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论证转基因作物影响生猪健康:洋实验有漏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6-20

 

论证转基因作物影响生猪健康:洋实验有漏洞

网络热议国外实验 记者核证论文存在 实验过程存在漏洞 黄曲霉素干扰结果

网络热议国外实验 记者核证论文存在 实验过程存在漏洞 黄曲霉素干扰结果

  一条引用了澳大利亚一项科学研究的微博,得到了大量转发。微博中称,转基因饲料增加了猪患胃炎的风险,证明转基因农作物存在危险。

  由于最近农业部刚刚同意三种转基因作物进入中国,这条关于转基因饲料有害的微博得到了大量转发,不少媒体大V也在转发之列。但记者在阅读该研究论文之时,却发现了其实验存在漏洞。

  专家表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认为动物实验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估价值很有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中动物实验也不重要,而是应该采用“风险评估”流程。

  争议微博

  澳科学家实验 证实转基因饲料风险

  昨天,这样一条微博得到了大量转发。

  微博中称,根据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有机系统》杂志六月刊报告,澳大利亚的科学家通过对168头猪为期22.7周的研究,发现转基因谷物喂养的猪患严重胃炎几率为33%,而非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猪患病几率仅为12%。

  这条微博的发出恰逢农业部刚同意三种转基因农作物进入中国。而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一直在国内存有争议。

  这篇微博一边倒的言论经过“微天下”等大V转发之后,引起了网友们的担心。

  “所有转基因食物都是有害的,不能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当中。”一名网友说:“我们认为这条含有科学研究结论的微博是转基因有危险的科学证据。”

  记者发现,许多网友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是听说很多大豆、食用油等都使用了转基因技术。因此许多人担心这种对“身体有害”的转基因食品会危害家人健康,但是对于文中所说的论证方法其实看不懂。

  不过也有许多对转基因技术持支持态度的网友质疑该实验的科学性,部分网友甚至在网上展开了讨论。

  记者核实

  出自美国杂志 论文研究确实存在

  微博中的说法靠谱吗?研究是不是真的存在?

  昨天,记者找到了微博中所提到的新闻报道,并且找到了这项研究的论文原文,进行了大致翻译。

  根据查询结果,这篇论文发表于澳大利亚一家生物期刊《有机系统》杂志上,题为《给猪喂以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组合饲料的一项长期毒性研究 》(A long-term toxicology study on pigs fed a combined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soy and GM maize diet)。

  在这项研究当中,研究者将168头猪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的公猪母猪数量也相等。

  这两组一个为实验组,喂养转基因的玉米和大豆。另外一组为对照组,喂养非转基因的玉米和大豆。

  研究者称,在饲料配比和人为操作方面,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尽量做到相同。

  在喂养了22.7周之后,兽医对这些猪进行了解剖。

  在兽医进行解剖的时候,兽医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在解剖哪一组的猪,这样就避免了人先入为主观念造成的误判。

  最终,研究得出的结论称,实验组的猪患严重胃炎的几率大于对照组的猪。由此得出了转基因饲料有害的结论。

  发现漏洞

  未排除黄曲霉素 难证实转基因风险

  不过,对这个看似很靠谱的研究,记者在阅读论文时却发现了一个漏洞。

  由于这个实验属于对比实验,研究的是转基因的影响。

  那么,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当中,唯一的区别就应该是饲料是不是转基因的,其他影响因素应该消除。

  但是,在该论文中提到的所用饲料,存在这样的描述:在转基因饲料的一个混合样品中含有2.08 ppb的黄曲霉素。

  在非转基因饲料混合样品中,没有检测到黄曲霉素。

  通过查证记者得知,黄曲霉素是一种剧毒,是养猪行业里要进行严防的一种霉菌。

  黄曲霉素会造成多种中毒症状,其中一种中毒症状就是会引起猪胃部发炎。

  很明显,转基因饲料中有黄曲霉素,非转基因饲料却没有。

  这样就与研究者最初所说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尽量做到相同矛盾了。

  由于实验材料出现了除转基因以外的其他因素,这样就无法证明,究竟是转基因出现了问题,还是黄曲霉素造成了猪患胃炎。

  专家观点 实验漏洞太多 论证方法不科学

  今天上午,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博士、著名科普人云无心指出了这项研究更多不科学的地方。

  “转基因饲料比对照饲料发霉严重、测量大量指标然后只强调符合目标的数据,忽略非转基因饲料组的心脏异常率是转基因组的2倍的数据。”云无心认为,这个研究并不靠谱。

  他对这项研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项研究类似于,A班的体育课是星期二,B 班是星期三。上了一学期之后,对每个学生做无数项身体检查,总有可能找到一两项数值,两个班的学生平均值相差比较大。

  于是这个实验得出结论:星期二(或者星期三)上体育课不如另一天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显然没什么说服力。

  对于记者所发现的转基因饲料与非转基因饲料存在黄曲霉素差别的漏洞,云无心说,因为类似的原因,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评估用动物实验很难得到靠谱的结论。

  因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并不要求对转基因食物进行动物实验研究。

  既然动物实验研究不重要,那么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应该如何评估呢?云无心解释说,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采取“风险评估”流程。

  简单说就是比较它跟相应的非转基因品种,评估每一步操作是否增加了风险,以此来判断其是不是安全。

  名词解释

  转基因技术

  与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甚至有毒的问题目前存在争论。

  日前,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农业部相关人士称我国对这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非常慎重,从最初收到申请到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历时三年左右。

  摘自百度百科、新华社报道

  欢迎争论

  有不同意见您倒是说啊!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论述都应该尽量严谨。

  当然,尽管我们的记者已经尽量去努力,仍然不敢说万无一失,我们欢迎对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来提供您的观点。只要您就事论事,只要您不谩骂、不做人身攻击,我们相信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上的争论可以让所有人向着真实更进一步。

  相关意见可以联系本报微博(@法晚壹现场),期待您的高论。

  延伸阅读 《有机系统》是啥杂志?

  这篇论文,收录在《有机系统》杂志六月刊上。那么,这个杂志在学术界又是什么地位呢?

  记者发现,在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最重要检索工具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中,这个名为《有机系统》的杂志并没有被收录。也就是说,其科学地位并不被公认的最重要数据库所承认。

  另外,这个杂志也查不到相关的“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当中,所谓“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大,说明期刊的影响力也大。如果没有“影响因子”,就说明这个期刊根本就没有影响力。

  同时,根据相关资料,这个期刊是由有机农场提供的运营经费,专注于有机农业而不是转基因,也就是说期刊本身是站在转基因的对立面上的,其报道转基因作物的问题上存在不客观的可能性。

  基于这些原因,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博士、著名科普人云无心也认为,这篇论文发表在《有机系统》杂志上,是缺乏科学说服力的。本版文/记者 徐超

    [新浪网-法制晚报]

 

 

相关报道

转基因食品真有这么可怕?

  长期以来,一提到转基因,不少人都会报以警惕的目光,这使得转基因食品一直难以端上餐桌。而近日农业部批准发放了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的消息,使得转基因食品再度引发广泛关注。

  对待转基因食品,人们的态度俨然分成了两派,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利弊,现在科学家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使得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也一直持续不断。有食品专家认为,消费者应理性对待转基因食品,不必谈“转基因”色变。

  批准进口引争议

  新华社日前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申请的抗除草剂大豆CV127、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申请的抗虫大豆MON87701和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据了解,截至目前,农业部已经公开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共有82个。其中,孟山都已经获得了24个中国农业部批准的进口转基因安全证书,涵盖从大豆到玉米、油菜、棉花准许进口转基因作物的领域。

  “中国有迫切的食用油需求,这就需要大量的大豆。”中国农科院专家李先德表示,中国本土耕地有限,大豆供应不足,产量有限,只能依赖进口。目前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的大豆产量占据全世界的80%左右。中国只能从这三个国家进口。

  然而,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的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一经公开便在公众间炸开了锅。针对舆论质疑,6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于发就批准进口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中国对这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是非常慎重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彭于发表示,根据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允许作为相应用途并投放市场,是我国申请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前提条件之一。三个大豆品种已在多个国家获得批准,并通过相关检测,通过了我国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证书申请。

  彭于发同时表示,我国对这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非常慎重,从最初收到申请到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历时三年左右。而发放安全证书只是说明该品种是安全的,可以进口。进口与否以及进口数量是市场行为,大豆进口没有配额等贸易措施限制。

  深陷“有毒”漩涡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转基因食品第一次遭到质疑。去年12月,“黄金大米”事件因有着转基因的背景,而一度陷入了舆论沼泽。转基因食品从出生起就与争议相伴,缘于人们对其“有毒”的担忧。

  英国期刊《食品和化学毒物学》刊登的法国卡昂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塞拉利尼等人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喂食美国孟山都公司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实验鼠寿命比正常实验鼠短,并且前者出现肿瘤的几率更高,整个报告有图有真相,令人触目惊心,印象深刻。

  法国科学家表示,正是肝脏和肾脏中的高毒素导致了小白鼠的死亡。这份报告一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无论是转基因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纷纷站出来发表观点。欧洲食品安全局最终作出评估,彻底否定了这种转基因玉米有毒甚至致癌的研究结论。

  然而,转基因玉米到底是否有害的争论却并没有停止。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食用后,结构发生改变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比如对于抗虫转基因作物,有观点认为,基因抗病抗虫的功能来自于毒蛋白基因,虫吃了会死,人吃了怎么办?虽然科学家解释称,抗虫基因不是说所有的虫子都会被干掉,这其中有误读。但这听起来似乎很可怕。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此外,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当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而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在美国,目前有20个左右的州掀起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转基因”运动。由于20多年来转基因作物都是由种子公司在推动,因此有关这些公司“转基因阴谋”的观点得到认同。孟山都便因为转基因种子一直遭受诟病。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转基因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的质疑和反对声不绝于耳,实际上,作为世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转基因化”已成世界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即使原先对转基因作物持强烈反对态度的欧盟,也早已批准种植多种转基因作物。

  “因为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民众可能会产生迷惑。实际上美国从1996年到现在已经推广了17年,全世界75%的国家都生产、进口了转基因作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指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一个环境受到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少数人把转基因妖魔化,是不负责任的。

  安全性尚无定论

  很长时间以来,有很多人在问:“转基因作物对人体真的安全吗?”然而,一直以来深陷“有毒”漩涡的转基因作物,却无法回答。因为它面临着一个尴尬现实:安全性始终没有最终定论。这也使得围绕转基因的争论,一直在继续。

  “没有一个人因为食用转基因食品而生病,更没有人致死。”美国植物细胞生物学家布鲁姆瓦尔德表示,人们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担心主要出于不了解,认为转基因属于非自然的育种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实际上,动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也会出现基因突变,转基因不过是运用人类之手,有选择地引导基因变化而已,这只是人类漫长育种史的一个发展阶段,今后还会有更先进的育种方式产生。

  事实上,国际上一些重要的食品安全相关的组织都认可了转基因的安全性,譬如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欧盟委员会、美国科学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都确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转基因领域科学家看来,转基因粮食在增产和抗虫害等方面就有着极大的贡献。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1年公布数据显示,世界市场上82%的棉花和75%的大豆都已经转基因化。据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推广种植,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亿公顷,包括德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在内的29个国家已批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发布报告说,国际市场上交易的转基因作物均经过严格审核,在大量实践中并未发现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事例。

  据了解,全球至今没有完全公开转基因物种的详细报告,所以大众对于转基因食品或者作物都会存在疑虑的心理。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表示,目前中国视同转基因食品是无害的,“因为在现有的试验科学条件下,没有结论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一定有危害,但也不能证明一定无害,所以视同无害。”

  在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首席科学家薛达元看来,“转基因是否有害,说不清楚”。因为一些机构做的一些实验,说转基因对健康是有危害的,但是这个报告出来之后,后面总是被否定的。“这里面一种情况就是它真的可能对健康不会有那么大的问题,第二种情况也可能是生物技术公司势力比较强大,施加了压力,所以究竟是哪一种没有办法区别。”

  而在学术界和民间对转基因的安全尚有争议之时,农业部曾经在其科普宣传活动《百名专家谈转基因》中表示:将新兴的转基因技术妖魔化的无知谬论及盲目排斥,必不利于国家科技的进步,不利于国家粮食问题的解决。

  转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何区别?

  相关链接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上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们开始把10多年分子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转基因食品上,1995年成功地生产出抗杂草黄豆,并在市场上出售。又经过7年的努力,现在他们利用基因技术已批量生产出抗虫害、抗病毒、抗杂草的转基因玉米、黄豆、油菜、土豆、西葫芦等。目前,转基因食品的主要产地是美国、加拿大、欧盟、南非、阿根廷等。

  常规杂交育种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而转基因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研发600多种转基因种子,大多数诞生在美国的实验室,但美国投入商业使用的转基因作物只有8种,即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甜菜、苜蓿、木瓜、南瓜。转基因作物由于具备抗虫害、产量高等优良特性,还为人类带来增产增收、节约耕地、保护环境等良好收益。不过,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

    [南方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