙”。

    李钟峨虽然多病体弱,而且发蒙又晚,11岁才入学,但他聪明好学,学习进步很快。一次课余,李钟峨骑着竹马玩耍,马老师意欲试试李钟峨的才智,随口出题:“小孩骑竹马”;要钟峨作对。钟峨见洞旁有一株桂花树,便随口对出:“先生赏桂花”。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钟峨发愤攻读之时,家中突遭横祸,先是遭一场大火,把家烧得一贫如洗;接着他的父亲因为官清正,结怨上司和豪强,被诬而下狱,虽得营救,仍含冤而死。这两件事发生,几乎使李钟峨停学,想到父亲的冤死,深感“清官难当”,于是下定决心,获取功名,将来当一个清官,为父洗雪冤屈。自此,便“且耕且读”。

    李钟峨已是18岁了,他白天下地耕种,或为人帮工,筹集资金,晚上,就手不释卷读书写文章。马老师也主动不要“束脩”(老师的报酬)相辅。就在他18岁时,他父亲的旧友、井研县雷进士将女儿嫁给钟峨。雷氏是千金小姐,不但有文才,而且非常贤淑。她和钟峨结婚那天,一帮学友拦着洞房要李钟峨以新婚为题作诗,不然就不准进洞房。李不慌不忙随口吟道:

    诸君何以苦相激,百载难逢这一朝。

    织女早在河边等,快放牛郎渡鹊桥!

    众学友喝彩:“咏得好,咏得好!”当即就让李钟峨入了洞房。

    如说雷氏贤淑,乡间也流传说她:“春夜伴读,讲五经之义;雪朗吟咏,发诗词之微。”鼓励和督促钟峨刻苦用功。有一次,钟峨同学约他外出办事,回家之后,没有读几个时辰,心不在焉不顾下雨又要出去。雷氏便咏诗劝阻:

    黑云如盖雨如丝,携手阳关唱别离。

    叫声郎君行不得,此情唯有鹧鸪知!

    钟峨听后,知妻真情,为感激而和诗一首:

    黑云如盖雨如丝,难阻夫妻暂别离。

    叫声鹧鸪明大义,先国后家理应知!

    李钟峨虽然遇到许多困难,但他茹苦含辛,在老师的善导下、兄长热情支持下、贤妻帮助下,诗词歌赋门门精通,所以后来能考中进士入翰林院。

    受宠康熙,侍读乾隆

    由于李钟峨才华出众,应对敏捷,深受康熙皇帝赏识,若皇帝出游,每被召去作陪。一次,康熙出游在钟峨陪同下来到河边,见船夫在舱里舀水,便口出一联:“船漏漏满,桶漏漏干”;吟后便要李翰林应联,李钟峨稍加思索对道:“灯吹吹熄,火吹吹燃”。

    行不几步,康熙见沙堆一只白鹤在跑,马上又出对:“白鹤探沙,两行‘人’字”;李翰林见河里一条红蛇游来,随即对道:“赤蛇过河,一路‘之’文。”

    再前行见一个挑夫,挑得很重,康熙出联语:“人轻担重轻挑重”;李翰林对答道:“脚短路长短走长”。

    这时有七只鸭子在河里游泳,康熙说联道:“七鸭浮七江,数数数,三双一只”;李马上对道:“尺蛇入尺洞,量量量,九寸十分”。

    康熙出对,李翰林总是对答如流,而且对仗工整典雅,康熙既高兴又叹服,便让李翰林做皇孙弘历的侍读。

    李翰林秉性刚直,明知皇孙将来要当皇帝,也不阿谀奉承。他先任侍读,后任侍讲,在侍读之时,对乾隆也和其他学生一样,严格要求,如果书背不得,讲不来,一样受罚———或跪或挨板子。

    一次乾隆贪玩,书未读熟,背不得,于是李翰林叫他跪着读。正好遇着康熙巡视东宫,见乾隆跪着,内心爱怜,便伸手去拉乾隆起来,并说:“读也是君,不读也是君,何必在此受罚。”李翰林并不曲意逢迎和唯唯诺诺,立即开口申辩道:“读者是生,讲者是师,臣不敢苟同。臣以为:读者是尧舜之君,不读者是桀纣之君。”康熙听后,心里一惊,暗自思量,李翰林讲得非常有理,而且也透出他忠君爱国和个人的高贵品质与人格,反怒为喜,正色对乾隆递个眼色,要他继续跪读,然后对李翰林一笑便离开东宫。

    山茶诗作,规劝康熙

    古代巴渠地区即以产茶闻名于世。唐、宋时,通江“乐村茶”名列蜀中八大名茶之一。明朝洪武年间,于本邑设仓储茶,解陕边易马。明朝成化以来,充赏进贡,远销蒙、藏。清翰林李钟峨向康熙进献巴东名茶“真香茗”,因名翰林茶。

    唐高祖武德年间,通江置为壁州,领有巴东县,治今通江县洪口乡永安坝。《述异记》云:“真香茗出巴东县,色白如蔷薇,煎服人不眠,能诵不忘。”在早期的道教中,把茶叶视为灵异瑞草,久服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耳聪目明,而且可以身轻如燕,羽化登仙。《蜀中名胜记》说,旧传张道陵七世孙刺集州,在通江公山服茶成仙,故山的绝顶有张康侯庙。在巴东洪口兆元山亦流传着“赵颜求寿”的故事。

    兆元山,原名赵颜山。赵颜,三国时人,因服茶增寿而见诸史籍。据称赵颜崇信张氏五斗米道。传说少年赵颜在今兆元山香石板见二仙人弈棋,于是他手提清酒,头顶肉食,跪在香石板上,求仙人增福增寿。仙人下完棋,喝了酒,吃完肉,便赐他茶果五粒,并授以种茶和饮用方法。赵颜接过茶果,植株在香石板,不到三年便长成五棵茶树,果然枝叶繁茂,异香扑鼻。赵颜常饮此茶,精神焕发,活了99岁。尽管这似乎是神话般的故事,不可全信,但从中或许可探索出道家传播种茶的奥秘。

    李钟峨授翰林院编修后,经常与康熙皇帝打交道。他将巴东名茶当做贡品,进献给康熙皇帝,并作《山茶诗》云:“万林老空山,花开绿萼间。素妆风雪里,不作少年颜。”意在规劝康熙破除迷信,不学少年赵颜求寿,只要多饮此茶便能长寿。康熙读了《山茶诗》,听了“赵颜求寿”的故事,便将茶茗沏于茶缸,果然满室生香,叶尖向上,颇有朝王见驾之意,龙颜大悦,遂赐名“真香茗”,俗称翰林茶。此后翰林茶被列为贡品,专供帝王饮用。可见康熙、乾隆寿数较高都是有些故事来历的。

    主考福广,才惊东南

    康熙皇帝赏识李翰林的才学和气节,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会试时,李翰林被钦点任同考阅卷官,随后放到福建和广西两度任学政,担任了两省的主考官。

    李翰林56岁时出任福建学政。福建地处沿海,商业发达,人民富裕,崇尚文风,人才广出。到任后,李翰林常外出观赏民风。一日,李钟峨出游,路过闽江渡时,船上行客满坐,船工不开船。原来是船夫打赌对对子,上联是:“一串均无鳞,鳅短鳝长鳗有耳”;没人对得上,有人说:“这对子太难,恐怕连那个主考官李钟峨,也对不上。”书童上前争辩,李翰林制止,意欲属对,却一时对不上,突然看见河中龟鳖与螃蟹,触动灵感,朗声说:“三只皆有壳,鳖大龟小蟹无头”。船夫点头,分文不收,让客人高高兴兴地过了河。

    李翰林初到福建主考,当第一场考试进场时,考生们闹闹嚷嚷,很不严肃,有一个考生竟然出了对子交给李翰林。那对子是:“黄河九曲弯,水滚滚,浪翻翻,大宗师何地而来?”讥讽四川人,认为四川不出才子。而“大宗师”三字本来是主考官的尊称,但“大宗师”三字与“啥东西”谐音。李翰林看后,不惊不诧答道:“巫山十二峰,云暗暗,雾蒙蒙,老仙人从天而降!”当考生尝到他的厉害后,一个个规规矩矩进了考场。

    李翰林在福建任学政,力扫科场舞弊之风,深受学界称赞,政绩显著。为了纪念李钟峨,福州市建立了诺水书院,在《福建省学政李钟峨肖像诺水书院序》中高度称颂。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翰林出任广西学政,负责主考。

    当时,天下刚刚平定,南方反清复明势力才被制服,不满清朝统治人士大量存在,极其蔑视满清没有文化渊源和才学。因此,来参考的生员都很狂傲,根本不把四川出身的主考官放在眼里,言行极不尊重,此很不符合朝廷对读书人的要求。生民渴求安居乐业日久,国家必须统一,天下纷争必须停止。李翰林身兼使命,决定先煞煞这些狂傲读书人的锐气。

    临考试那天,李钟峨令人在考场门口挂了一把尺子、一把剪刀、一个灰线包,很多考生都没引起注意,一直坐着等出题。但也有考生机警,见主考官不出题就知道门上挂的东西,暗示考题是“三才者”,按题做了文章。很多考生不知题而交了白卷。

    第二天再考,考场前站着三个剃着光头的小孩子,示意题是“三光者”,这天又有一些考生莫名其妙地交了白卷。

    第三天,他叫一个小书童,背着小鼓遍街打,临到考试时又不见出考题。又有一些考生不明白考题就是“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天又有不少考生交了白卷。

    三场考试结束,交白卷考生对李翰林不满,在他的府第门上出了一联:

    “四川老棕,头重脚轻根底浅”;李翰林出来看后,马上在旁批道:

    “桂林嫩笋,嘴尖皮薄腹中空”。

    一些考生看了,虽然不满,但也不得不服李翰林的学识。

    李翰林回京路过杭州时,很敬重苏东坡对西湖的治理。于是,当地官员带他到西湖游览。在游览中,大家来到了一处据传是苏东坡所提写“虫二”的石刻面前。长久以来,当地人一直无人知晓“虫二”何意。这时,有官员指正给李翰林寻求答案,李翰林见此即大呼“高妙”,并“好一个无边风月”“好一个无边风月”地夸赞起来,弄得一行官员不知所措。有人私下里请教他,才知“虫二”即为“无边风月”之意。在大陆简化字面世之前,“風月”去除外边笔画即为“虫二”。所以,在清代,四川“三李”几与“三苏”名号相媲,深为当时人敬佩。

    告假省亲,为民祈雨

    李翰林出任之前,深受父亲冤狱之苦,也很了解民间疾苦。所以,他为官之后,清正廉洁,世人有口皆碑。他在翰林院22年,深得皇帝的宠信。一年告假回乡省亲,康熙皇帝颁发诏书,令他沿途考查地方官吏政绩。

    李翰林回家省亲有许多传奇事。他向皇上请假时,皇上问李钟峨:“听说你们通江既出人才,风景名胜也很多,到底有些啥?”李翰林说:“石公对石婆,乌龟背大锣,狮象把水口,玉印塞江河。”

    皇上又问:“你所在之地如何?”李翰林就说:“马儿尖尖冒盒台,鹰龙脚下九里岩,平平坎坎转转石,白日滔滔随浪来。”

    皇上再问:“你们通江炮台有多高?”李翰林答道:“通江的炮台高如天,八尊千佛爬壁山,马岭千佛石牛嘴,十样景色牛角嵌。”

    李翰林皆以当地的地名嵌入诗句为答。随后的一番解释,引得深为康熙叹服。

    皇上再次问:“你离家多少年?是否思念家庭及老母?”翰林说:“我虽国事在身,但并没有忘记老母和妻子儿女。”

    最后皇上说:“我有一对你若能对起,准你回家探亲数月。”李翰林高兴地说:“谢皇上!”皇上出对:“十口心思,思父思母思故乡”;李翰林即刻对曰:“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皇上甚为高兴,准假数月让翰林回家探亲。

    他回到故乡通江时,由于连年灾荒,官府捐税苛重,民众贫苦,就连县府也深感手头拮据,上司往来难以应酬,所以李翰林回乡省亲苦于无力接待,县官急得在后堂失声大哭。

    李翰林回乡不事先声张,免除一切俗礼,在五马桥接官亭稍事休息,便直趋县衙大堂。不见刘知县的影子,心有不悦,提笔在大堂墙壁上题诗:

    一进西门望壁山,通江无人牛(刘)做官。

    虽然过了三冬九,谨防明年三月三。

    李翰林回到浴溪乡,问到民间疾苦时,乡民都说刘县令是个好官,与邻县相比,赋税还要轻一点,这次甘冒丢乌纱的危险,不愿搜刮民脂民膏奉迎上司。李翰林了解到刘知县不迎接的实情后,离乡之时亲自到县衙向刘知县赔礼道歉,还叫随从擦掉大堂上的讽刺诗。重新题道:

    一进通江望壁山,难得有个刘知县。

    清正廉洁口碑好,福庇百姓万家欢。

    回京后,如实向康熙皇帝作了举荐。不久,这位不阿权贵、为官清正的刘县令便升迁了。

    李翰林回京路过一县,消息传到胡知县耳里。他为了讨好李翰林,在城门张灯结彩,迎接李翰林。而李翰林获悉此情后,抄小巷而入,使这个胡知县大为扫兴。在接风宴席上胡知县吟道:

    有草读作苦,无草就读古。

    走路不依古,枉自费辛苦。

    李翰林听后知其用意,巧妙地答道:

    有竹就念管,无竹就念官。

    不怕父母管,就怕父母官。

    通江有个七水村原叫马家坝,因为这里的人都姓马,而今叫七水,也是李翰林省亲祈雨引发的。李翰林那次回乡省亲,正遇大旱,赤日炎炎,田土龟裂,满田的稻谷都枯焦欲燃。为了祈雨,乡民们有的耍水龙,有的烧山。李翰林听说诺水河的牛角嵌有龙王爷能私行云雨,他也赤着脚,头顶烈日步行到牛角嵌祈求龙王爷降雨。他到了牛角嵌,在洞中朝拜了龙王菩萨,正欲归家。突见一道士,身着素服,足蹬麻鞋,到了面前,问明李翰林的来意,便随手取出一个纸包送与李翰林,并嘱咐在路上千万不可打开,到家门口的大田时才能打开纸包。李翰林行至马家坝,奇热难当,疲劳不堪,便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来休息。对道士给他的那个纸包暗自生疑,心里想:“这东西有什么用?为什么不能在路上打开呢?定是那道士在骗我!”过了一会儿,觉得纸包里边有什么在蠕动,他再也抑制不住了,便打开纸包,见是七条蚯蚓。李翰林扑哧一笑,叹道:“这个捉弄人的道士!”手上一滑,蚯蚓早落到地上,七条蚯蚓浑身通红透亮,他觉得稀奇,等伸手去拿,蚯蚓已钻入泥土去了。正在纳闷之时,突然间从地下涌出了七股泉水来,清澈透明,甚是甘洌。李翰林叹悔,忙转身再去牛角嵌,却再也找不到那道士了。据传,那道士是小南海龙王,知道李翰林去求雨,受到感动,化成道士而来的。此事传出,远近人民都来这里取水饮用,引水灌田,自此年年丰收。马家坝的百姓为了纪念李翰林祈雨给这里带来的七股泉水,便把马家坝改叫“七水”。

    这七股水至今长流不断,冬暖夏凉,甘甜可口,过往行人都爱在这里饮水解渴。而今七水人,在这里办起了矿泉水公司,人们说,这是李翰林祈来的甘露。

    翰林致仕,帝赠石狮

    巴中城的李公祠又名狮子祠,里面放着一个雕琢工艺很高的石狮子,这就是当年李翰林赠送的。

    石狮子的来历是这样。乾隆太子是康熙皇帝的孙子,康熙特别喜爱他,李翰林在东宫教乾隆太子读书,康熙常来探视。

    东宫外面有对石狮,李翰林困倦了就骑在石狮子背上,让狮子的头顶着他的腰杆。一天,康熙又来,他见李翰林坐在石狮子背上沉思,就悄悄地走到背后一拍,问:“李爱卿,你爱我的石狮子吗?”李钟峨见是康熙皇帝,马上跪下说:“陛下之物,岂敢不爱?”康熙说:“爱卿,他日你归故里时,我将它送你。”李当即谢恩。

    后来李翰林年老回乡,朝廷便将这对石狮子送了他。一路上由各州县一站送一站。到了巴中时,巴中正在修建李家祠堂。李家全族都想要这石狮子,不好直接说要,就向李翰林募捐一物做纪念。李翰林当时身边没有什么东西可捐赠,只好将这石狮子赠送。李家全族高兴至极,便把这石狮子安放在这祠堂里,所以这李公祠又叫狮子祠,还把所在的街命名为狮子街。

    [搜索自互联网]

通江“三李”故居文物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通江“三李”故居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后辈的无价之宝,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洗礼,承受了文革时期的破坏,却还能如此庞大规模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弥足珍贵。

这些文物承载着久远的文明,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作为一种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具有脆弱性,不加以保护,很容易遭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一旦破坏,历史的遗存,不可能重新再现,将会永久性消失,只能留遗憾于子孙后代。因此,对文物的保护和开发是当务之急,时代之功。

一、“三李”故居历史文化价值的初步评估

“三李”故居是巴中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名人建筑,是巴中市珍贵的古代名人文化资源,能集中反映巴中地区清代的科举文化、建筑文化、家族文化、丧葬文化、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第一,故居拥有完好的墓碑,宏大的翰藻院,成片的梅林和茶园,以及奇形怪异的石头。这些元素让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景观得到完美的融合,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第二,父子三人都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李蕃曾任山东黄县(今龙口市)知县,清廉仁政,被《廉政瞭望》选入巴中市唯一的古代清官;李钟壁曾任广西平南县令,兴办义学,让贫困学子免费入学,回家后,救济贫穷,至今还有保存完好“济田坝”。 通过对他们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弘扬这种当官为民,清廉勤政的官文化,树立起为官典范,实现文化古迹的教育功能。而李钟峨官至翰林,乾隆皇帝的老师,应充分运用好“乾隆皇帝的老师”这一张文化名片,发挥好珍贵的文化名人资源,增强文化名人的吸引力,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作好充分准备。

第三、“三李”文化名人故居是传承通江精神品质的文化品牌。文化名人是那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巴中人民的精神财富,与红军文化互相辉映,共同构建起了巴中人民吃苦奋斗的精神世界。名人故居是文化的传承与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瞻仰文化名人故居,有利于提升文化气质和道德水平,和红军文化一样,有助于塑造城市的个性与风范,进一步提升巴中城市的魅力。

第四、“三李”故居是家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李”父子是家族的骄傲,容易形成家族心灵归宿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以祖先为榜样,践行和弘扬家族传统,增强精神动力,能够很好的实现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文物保护的措施及建议

1、加强宣传。让故居村民认识到“三李”故居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引发他们作为“三李”后人的自豪感,让全村人民参与到保护文物的行列中来,增强文化自信力,文物的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同时还需要专业的解说人员,及时加强宣传,提升“三李” 故居的知名度。

2、墓碑的保护工作。将墓碑周围的荒草和杂木砍掉,培植一些常青树和花草,便于游客瞻仰和参观。

3、故居的保护工作。一是将院内已住的几户居民搬迁出去,防止破坏,便于对故居的开发。二是对现有建筑加固,将损坏的建筑进行修缮,力争恢复建筑的原貌,做专业性的修旧工程。三是因年代久远已风化的地面石板,应重新修砌,与古建筑的整体风貌保持一致。四是在建筑外面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和古建筑能相映成趣。

4、梅园的保护工作。发动当地群众种植梅树,把成块的梅园连接成片,把散落的梅树集中培植,使梅园成其规模,为日后的开发做好充分准备,增强自然景观的吸引力。

5、“三李”贡茶的保护工作。应立即对“三李”贡茶进行商标注册,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可大力推广,同时加强茶叶的种植力度,形成大的规模和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6、道路修建工作。一是可利用农村“通达通畅”工程资金,将文物景点连接起来,形成游览网。二是可以利用新农村的建设资金,对山路铺上石板,既加强了农村的道路建设,又进一步吸引游客便于参观。

7、组织值班人员守护。随着“三李”故居的宣传,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前去参观,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人守护,防止自然的损害和人为的破坏、盗窃等行为,建立起乡政和村级联防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轮流值守的保护制度。

文物的保护,需要政府主动作为,把“三李”故居的保护和开发,纳入到巴中市整体发展的全局中来,打造通江文化名县,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人的效能,树立文化产业意识,让文化产业成为文化名县的重要支撑,建议立即组织专家队伍对“三李”故作进一步调查规划、保护和开发工作。(王安现)

    [中国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