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国家天文台艾国祥院士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空间高分辨率光学与极紫外成像方法研究”在长春通过专家验收。长春光机所承担的子课题“极紫外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圆满完成全部研究任务,研究成果得到专家的肯定。
在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创新性地采用数控加工与超声抛光相结合的技术,解决了以往在超光滑表面加工中的表面粗糙度与面形精度加工相矛盾的技术难点,成功地加工出面形精度3.7nm、表面粗糙度0.76nm的超光滑表面反射镜;开展了纳米级多层膜成膜机理及方法的研究,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挡板补偿技术,实现了对不同镀膜材料溅射量的精确控制,镀制出口径120mm、膜厚控制精度1%、反射率均匀性5%的多层膜反射镜;在不同望远镜通道的指向校正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太阳的真空紫外辐射对不同的通道间的指向进行在轨校正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在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一套17.1nm的空间极紫外望远镜原理样机。该成果已在国家重大工程“空间太阳望远镜卫星有效载荷关键技术研究”中得到应用,并将应用于探月二期工程“月基极紫外成像仪研究”中。
该项目的完成,表明我国极紫外波段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向工程化水平又迈进了一步,使我国掌握了高分辨率空间望远镜的集成技术,为下一步开展空间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