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5-04-04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着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中国历史故事网]
寒食节与介子推
(文/邢哲夫)
寒食是清明前一天。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介子推自焚是大家熟悉的典故。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曾在文公流亡时,为饥饿中的文公割股献食。但文公归国后封赏群臣,却偏偏忘了这个为自己割肉的介子推。介子推心灰意冷,辞官归隐山林。文公幡然醒悟,于是到山林中求介子推出来受封。但介子推已然被晋文公伤害,不愿接受文公的弥补。文公以烧山逼迫其出山,介子推仍然不出,最终烧死在山中。
据说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为介子推被火烧死,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严禁烟火。严禁烟火的结果就是只能吃生冷食物。于是名之为寒食节。
但介子推的故事却仍然经历了一个“层累造成”(顾颉刚语)式的流变。介子推的形象随着历史不断变化,已渐渐偏离了其原初形象。《左传》是最早记录介子推的古籍,但《左传》并没有介子推割股献食的故事,也没有介子推自焚的记录。《左传》中的介子推只是一个不贪天之功以为己有的诚实人。《左传》的记录是晋文公赏赐群臣,唯独没有赏赐介子推。于是介子推便带着老母回到山中隐居。介子推说:“晋文公是依靠天命才做了国君。那些臣子却接受过分的赏赐,岂不是太荒谬吗?盗窃别人的财产,尚且被视为盗贼,何况贪天之功以为己有呢?国君赏赐奸邪,而臣子以奸邪为常,这样的世道,如何与之相处呢?”介子推的老母说:“你就算是愤愤而死,又有什么用呢?何不也和那些大臣们一起受禄?”介子推说:“错误的事情如果仿效,那是错上加错。我既然对他有了怨恨,那就不再受他的赏赐。”介子推母又说:“那你何不让晋文公知道呢?”介子推说:“语言,只不过是身心的文饰。既然我打算隐居,又何必文饰呢?如果既隐居又文饰,这说到底还是求名。”于是介子推和老母便隐居于山中,终此一生。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倍受质疑。比如钱钟书先生就认为,这段对话只发生在深山中的介子推母子身上,并没有第三者在场,《左传》的作者又是如何得知?钱钟书先生的质疑或许没有认识到,古人修史并不只是为了纪实,而是为了明理。正如晚清大儒皮锡瑞《经学通论》中所说:“春秋借事明义之旨,止是借当时之事做一样子。其事合与不合、备与不备,本所不计。”如果将这个故事当作一个富于教化意义的寓言看,并无任何不妥。
《吕氏春秋·介立》篇对介子推的记录和《左传》略有不同。说的是介子推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于是唱了一首歌:“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将晋文公比作龙,而将他的臣子比作蛇。其中四条蛇攀龙附凤,因而要雨得雨,而有一条蛇不愿投靠,只能私欲荒野,那就是自己。介子推将这首歌挂在晋文公宫门前便离去,晋文公受到震撼,便以爵禄良田悬赏知介子推下落者。但介子推依然远离尘嚣,终老山林。汉代刘向《说苑·复恩》结合了《左传》和《吕氏春秋》的记录,只是“有龙”歌的作者由介子推变成了晋文公的门人,且歌词略有不同:“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值得注意的是歌中加入了“龙饥无食,一蛇割股”一语,是介子推割股献君的最早记录。和《左传》一样,《史记·晋世家》、《吕氏春秋·介立》、《说苑·复恩》等记载介子推故事的篇目,都没有介子推自焚的记录。介子推自焚最早始见于《庄子·盗跖》篇“介子推抱木燔死”,以后汉代王逸为《楚辞》作注也沿用此说。遂传诵至今。
顾炎武的《日知录》曾辑录过历史上关于寒食节的说法。最早记录寒食节与介子推的关系,可能是《琴操》:“介子推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将寒食节的来源定于晋文公的命令。有趣的是,魏武帝曹操认为北方本来寒冷,若再加上寒食节,“老少赢弱,将有不堪之患。”于是移风易俗,将寒食节禁止。“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惩罚相当严厉。而到了晋代十六国的后赵,北方禁寒食的地域发生了冰雹灾害。“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鸡子,平地三尺,洿下丈余,行人、禽兽死者万数……树木摧折,禾稼荡然。”诡异的是,冰雹灾害恰恰开始于介子推隐居的介山。后赵王石勒召集大臣商议。大臣许光说:“介子推在民间被尊为介神。历朝历代都尊之为帝乡之神并在寒食节自觉禁烟火纪念。而自从魏武帝废除寒食节,群神自然有怨恨,上帝又怎能不为所动呢?”石勒觉得有理,便让大臣讨论,但另一位大臣韦搜却不同意,认为冰雹并不是因为什么介子推,而是因为“藏冰失道”,是国家的冰库选错了地址,才造成了冰灾。何况介子推是仁人贤者。既是仁人,又怎么会因为废除了纪念自己的节日就降灾呢?”石勒不愧是个明君。他中和了两家意见,将冰库迁移至合适之地,并在寒食传统较厚的并州恢复寒食节,其他地方则仍旧。唐代李涪认为则寒食节与介子推无关,而是与“四时改火”的传统有关。古人钻木取火,但所钻之木则因季节而异。“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只不过到了后来,四时改火简化成了春季改火。所以在辞旧火迎新火之际有这么一个空档是不用火的,就是寒食节的来历。《礼记·郊特牲》云“季春出火曰禁火。”《周礼·司烜》“仲春以木铎修火禁”都是其佐证。后来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洪迈《容斋随笔》都援引经书证明寒食节并非因为介子推。这就如当代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所言:“中国的节日是四时交移的节点,而非西方式的纪念日。”寒食的存在或许并非由于纪念某位英雄,而是对天运流行、四时更替的一种仪式化的体认。
也有学者从日期上证明寒食节并非清明前一天。比如上引《琴操》就认为寒食是五月五日。《后汉书·周举传》则说冬中一月寒食(也就是说寒食不是一日而是一月)。而《玉烛宝典》、《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皆记录春中一月寒食、或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荆楚岁时记》等文献又以为是清明前二日(而非前一日)为寒食。(辑录见于高步瀛先生《唐宋诗举要》黄庭坚《清明》注)当然,日期的错位并不能证明寒食与介子推无关。而且寒食不论在哪一天,它的意涵无非在纪念介子推和春季改火之间,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正如端午本是为湔祓疫气,而后增添了纪念屈原的意涵一样。两者并不矛盾。
寒食节是一个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这一传统既是崇拜英雄、尊敬仁者的传统,也是天人合一、际会天时的传统。不管介子推的故事是否存在,不管寒食的风俗是否科学,寒食节 “士甘焚死不公侯” 的道德意蕴和“天地革而四时成”哲学内涵,都值得后人领会和继承。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