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莫斯科保卫战:天气没站在希特勒一边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5-07-27

 

1941年7月28日,苏军在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内的炮兵阵地。

2015年4月11日,高尔基文化公园内的艺术品。新华社发

  启示录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底,德军开始实施代号为“台风”的作战计划,企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

  德军的进攻主力是中央集团军群,总兵力大约180万人。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全力保卫莫斯科,调集三个方面军共125万人,并先后在莫斯科以西建立了纵深300千米的3道防线。

  战役初期,苏军的损失很大,据德方的材料,到10月初,苏军被俘达65万人。

  11月中下旬,德军加强进攻,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耗尽了德军的预备队。

  1941年12月5日,苏军转入反攻。到1942年1月初,德军被迫向西撤退100~250千米。希特勒十分恼怒,撤换了陆军总司令,自任陆军总司令,下令不准撤退。1月上旬,苏军利用德军进攻受挫惊慌失措和防寒准备差的有利时机,从三个方向向德军发起总攻。到4月中旬,苏军向西推进100~350千米,收复了大片失地。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了50万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多人。

  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神话的破灭。

  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是德国东线战场走向灭亡的开始。它为之后苏德双方形势的扭转奠定了基础。苏联红军的胜利,极大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1941年10月的一天,莫斯科郊外,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杜罗夫抱着枪躺在战壕内,无助地望着阴沉的天。

  他刚刚从德国人的俄语广播里听到消息,列宁格勒已经被德军占领了,而伟大的首都——莫斯科的形势也岌岌可危;消息还说,斯大林和苏联政府已经从莫斯科逃跑了。

  这名年轻的上尉有些绝望,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坏消息,尽管身边有两个参加过一战的老兵相助。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即使再有经验的老兵也会惊慌失措。

  “我的莫斯科保卫战就这样开始了”,74年后,杜罗夫对新京报记者说。杜罗夫今年95岁,现为伏尔加格勒老战士协会负责人,他对莫斯科保卫战的经历刻骨铭心。

  “不接受莫斯科的投降”

  得到征召派往莫斯科前线时,杜罗夫刚刚从军校毕业不久,他受命带领一支70人的小部队。

  杜罗夫见证了大战之前莫斯科城的慌乱:敌人大兵压境的流言到处流传,一些市民“像疯了一样”设法离开——尤其是犹太人。街道上陷入混乱,有人乘机打砸商店、抢东西。“幸运的是,这样糟糕的状况没有持续多久,大批的警察上街维护秩序,莫斯科城终于安静了下来。”

  在杜罗夫的前方,他要面对的是德国的最精锐师。1941年9月30日,德军发起了“台风”行动,希特勒下令不接受莫斯科的投降,他希望像台风一样,横扫苏联的首都。除了犹太人,布尔什维克是希特勒的另一个“眼中钉”。

  为此,他集中了中央集团军群的74个师,其中包括14个装甲师和8个摩托化师,共180余万人,匹

  配以1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4000门大炮和迫击炮、1390架飞机,攻击锋芒直指莫斯科。此前,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已经围困列宁格勒,南方集团军群也已占领基辅,中央集团军群此前攻克了距离莫斯科仅三四百公里的斯摩棱斯克。

  德国人希望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分割苏军,然后从一南一北两面夹击莫斯科。希特勒对拿下莫斯科信心十足,史料显示,他当时给各部队的命令中充满了乐观,他说:“进行最后一次打击的条件终于成熟。这一打击应在冬季到来前致敌于死命。”

  有着德国“装甲兵之父”之称的古德里安一马当先,他的装甲军团从南路首先发起进攻,熟练地运用其屡屡应验的“闪击战”战术,苏军节节败退。杜罗夫回忆当时的战况说,德军“像撒豆子一般扔炸弹”,每当此时,杜罗夫和战友便跳进弹坑里躲避,幸运的是,炸弹没有伤及他,“但巨大的爆炸声让人难以忍受,我的左耳被震聋了。”

  在和德军反复的争夺之中,杜罗夫见识了德军的残酷与冷血。一次,经过数次冲锋,杜罗夫和部队终于重新夺回了一个村子,但进到村中发现,德军已把所有的村民赶走,吃的东西也被搜刮一空。中途,一个老人不知从哪儿跑出来,拼命招呼人过去,杜罗夫回忆说,他们在老人的指引下,从土里挖出了多具年轻人的尸体。“只因为不给德国人找拖拉机,这几个还不到18岁的孩子被活埋了!” 而德国人希望找到拖拉机以牵引他们的大炮。

  正是踏在这样的血泊之中,德军一路向莫斯科进发。

  “觉得苏联真的快完蛋了”

  德军兵临城下,莫斯科告急。于是,更多类似杜罗夫这样的年轻人被投向战场。

  弗拉基米尔·托拉夫夫妇齐齐奔赴前线,这两位战地伉俪至今仍住在莫斯科郊区——当年他们亲历的战场,并十分乐意和中国朋友分享他们的莫斯科保卫战经历。当时他们还互不认识。

  彼时,在莫斯科以西,苏军紧急构筑了3条防线,调集了3个方面军共计125万人,其中包括15个集团军、1个战役集群,一共75个师,苏军赖以支撑的是990辆坦克、7600门大炮和迫击炮、677架飞机——但苏军的装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与来势汹汹的德军有差距。

  面对德国人疯狂的冲锋,苏军损失惨重,弗拉基米尔·托拉夫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牺牲,这位95岁高龄的老兵给新京报记者历数他牺牲的战友:列申科、司马诺金、撒乌力金、思维斯基等。这位老兵说,战争异常残酷,他所在的部队经常遭遇炮击,步兵的损失最大,“今天还活着,但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幸存。”

  1941年11月,在莫斯科周边的一个村子,杜罗夫的部队被德军冲散分割包围,数次激烈的冲锋之后,杜罗夫躺在战壕休息,他听到了德国人用俄语的广播。广播说,列宁格勒已经被德军占领,而莫斯科也将很快被拿下,莫斯科城内一片慌乱,斯大林和苏联政府已经逃跑了。

  事后,杜罗夫得知,这不过是德军的攻心计,但在当时,这一消息让杜罗夫一度惊慌失措,这位年轻的军官“心里十分难受”,“觉得苏联真的快完蛋了”。类似的情绪逐渐在苏联军中蔓延,莫斯科城内外已是万分紧张。按史料记载,斯大林亦是心急如焚,他一连将几十个将军枪毙和撤职,但战争形势仍然未见好转。

  斯大林想到了一个人:朱可夫。此前,这位大将刚刚将行将失去的列宁格勒“挽回”,这让斯大林对其冀望极高。朱可夫迅即着手将被打散的部队连接起来,在莫斯科近郊以西的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卡卢加一线构筑防线,加大防御纵深,建立第二梯队和方面军预备队。

  因为得到日军短期内不会进攻苏联的情报,斯大林得以将原先部署在远东地区与日本关东军对峙的部分部队调回,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部队陆续被调往莫斯科近郊。

  一场特别的“竞争”

  杜罗夫至今记得,朱可夫接替莫斯科防务之后,下得第一道命令便是:“不准后退!”

  事实上,对于苏联红军来说,确实已经没有多少后退的空间了,在11月7日苏联传统的十月革命节前,德军前锋距离莫斯科只有三四十公里的距离,德军指挥员甚至能在望远镜里看见克里姆林宫。希特勒高兴异常,他鼓励下属赶在十月革命纪念日之前拿下莫斯科。

  “元首打算11月7日进入莫斯科,在那里举行阅兵。我建议您加紧攻势。”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对围攻莫斯科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说。希特勒希望在十月革命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在莫斯科标志性的红场,向全世界展示德军的胜利。

  对于苏联人来讲,每逢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都要举行盛大集会和庆祝活动。尽管前线吃紧,兵源不足,但斯大林拍板仍要举行红场阅兵,他认为这样做意义重大。于是,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的红场阅兵,成为苏德双方共同竞争的同一目标。

  当11月7日这一天真正来临,杜罗夫在前线的阵地上,听到的是同胞在红场举行阅兵的消息。当天,两万八千多名苏军士兵通过红场接受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斯大林亲临现场,并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斯大林说:“红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

  “今后我们的任务,苏联各族人民的任务,我们陆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苏联所有广播站都播放了这次演讲,这使得在前线苦战的杜罗夫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来自红场的消息。斯大林坚定有力的声音传遍全苏联,杜罗夫看见前沿阵地上,不少战士都激动得泪流满面。

  1941年的红场阅兵极大地鼓舞了苏军的士气,更向全世界展示了苏联人与德军战斗到底的决心。

  天气站到了苏联这一边

  天气也站到了苏联这一边。“台风”计划开始两周后,德军就已品尝到苏联恶劣天气的厉害。连日的秋雨,让苏联的土路变成一片泥沼,重型武器陷入其中不得动弹,而不得不依靠拖拉机或者牛马车来牵引,这极大影响到德军的推进速度。

  德军步兵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向莫斯科跋涉,有时甚至在齐腰深的泥水中拼命往前。没有坦克协同,没有空中支援,甚至一些重型火炮也被丢在身后,于是当这支疲惫不堪的部队抵达莫斯科约三四十公里处——这已是德军推进最远的部队——他们其实已属强弩之末。

  “1941年的严寒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杜罗夫回忆,刚进入11月份,莫斯科地区的气温就迅速降到零下,地面一切被冰冻住,其后,气温更是一路走低,一个月后,天上飘下鹅毛大雪,“每天都是大雪,积雪很深,最深处齐胸”。

  杜罗夫记得,部队在深深的积雪中开挖出雪中通道,以方便武器的推进,“好在我们有莫斯科广大的老百姓帮助。”但对于孤军深入的德军来说,就没这么好的帮手,从将军到士兵,德军从上到下吃尽严寒的苦头。希特勒显然忘记了,在发动旨在攻占莫斯科的“台风行动”之前,当身旁有参谋提醒注意苏联恶劣的天气时,是他自己乐观地表示:“这一打击应在冬季到来前致敌于死命。”在自负、顽固、对苏联严重认识不足的希特勒面前,天气没有理由站在他这一边。

  担当德军先锋的古德里安对莫斯科的严寒刻骨铭心,事后他回忆道:初雪是在10月6日的夜间下的,这样的坏天气提醒了他,他再一次要求后方送来防寒的冬装,因为当时他的士兵还是穿着单薄的夏装。11月3日,苏联的第一次寒潮到来,气温骤降;11月7日,德军开始出现严重的冻伤病员;到13日,气温已经降到零下8度;到了12月初,气温已跌到了零下三四十度。如此严寒之下,大部分德军还穿着夏装,结果大量的人员被冻伤甚至被冻死,士气亦跌落到冰点以下。

  而在德军的对面,苏军许多师团都来自严寒的西伯利亚地区,对这样的天气见怪不怪,他们身穿厚厚的冬装,穿着冬靴,带着温暖的手套,自如使用已经涂了防冻油的自动武器,新型T-34、T-35型坦克照常发动。

  心高气傲的古德里安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由于供坦克履带防滑的尖铁没有运到,路上的冰引起不少困难。天冷使得大炮上的瞄准镜失去了效用,士兵在发动坦克的时候,还要先在底下烘烤一阵。燃料常常冻结,汽油也冻得黏糊糊的……由于天气太冷,机关枪根本打不响,我们的37毫米反坦克炮已经证明无法对付苏联的T-34坦克。”

  古德里安下令装甲军团后撤,这是这支德军引以为傲、所向无敌的装甲劲旅第一次撤退。如此背景下,很快,包括杜罗夫在内,苏军所有的基层军官很快得到了上级的命令:“反攻!”

  和胜利一起被铭记

  杜罗夫带领一支280人的队伍开始收复失地。他说,反攻阶段尽管时常会遭遇到德军,但他面前的德军已不是当初那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部队。

  12月6日,朱可夫的西方面军向莫斯科南北两面德军发起强大的反攻。苏军的进攻势如破竹,两天后,希特勒不得不下令整个苏德战场全线转入防御。但严寒之下,德军防线接连被突破,节节后退。

  到1941年12月底,苏军向西挺进300公里,德军各路攻击部队被赶回到“台风行动”前的出发地,这也宣告希特勒苦心经营的“台风行动”的失败。

  资料显示,整个莫斯科会战中,德军共有50个师遭到重创,伤亡近60万人,损失坦克1300余辆,火炮2500门,汽车15000多辆以及大量技术装备。这是德军自开战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德国陆军走下神坛,它常胜不败的神话被打破。

  举国欢庆这一刻,对弗拉基米尔·托拉夫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保卫战期间的生死与共,他和战友维娜产生情愫,并最终走到一起。其后,更是一路携手同行,直到如今。今年5月9日,俄罗斯在红场隆重举行70周年胜利阅兵。观礼台上,弗拉基米尔·托拉夫紧紧拉着妻子的手,微笑着接受众人的祝福。

  对于杜罗夫来说,关于莫斯科保卫战,他也有同样美好的记忆。那是在莫斯科保卫战末期,杜罗夫背部受伤,部队的一个女护士听闻后,非得要亲自来照顾。

  此前,杜罗夫便和这个女孩非常要好,杜罗夫经常借口找药与对方见面,有时候甚至一起“睡觉”——晚上休息时,因为太冷了,两人时常挤在一起取暖——“不过,我们什么都没做”,杜罗夫大笑着强调。

  遗憾的是,莫斯科保卫战结束后,两人便分开了,从此失联。但杜罗夫清楚记得当时的情形——当时杜罗夫被马车紧急送医。颠簸的马车里,他躺在女护士的腿上,看见这位漂亮的女孩子哭了一路:“笨蛋,这么长时间,你都没发现我爱你!”

  器与术

  发挥奇效的探照灯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有一支特别的部队取得了辉煌战绩,它便是探照灯部队。这支部队是利用探照灯的强光束来照亮夜袭的敌军飞机、空降兵等空中目标,配合歼击机、高射炮等防空武器作战。除了防空之外,探照灯还可以配合陆军在夜间进行进攻战、防御战。

  弗拉基米尔就是探照灯部队一个小组的组长。他回忆说,莫斯科保卫战时,他的探照灯就常常用来晃敌军步兵的眼睛。

  探照灯的工作原理也比较简单,资料介绍:在反击敌军空袭时,苏军各个观察所会提早发现敌机来袭,然后通过电话电台等报告防空指挥部,指挥部根据敌机来袭方向推算敌人飞行路径,然后进行地面防空火力部署,探照灯提前对准飞机来袭方向,根据飞机的声音等信息确定开灯时机,同时防空炮火根据指引进行打击。

  弗拉基米尔介绍,探照灯一开的确会暴露目标,但若干个探照灯一起打开,对主要以目视搜索目标的敌机来说,往下看就是白茫茫一片,躲避都来不及更谈不上攻击了。而敌机在探照灯下,也成为高射武器的靶子。

  新京报记者 谷岳飞 实习生 茹素岩 赵婕琳 俄罗斯报道

    [新京报]

 

相关报道

烙印·冬日里的奇迹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苏联首都莫斯科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三个月前,纳粹德国发起了“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的三个集团军势如破竹,步步逼近莫斯科。

  7月,大规模的空袭开始了。防空气球和防空高射炮并不能阻止德军的空袭;面对密密麻麻的德国机群,苏联的探照灯和夜间战斗机也无济于事。

  希德勒计划在三四个月内,攻占莫斯科。德国在维亚济马至莫斯科的轴线上部署三个装甲集群。这次行动的代号是“台风”,一如德军在西欧战场上的风格。

  9月30日当天,古德里安向莫斯科南部的绍斯特卡和谢韦尔斯基发起猛攻。这位德军的装甲之父、闪电战的发明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包围了南方的苏军主力。两天后,古德里安又东进至奥廖尔,随后进攻图拉。

  中央集团的两个坦克集群则突袭了斯摩棱斯克至维亚济马公路两侧的苏军。很快,苏军薄弱的防御就被攻破了。

  在希特勒的心中,早已对苏联战败深信不疑。10月4日,他在演讲中说道“东部前线正在发生着伟大的变革,几个小时前,一次全新的大规模行动已经开始。最终,我们将消灭东部的敌人。”

  中央集团军群继续向东挺进,虽然期间遭遇了苏军的顽强抵抗,但苏军在莫斯科前线构筑的防御部队作用有限。斯大林向部队发布了撤退命令。

  岌岌可危的苏联,迫切需要一个人来拯救。

  朱可夫进入了斯大林的视线。这位二战中的“军神”如同救火队员一般,刚稳定住列宁格勒的形势后又火速被召回至莫斯科。莫斯科保卫战,也是朱可夫在二战中的高光时刻之一。

  2015年,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朱可夫的大女儿艾拉。

  抵达莫斯科的朱可夫忙得不可开交,他迅速巩固莫斯科以西的莫扎伊斯克防线,这是保护莫斯科的最后一道屏障。莫斯科军校的学员也被派往这里,危难时刻,这些学员将把战场当做课堂。此外,朱可夫将正忍受饥荒的列宁格勒师调往莫斯科。他们将在一起,构筑起250公里的防御工事。

  朱可夫下了死命令,严防死守莫扎伊斯克防线,一步也不能后退。苏军在通往莫斯科周围大量埋设地雷,铁轨上设置障碍。在德军前往莫斯科的路上,共有150多个雷区。

  但在德军眼里,朱可夫和苏联不过是垂死挣扎。纳粹德国的装甲师开足马力,向莫斯科逼近。他们甚至可以遥望克里姆林宫了。但不久之后,他们却被上天愚弄了一次。

  10月中旬的秋雨,给德苏两方都带来了不少麻烦。士兵一次次地把战斗车辆从泥泞中拉出,参谋车辆只能靠坦克拖行。德军的进攻停止了。

  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的第24个周年纪念日。斯大林如常在红场举行阅兵并发表了著名演讲,向全世界表明要把“入侵苏联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28000名士兵走过红场,接受检阅。不少士兵满脸灰尘,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走得极不整齐。士兵们接受完检阅后,直接开赴前线作战。

  这或许是苏联历史上最邋遢的一次阅兵,但也是莫斯科充满勇敢和智慧的象征。此后,直到1945年,红场上才又一次举行阅兵仪式。

  市民们也在保卫着莫斯科,他们建造工事、生产武器,并且自发捐献防御基金达8000万卢布,以及约8公斤黄金、377公斤白银、1.5公斤铂金。

  莫斯科开始从最糟糕的状况中走出来。

  另一方面,天气越来越糟。这一年的寒冬,比以往来得更早。

  1812年,就是在这里,拿破仑和他率领的57万大军感受到了莫斯科的寒冬。当他们败退回法国时,军队人数不到3万人。这一次,同样的情况让德国人赶上了。

  进入11月的莫斯科,气温骤降。11月3日,苏联的第一次寒潮到来;11月7日,德军开始出现严重的冻伤病员;到13日,气温已经降到零下8度;到了12月初,气温已跌到了零下三四十度。如此严寒之下,大部分德军还穿着夏装,结果大量的人员被冻伤甚至被冻死,士气亦跌落到冰点以下。

  而在德军的对面,苏联许多师团都来自严寒的西伯利亚地区,对这样的天气见怪不怪,他们身穿厚厚的冬装,穿着冬靴,戴着温暖的手套,自如使用着已经涂了防冻油的自动武器,新型T-34、T-35型坦克照常发动。

  很快,朱可夫“一步也不能后退”的命令变成了“反攻”。苏军不给德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德军节节败退,两军的处境发生了转变。朱可夫的心情也开始好起来了。

  到1941年12月底,苏军向西挺进300公里,德军各路攻击部队被赶回到“台风行动”前的出发地,希特勒苦心经营的“台风行动”,宣告失败。莫斯科,保住。

   [新京报]
“军神”朱可夫之女:解职后父亲几乎没了朋友

女儿艾拉珍藏的父亲朱可夫的老照片。

艾拉姐妹与父母的合影。

今年5月,朱可夫元帅的大女儿艾拉在公寓,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被誉为“军神”的父亲。

  人物小传

  朱可夫(1896-1974)

  苏联著名军事家,有苏联“军神”的美誉。苏德战争期间,从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一直到最后攻占柏林,朱可夫指挥了苏德战争中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是苏联胜利的象征,深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和敬爱。

  艾拉(1928-)

  朱可夫大女儿,法学博士,毕业于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在俄罗斯科学院工作,直至退休。

  1957年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会后,朱可夫回到家,女儿艾拉看见父亲脸色铁青。

  “好吧,那就撤职吧”。进门后,朱可夫只说了一句话。随后,朱可夫吃了安眠药,上床睡觉,几天之内没有和人交流。艾拉形容,父亲用钢铁般的意志,忍受着这一切。

  一代名帅从此退出政治舞台,这是有着“军神”之称的朱可夫,人生遭遇的最大打击。在战后的日子里,因为陷入到政治斗争和复杂的感情生活中,朱可夫晚景凄凉。艾拉跟随父亲遭遇人生起伏,如今亦87岁高龄的她,回望已经胜利70周年的二战,感悟更多。

  给女儿取名“开创时代”

  在苏德战争初期,因德军攻势犀利,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战事相继危急,而朱可夫就像救火队员一样,稳定一处的局面后,又赶往下一个危城。也正是在这一场场的战役中,朱可夫一次次力挽狂澜,成就了他“军神”的赞誉,这就像他给女儿起的名字“艾拉”一样,开创了新的时代。

  艾拉家的客厅处处是父亲的“影子”:四面的墙上,挂满了朱可夫大大小小的照片,记录了这位元帅在二战时的光景。

  其中,有两张照片最引人注目:一张是1945年苏联胜利日阅兵时,朱可夫骑着白马检阅部队的场景;另一张则是美国《生活》杂志的头版,朱可夫的大头像占据了整个封面。彼时,朱可夫全球闻名,被媒体称为“改变世界命运的人”。

  艾拉客气地引导记者入座,老人一头金色的头发,化了淡妆,身着粉红色上衣,仪表庄重,谈吐优雅,像一个历经世事沧桑的老教授。艾拉是法学博士,毕业于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在俄罗斯科学院工作,直至退休。

  朱可夫给女儿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勤奋。

  1896年,朱可夫出生在卡卢加省一个鞋匠家庭里,后来当过学徒,“但他没有放弃自学,夜里常凑近厕所里暗淡的灯光做功课。”

  艾拉说,父亲出身卑微,但靠着勤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我们家庭,父亲是唯一的崇拜对象”。在“二战”之前,朱可夫便同德国人打了两年的仗,那是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在这次大战中他被提升为下士。

  1924年7月,朱可夫以优异成绩考入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后来更是进入著名的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进修班深造,在学校里,朱可夫以“狂热的、顽强的学习”著称,这为他后来在“二战”中大展身手埋下伏笔。

  1920年,朱可夫和貌美的姑娘亚历山德拉成婚。婚后,作为军人的朱可夫经常调动,亚历山德拉坐着马车,不管去哪里都跟着丈夫,因为常年颠簸,他们失去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因为身体太过虚弱,医生建议不要孩子了。但亚历山德拉并没有听从劝告。1928年,他们诞下一个女儿,这个孩子就是艾拉。

  “我是迟来的、人们期待已久的孩子。出生时,爸爸已经32岁,妈妈28岁。他们给我起名‘艾拉’,意为‘开创时代’”,艾拉回忆道。

  不多年后,极大抱负的朱可夫,便开创了自己的时代。

  苏德战争爆发后,列宁格勒首先岌岌可危,前方将领已经讨论要放弃这座名城,临危受命的朱可夫将局面稳定;其后,在几路德军势不可挡的进攻之下,莫斯科危在旦夕,朱可夫火线抵达,组织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几个月后,斯大林又急调在别处作战的朱可夫,“南方形势很糟,德军有可能攻占斯大林格勒”,朱可夫迅即赶往南方……

  就这样,朱可夫像救火队员一般,一次次出现在最危急时刻,一次又一次力挽狂澜,为自己赢得“军神”美誉,改变了“二战”走向,最终赢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

1945年的胜利日阅兵上,朱可夫骑马行进在红场上,这一形象也成为红场上朱可夫雕塑原型。

  无限的热爱与崇拜

  尽管朱可夫出自骑兵学校,骑术绝对一流,但为了准备胜利日阅兵,他还是坚持去进行训练,这让骑马行进在红场上的朱可夫,愈发威风凛凛。

  艾拉颇为珍惜一张照片,那是朱可夫的高光时刻:1945年5月8日深夜,在柏林郊外,朱可夫主持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并代表苏联签字。

  关于父亲的记忆,艾拉似乎希望将时光永久停留在“二战”时期,在她不算宽敞的客厅里,悬挂的朱可夫的照片几乎全是这一阶段的,少见战后乃至晚年朱可夫的形象。

  新京报记者问及,和父亲的交往,有哪几件事印象最为深刻?艾拉回答也是全是在“二战”中。一次是莫斯科保卫战,艾拉在母亲的带领下,和妹妹去到前线看望父亲。

  家人的到来让朱可夫难得放松。事实上,在当时紧张的战争形势下,朱可夫每天能睡两三个小时已属奢侈。妻子、女儿的到来让朱可夫开心不已,他带着家人在雪地里散步,送给女儿毛绒玩具和糖果,一家人咯吱咯吱走在雪地里,温馨异常。

  “很多人都认为他顽强、好战,但在我们面前从未见这样,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和蔼的父亲,从来没有责骂过我们,非常体贴人……”艾拉回忆说,她给记者看了当时一家人的留影。

  第二次是“二战”胜利后,朱可夫自柏林返回莫斯科,准备胜利日阅兵。艾拉难得的再次和父亲相聚,“我和妹妹又一次见到他,满心欢喜,而和我们在一起时,父亲也非常开心。”

  这是朱可夫元帅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家庭生活的一次重大事件。艾拉记得,当时家人忙着整理父亲的戎装,而她则和妹妹围着爸爸,“用布一遍遍擦父亲的勋章,使它们看起来更加闪亮。”

  朱可夫一共四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被授予“胜利”最高奖章,六次获得列宁奖章,还有许多别的奖章,这使得他的戎装显得不够大,因为不少勋章无处可挂。

  艾拉提及墙上挂着那幅父亲骑着马的照片。尽管朱可夫出自骑兵学校,年轻时候就是个优秀的骑手,但庄重的仪式下,朱可夫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还是去接受练习。这使得朱可夫骑着马行进在红场上时,显得愈发威风凛凛。

  女儿成为朱可夫胜利日演讲的第一批听众。艾拉回忆,当时父亲在家中多次排练,为了更逼真一些,元帅让家人充当听众,“父亲说,我和妹妹使劲鼓掌”。

  “在阅兵那天,我和妹妹站在观礼台上,丝毫没有注意到降落的雨滴。当爸爸骑着马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他是如此伟岸,以至于我一直不停地在心里呐喊:‘这是我爸爸!’‘这是我爸爸!’我骄傲极了。”艾拉回忆。

  彼时,朱可夫的声望在苏联如日中天,艾拉和全苏联人一起,陷入对朱可夫的无限热爱与崇拜。这一年,艾拉17岁。

  一代名帅晚景不佳

  在朱可夫被解职陆军总司令之前,曾发生过轰动一时的“战利品案”,朱可夫被指控从德国运回不少家具、钟表、艺术品等。但朱可夫和家人表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

  战后,朱可夫担任驻德苏军集团军总司令和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1946年4月10日回国,担任苏联陆军总司令。此时,他的光芒已掩盖过了斯大林,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

  “在战后斯大林视父亲和其他人为危险的反对者,斯大林无意与任何人分享他的权力,也不需要多余的见证人。”艾拉曾对媒体如此表示。因为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等人力保,朱可夫未被逮捕,但被降职派遣到苏联边远的敖德萨军区,至1949年先后担任敖德萨军区、乌拉尔军区司令员。

  艾拉亲历了父亲的这次重大打击。在朱可夫被解职陆军总司令之前,曾发生过轰动一时的“战利品案”,朱可夫被指控从德国运回不少家具、钟表、艺术品等。当局搜查了朱可夫的公寓及别墅。“持续了好几天,他们在找什么东西,翻查个人物品,同时在纸上做记录。”艾拉目睹搜查人员气势汹汹地登门、搜查。

  有资料说,这次搜查,当局从朱可夫别墅中找到了“大量贵重物品”,其中包括218匹皮毛和丝绸织品、21把猎枪、许多陶瓷古董、17世纪法国艺术家的作品等。朱可夫的家人否认这些指控,艾拉说没见过这些东西,而朱可夫本人也表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物品。

  不管结论如何,这次入室搜查让朱可夫一家人倍感屈辱,朱可夫负气奔赴敖德萨军区任职。

  在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成为苏共中央第一总书记。朱可夫返回莫斯科时,赫鲁晓夫任命他担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在拥护赫鲁晓夫上位的过程中,朱可夫立了头功,正是他出头逮捕了赫鲁晓夫的对手贝利亚。“当时赫鲁晓夫很欣赏父亲,因为他知道朱可夫代表着一种力量。”艾拉介绍。1955年朱可夫被任命为国防部长。

  “然后,在实现他(赫鲁晓夫)的权力愿望后,他转身离开了。”艾拉曾向俄罗斯媒体如此描述。两年之后,度过政治危机的赫鲁晓夫,对德高望重的朱可夫也放心不下,于是将其免职。

  对朱可夫的攻击,主要是因他公开坚持要为被斯大林清洗的红军领袖们恢复名誉。1957年,在赫鲁晓夫授意下召开的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会后,朱可夫自知他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他铁青着脸回到家中,然后一连几天睡觉,始终沉默,几乎不和人交流。

  艾拉陪在父亲身边,她不理解,曾经的二战英雄为何招致如此境地。

  朱可夫的晚景凄凉,中风之后时常会感到头部剧烈疼痛,饱受折磨。更令人唏嘘的是,因为先前的两次免职风波,朱可夫身边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疏远、乃至背叛了他。

  1974年7月18日,一代名帅朱可夫抱憾离世,享年78岁。直到1995年5月,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朱可夫才被彻底平反。

  只想回忆二战时的父亲

  父亲的移情别恋,让艾拉姐妹无法接受,甚至一年都不联系父亲,而当母亲在离婚后的孤独中去世,姐妹俩对父亲的感情更加复杂。艾拉说,她希望对父亲的记忆只停留在二战前后,至少这是一家最温馨的时候。

  在艾拉的成长过程中,真正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朱可夫将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军队。

  艾拉说,尽管朱可夫给外人的印象是铁血甚至是无情的,但在她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责骂过她和妹妹,有限相处的时间里,朱可夫也是多次嘱托姐妹俩:“不要以为自己有什么特殊,要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任何时候都不要沾沾自喜。”

  更多的时候,艾拉和妹妹一起,与母亲相依为命。

  艾拉记得二战胜利日阅兵后,朱可夫在家中举行聚会,招待一些战时的朋友。其中就有俄罗斯民歌天后莉迪亚·鲁斯兰诺娃和丈夫,莉迪亚最受人欢迎的作品是《喀秋莎》,这首歌曲在二战中唱响,至今仍盛唱不衰。

  朱可夫频频与人交杯换盏,轮到莉迪亚时,这位歌手没有向朱可夫敬酒,反倒是首先向他的妻子敬酒。

  莉迪亚说:“政府向将军颁发奖励和头衔,但是他们的妻子什么也没有得到,而妻子等待着、爱着、支持着他们”,莉迪亚从钱包里拿出一枚钻石胸针,送给了艾拉的母亲。

  艾拉的母亲非常喜欢莉迪亚,但起源还是因为丈夫喜欢,“妈妈喜欢爸爸钟爱的一切东西,爸爸对于妈妈来说就像神一样”,艾拉说。然而,因为朱可夫个人感情的复杂与传奇,这段感情从一开始便不断经受考验。

  朱可夫一生多情,先后有过4段感情,生下了4个女儿。尽管有违公序良俗,但朱可夫似乎压根就不在意舆论,这位个性元帅按照自己的快意恩仇生活。

  1950年,朱可夫认识了加琳娜——一个比其小30岁的年轻医学院毕业生。7年后,加琳娜为朱可夫生下了第4个女儿。

  艾拉母亲通过向组织写信等办法,试图将丈夫争取回家,但这一次她失败了。

  1965年,朱可夫和亚历山德拉离婚。“这对于所有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悲剧。我的父亲69岁,母亲67岁,她生活的意义随着父亲的离开也一同丧失了。”艾拉说。

  作为对父亲的“报复”,艾拉将近一年没有同朱可夫联系。1967年12月,心碎的亚历山德拉罹患中风,次年,这位一直站在朱可夫背后默默承受的女人去世。

  母亲的去世,让艾拉姐妹对父亲的感情更加复杂。即使是二战胜利70周年后回望,艾拉仍然希望将对父亲的记忆,停留在“二战”前后,那段岁月是朱可夫的荣耀时刻,也是这家人在一起的最快乐时光。

纪念馆

  雕像前鲜花常年不断

  有关朱可夫元帅的纪念地,首推红场朱可夫骑马雕像处。整座雕像由青铜打造,底座有朱可夫的生平。它位于红场上的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正前方。雕像上,朱可夫一身戎装,仪态威严地骑在马上,仿佛正在检阅他的部队。

  时光回到1945年,在苏联二战胜利日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朱可夫正是如此出现在红场上。1995年,俄罗斯举行隆重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以此为原型,打造了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以供后人纪念。

  朱可夫雕像前,常年鲜花不断。在俄罗斯人心目中,这尊雕像既是二战胜利的标识,也是民族英雄形象的象征。

  采写/新京报记者 谷岳飞 实习生 赵婕琳 茹素岩 莫斯科报道

  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谷岳飞

    [新京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