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王玉玺 |
“天王玉玺”扑朔迷离,真伪难辨———
近日有媒体报道,贵州当地有人到乡镇里找富人推销“太平天国玉玺”,要价40万元,但是他们对“玉玺”的真假难辨。对此,文物部门提醒读者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国家明文规定不准私自买卖文物。
其实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以“天国玉玺”为噱头欺骗百姓的事屡见不鲜。1864年7月18日,清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大量的太平天国文献毁于战火,而天王洪秀全的“天王玉玺”也曾一度下落不明。
今天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的“天王玉玺”,是在经历了无数战火后奇迹般保存下来的。而关于“天王玉玺”真伪的争论,史学界的怀疑声就一直没停过。
“天王玉玺”身份始终扑朔迷离。
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人,像历代皇帝一样,他也追求拥有象征无上权威的印玺。但与历代帝王不同的是,天王洪秀全有金、玉、木三枚不同的天王玉玺。传说,洪秀全的金印玉玺是由重达一百多两的黄金铸成的,上刻“太平天国万岁金玺”八个大字,四周雕有各种精致的图案花纹。金印的地位在天王的三枚玉玺中最为尊崇,平时轻易不用。
1864年7月,天京城被攻破时,太平天国的将士曾携带金玺奋力突围,以交给在江西的干王洪仁轩,但终因寡不敌众,突围失败,金玺落到了湘军头目、时任清廷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手里。
得到了天王的金玺,曾国藩如获至宝,立即将金玺派专人送到北京,向两宫皇太后和同治皇帝报功。此后,金玺被保存在紫禁城军机处中。军机处的防守极为严密,无论是亲王显贵,还是部院大臣,凡不在军机处任职的,均不得在其门前停留。但一年后,这枚金玺却奇迹般的失踪,整个清廷为之震动。
两宫皇太后立即指派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忻督办这一大案。经过2个多月的明察暗访,依旧毫无头绪。最后,奕忻派人到北京城内的各大首饰铺、古玩店等场所查访,终于在东四附近的一家首饰铺里查到线索:原来是军机章京萨隆阿盗出金印,委托该首饰铺熔为金条十根,每根约重十一两;查处之时,已有两根金条被萨隆阿挥霍掉,其他八根被清廷追回,曾经无比珍贵的太平天国天王金玺就这样被毁掉了。
天王木玺现珍藏于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再说天王洪秀全的木玺。据史料记载,天王洪秀全的木玺有三寸见方,四面龙纹,中间刻有“旨准”二字,木玺印面图案内容与金玺相似,印文通俗易认,庄重大方。
木玺为天王洪秀全日常批签奏章及批准印刷时的常用印,现存的太平天国正式颁行的文献《天条书》、《礼制》等十余种书的首页上,都加盖有这枚木玺的“旨准”印,但木玺原件自1864年天京陷落后就一直下落不明。
直到1975年,居住在现南京瞻园路173号的居民在翻修旧屋时,在屋顶天窗的天花板旁,发现了一枚几乎被灰尘封没了的木玺。在1982年的文物普查中,住户居民将木玺献出。后经我国著名史学家罗尔纲先生鉴定,认定此木玺就是失落了一百多年的天王洪秀全木玺。
据罗尔纲先生进一步考查推断,发现木玺的原南京瞻园路173号,曾是太平天国后期的官署机构“删书衙”所在地。这方木玺很可能是在1864年天京陷落时,当时“删书衙”的官员为了避免其落入清军手中,故将它藏到了屋顶天花板上,得以幸存至今。如今,该木玺珍藏于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太平玉玺”到底应当如何读?
最后说,关于天王洪秀全的玉玺。这枚“玉玺”为清白玉质,玉玺的印纽两侧均刻着精致丹凤朝阳的图案,玉玺四周刻有双龙双凤,玺面长、宽均各二十厘米,比清代皇帝的所有玉玺都大。
“太平玉玺”印面上刻有吉利韵语11句44个字。这些印文到底应该怎么读?对此,长期从事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就有3种以上的阅读方式,但最终都没有被公认为定论。
谢兴尧先生早年在《太平天国的社会政治思想》一书中考证说,“太平玉玺”之玺文是仿照大地会的“腰平”制造的。根据“腰平”的格式,宝文的读法应当是:“太平玉玺,天父上帝,恩和辑睦,天王洪日,天兄基督,救世幼主,主王兴笃,八位万岁,真主贵福,永定乾坤,永锡天禄”。
罗尔纲先生则认为,如果依此读法,太平天国的尊卑次序是不合理的。“天王洪日”置于“天兄基督”之左,颠倒了天父、天兄、天王的排列次序。洪秀全在玉玺中公然超越天兄,这是不可能的事。
香港中文大学的简教授也注意到了天父、天兄、天王的排列次序,他采用的读法是自右向左。但为什么将“恩和辑睦”句插入“八位万岁”之后?简先生未作解释。天王洪秀全的玉玺,其顺序到底应当怎样阅读,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玉玺“真伪”之争始终未停。
关于这枚玉玺,一直以来都有学者怀疑是曾国藩伪造。主要理由是,首先,玉玺的尺寸与有关资料记载的“八寸见方”并不吻合,只有六寸见方;第二,天王洪秀全曾颁诏将太平天国改名为上帝天国,并且正式下旨玺印都要依诏改变,但这枚玉玺却仍称“太平玉玺”,与天王的诏书规定相抵触;第三,天王洪秀全的金玺和“旨准”印,在玺的边框上图案中的龙都是头向下尾向上,这枚玉玺却恰恰相反,龙头向上尾向下;第四,金玺上的“天”字,都严格按照天王诏书中避讳的规定,上面的横划要比下面的长,而这枚玉玺的“天”字,写法则比较杂乱,有的“天”字上面一横明显短于下面。
据我国著名史学家罗尔纲先生考证,当时太平军在与清军激烈的战斗中发现,玉玺的印记十分容易被敌人伪造。因此,不论是加盖天王玺印的诏书,还是其他诸王们的命令,在使用玺印的同时,都会再加上另外保密的暗号,并且非常强调当事人要亲笔手写,因为暗号和笔迹都要比玺印难以伪造得多。
另据李秀成在其自述里“招降十要”第七条中曾提到:“要求中堂(即曾国藩)发一谕与我,押带我文并往,有文去不用印信。今用印者,到我营中,其众将格而不信,他定疑中堂自造诱他。我在天朝用文盖印者,无我亲书密号,其将不从。”从李秀成,太平天国内部,尤其是军队之中,对于往来文件,“亲书密号”比文件上所用的玺印更加重要。因此,关于“天王玉玺”的真实性,一直有人提出怀疑,况且清军攻破天京时,曾于城内大肆抢劫屠杀,并且纵火焚毁了天王府,因此“天王玉玺”在战火中被毁也是正常的,但怀疑的一方始终缺少有力的证据。“天王玉玺”的确是对传统玉玺的一种反叛,它在玺印史上有着划时代变革性的历史意义。
[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