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10-13
中国科学家完成世界首个鲤鱼基因组图谱绘制
中新社哈尔滨10月8日电 (史轶夫)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8日对外发布,由该院孙效文研究员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完成了鲤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并揭示其独特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这是国际上首个完成全面解析的异源四倍体硬骨鱼类基因组图谱。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杂志。
鲤鱼是全球分布和养殖范围最广泛的经济鱼类之一,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淡水养殖鱼类,是最有条件利用基因组资源进行品种改良的水产养殖物种。鲤鱼基因组由100条染色体组成,是迄今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脊椎动物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物种。
该研究团队完成了雌核发育鲤鱼的基因组深度测序、精细图谱绘制和基因组注释,其基因组由16.9亿碱基组成,含有52610个功能基因,约为多数硬骨鱼类基因数目的两倍。研究团队从基因组尺度证实了鲤鱼基因组的异源四倍体特征及其独特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分子钟证据表明鲤鱼基因组四倍化大约发生在820万年前,是迄今在脊椎动物中发现的最近的全基因组倍增事件。研究团队还开展了全球10个代表性品系(种群)33尾鲤鱼的基因组重测序研究,首次绘制了全球鲤鱼的单碱基分辨率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此外,通过全基因组多态性扫描和比较转录组分析等手段,识别和定位了鲤鱼鳞被缺失、体色决定等性状相关的遗传位点、功能基因和调控通路。
鲤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完成,标志着鲤科鱼类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和遗传选育研究全面进入基因组时代。对于解析鲤科鱼类生长、品质、抗病、抗逆等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脊椎动物基因组进化和基因衍化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模型,为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培育品质优良的鲤鱼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完)
[中新网]
“超级稻”亩产超千公斤
据新华社电 农业部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相关专家,10日在湖南省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对102.6亩杂交稻“Y两优900”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最终确定百亩片平均亩产为1026.70公斤,这意味着我国成功实现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目标。
据专家组组长、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介绍,专家组通过对攻关片考察后认为,该攻关示范片生长平衡,长势长相整齐一致,后期落色好,栽培管理水平较高。
专家组将攻关片所有田块进行编号,随机抽取了8号、20号和35号共三块攻关田。经实割测产,8号田实收面积491.17平方米,实收毛谷865.56公斤。20号田实收面积418.20平方米,实收毛谷807.90公斤。35号田实收面积418.54平方米,实收毛谷793.84公斤。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含水量13.5%折算,分别折合亩产958.61公斤、1074.67公斤和1046.83公斤。算术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1026.70公斤。
■相关链接
杂交稻≠转基因稻
据新华社电 在广义上来说,杂交和转基因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同样在后代引入了新的DNA和所需的农艺性状。但二者相比较,具有以下明显区别:
1 杂交育种技术一般只能在同一物种内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可打破生物界不同物种隔离的屏障,可以将基因在不同生物间转移。
2 杂交的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不可能准确地操作和选择具体基因,所以要大批量地在田间筛选新的后代带有新的DNA和所需的农艺性状,而转基因技术可以更精确、更容易控制、更高效地引入所需的农艺性状。
3 目前的杂交技术尽管也有人为因素在内,但所起的作用类似于“牵线搭桥”,总体上还是依靠生物界的自然杂交。而转基因技术的人工操作就比较明显。
4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目前我国对转基因水稻新品种的审定非常严格,门槛非常高,没有省级或省级以下品种审定。而杂交水稻新品种则可以由省级审定完成。
[金羊网-新快报]
袁隆平领衔攻关超级稻破纪录:亩产过千公斤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中国之声”消息,农业部刚刚通报,今天上午已组织专家对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进行测产。结果显示,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超级稻百亩方亩产超过1000公斤,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