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制定大政方针、出台政策措施的时候,应该积极回应百姓期待,为百姓谋幸福之道
在普通网民眼里什么是幸福?幸福的关键是什么?为了幸福要付出哪些成本?20日,新浪网发布了《幸福的成本微博调研白皮书》,共吸引了近千万网友参与。调查中,网友们普遍认为,幸福的成本包括财富基础、社会保障、情感归属等,其中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更成为了网友心目中与幸福感最直接相关的“关键词”。(11月21日《北京日报》)
网站发起的一个微博调查,竟然吸引了近千万的网友参与,说明大家对幸福这个话题非常关注。其实这也不奇怪,“幸福”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诱惑力的字眼,我们辛勤工作,我们努力奋斗,最终不就是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吗?可是当网友轻点鼠标,做出关于“幸福成本”的选择,并且让自己的答案逐渐聚集到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等这些和幸福有关的关键词上时,其背后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殷切的期待和厚重的渴盼。
通过网友选择的答案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是住房、医疗、教育还是养老,说到底都是民生问题,都是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话题。当千万网友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把自己的幸福和这些关键词联系起来,并且把其看作是一种“幸福成本”,那么对于政府而言,这个“幸福成本”,就是一份“民生指南”。政府在制定大政方针、出台政策措施的时候,就应该以这份“民生指南”为基础和方向,来为百姓谋幸福之道。
“幸福成本”无疑是一个多选题,可供选择的答案有很多,为什么网友会不约而同地把最终的选择集中在了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几个方面?这说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领域的问题往往比较突出,或者是这些方面的问题是百姓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或改善的。仔细想想,年轻人买不起房,多数人都面临看病贵、看病难,以及公众对未来养老的担忧和焦虑,哪一个不是最近几年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
百姓的“幸福成本”,是政府的“民生指南”。它明白无误地告诉政府,今后应该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今后的用力方向又在哪里,百姓希望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如果脱离了这份“民生指南”,政府也许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终却未必会得到百姓的肯定和理解。比如说在一个城市广场,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一个解决内急的厕所,但是政府却花钱修了一个漂亮的花坛,你说,政府的工作能得到百姓的肯定和认可吗?
当然,要获得幸福,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而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他们也愿意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付出汗水,付出智慧,付出劳动,但仅有个体的努力,而没有政府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没有政府在公民权利保障,法治环境养成以及对民生领域政策上的重视和倾斜,则个体的努力要么事倍功半,要么徒劳无功。(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