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1-30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中国药品市场报告》显示, 2008~2011年我国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用药类别的结构变化显著,一个重要特征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占医院总用药的比重明显上升,提示人们重视当前肿瘤发病现状。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表明,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走高的趋势,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12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癌症发病年龄均出现提前。
据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王平教授介绍,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不良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的改变已成为导致癌症的主要高危因素。
前不久,网上流行的漫画《滚蛋吧!肿瘤君》就是一位年轻肿瘤患者的作品。2011年8月,熊顿因一次摔伤到医院检查,被告知身患非霍奇金淋巴瘤。得病前的熊顿自诩为“一个剽悍的女子”,“仗着自己壮汉型的体格晨昏颠倒,三餐不定,K歌必定刷夜,聚餐必喝大酒,冬天衣不过三件,从来没有为健康操过心”。生病后,她的生活只能在家和医院间两点一线。2012年11月,年仅30岁的熊顿因病情恶化遗憾离世。
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抗癌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并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多见于青壮年。因为20~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高敏感性让青壮年很容易成为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目前,我国淋巴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以及发病年龄前移,与以下四类原因有关:一是环境污染,包括过多接触有机溶剂染料如染发剂、居住或工作在残留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新装修房屋内、经常吸入汽车尾气等。二是经常接触各种辐射。三是工作压力大,由于淋巴瘤的发病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大关系,如果人长期工作压力大,导致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使人很劳累,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也会诱发淋巴瘤。四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此外,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类似,如发烧、出汗、咳嗽等,很容易被混淆。很多人因此忽视病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容易被耽误的肿瘤还有胃癌。2009年12月,卫生部、中国抗癌协会等举行的“携手希望中国癌症防治科普宣传胃癌专题月”上的一组数据显示,19~35岁的青年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由于胃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超过90%的胃癌病人都是在中晚期才就医的,此时5年生存率小于20%。事实上,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目前可达10%左右,早期治疗的治愈率也高达95%。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现,年轻人胃癌多属晚期病例。”哈医大三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宋洪江表示,年轻人精力充沛、体力强,容易忽视身体的不适,也认为做胃镜检查很麻烦、很痛苦,经常随便吃些胃药或独自“对症治疗”。同时,医生对年轻人胃癌警惕性也不高,片面认为年轻人很少患胃癌而延误了治疗。
近年来,我国年轻人患胃癌人数呈上升趋势。据宋洪江介绍,青年胃癌多发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过量吸烟、饮酒和饮食不当都是重要原因。许多青年独自在外生活,经常在外就餐。餐厅的部分蔬菜常洗不干净,当中含有大量残余农药、催长剂、催熟剂、化肥甚至激素,长期食用会对胃、肝产生有害的刺激。还有一部分人嗜吃熏烤或腌制食物,当中含硝酸盐较多,也可诱发癌症。据统计,嗜吃熏烤、腌制食物或“麻辣烫”类饮食的青年,胃癌发生率比其他人群高出4倍以上。另外,生活无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导致精神紧张,也是诱发胃部疾病的原因之一。
针对我国肿瘤日益多发的趋势,有关部门也在医保和药价等方面作出调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布,2012年7月起,以镇痛药为主的16种恶性肿瘤放化疗常用辅助性治疗药品,纳入特殊病门诊报销之列。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可以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两方面的实惠,一是报销封顶线提高,参加职工医保的由原来的2万元提高到30万元,居民医保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15万元(学生儿童提高到17万元);二是报销比例也有较大幅度提升。国家发改委也发出通知,决定从2012年10月8日起,调整部分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平均降价幅度为17%。有关负责人介绍,降低价格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尽管如此,要从源头上降低肿瘤发病率,还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病因预防是降低肿瘤发病率的重要手段,要特别注意合理膳食和营养均衡。”王平教授强调,癌症预防要做到热量与脂肪“两控制”、果蔬与谷物“两增加”。通过均衡饮食、经常运动、保证正常体重和远离烟酒,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掌握科学的防癌常识,可以避免30%~40%癌症的发生。
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宝瑞教授提醒,很多年轻人在病发前,身体都出现了异常。及早留意身体发出的某些信号,就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