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家之外的爱因斯坦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5-04-24
反 战 爱因斯坦曾经提出“2%定律”———只要有2%的人拒绝打仗,就不会有战争———世界上最有名的反战口号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态度。1939年8月2日,他最先致电罗斯福,建议美国赶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而在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爱因斯坦又为反对原子战争而奔走呼告。 自 由 1931年,爱因斯坦在《主权的限制》文章开头提出一个政治信条:“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最近德国政府决定,要把这个信条镌刻在德国政府大楼上,作为2005年的“爱因斯坦年”的庆祝活动之一。1933年1月纳粹头目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1933年10月,身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不回德国的声明,声称他“只想生活在”实行“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的国家,而“这些条件,德国都不存在”。 小提琴 爱因斯坦从9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尽管他小时候不太喜欢这个出自母亲的安排,成年后,音乐却成了他最忠实的伴侣。他喜欢莫扎特、巴赫、舒伯特、亨德尔和维瓦尔第,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他曾经多次说过,如果在科学上不成功,他或许会成为一名音乐家。爱因斯坦经常演奏的小提琴曲,名为莉娜。 [竞报]
相关 爱因斯坦逸事:从来不洗碗 从来不穿袜子 1953年,时年25岁的吉勒特·格里芬接到了前往爱因斯坦家中与其共进晚餐的邀请。 “有机会见到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这样的机会谁都不会错过,”格里芬于是欣然前往,由此开始了与年长他近50岁的爱因斯坦的一段忘年交。 本月19日,作为曾与爱因斯坦谋面的为数不多的在世者之一,现年77岁高龄的格里芬接受了法新社记者专访,回忆了爱因斯坦在其生命最后两年中的趣闻逸事。 -评论家爱因斯坦 在饭桌上谈德国政局 20世纪50年代,格里芬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工作,与爱因斯坦的最后一任女友约翰娜·范托娃是同事,也是私交很好的朋友。爱因斯坦当时在该校高能研究院工作。 1953年的一天,范托娃邀请格里芬去爱因斯坦家中吃晚饭。这是格里芬此生第一次与爱因斯坦共进晚餐。对于促合了他和爱因斯坦忘年之交的这个第一次,格里芬至今记忆犹新。 格里芬说,爱因斯坦很健谈。虽然身处同政治并不太沾边的科学研究领域,但他对于政治时局却很感兴趣。那天在饭桌上,他对于德国的政局进行了详细评点。 爱因斯坦说,总的来说他对政客没有信任感,但对于一位政界人物,他由衷地钦佩,那就是20世纪50年代两度代表民主党角逐美国总统大选的阿德莱·史蒂文森。由史蒂文森主持制定的《史蒂文森技术革新法案》,被公认在推动美国科学技术发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男人爱因斯坦 “欧洲男人从不洗碗”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爱因斯坦说自己还有工作要做,准备退席。离开前,他招呼剩下的几个人———格里芬、范托娃、爱因斯坦的继女玛戈,以及私人秘书海伦继续享用晚餐。 “就在爱因斯坦快要走出房间的时候,我对在场的三位女士说,‘饭后我来洗碗。’听到这话,爱因斯坦回过头,很诧异地看着我。他说,‘啊?……在欧洲,男人们可从来都不干洗碗这活儿。’” 话虽如此,格里芬那天还是洗了碗。 格里芬的这一举动很受当时在场的三位女士的欢迎。第二天,她们先后给格里芬打来电话,邀请他常去家里玩,并且说“以后你就把自己当做这个家中的一员吧”。 -嬉皮士爱因斯坦 他几乎从来不穿袜子 格里芬和爱因斯坦的友情一直持续到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辞世。从相识到阴阳两隔的两年时间里,格里芬经常和爱因斯坦会面,其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应邀去爱因斯坦位于普林斯顿大学高能研究院附近的家中,与他共进晚餐。 格里芬说,爱因斯坦知识面很广,加上又很健谈,所以在饭桌上自己常常“只有听的份儿”。“他总是为自己说得太多而道歉,”格里芬说。 尽管如此,对于年轻的格里芬来说,他很乐意聆听爱因斯坦充满智慧的言论,更何况,“他很容易相处,总是让人感到很放松”。 在格里芬眼里,爱因斯坦“非常热情,很有幽默感,友善、真诚、有爱心,对整个世界和人民充满了关注,童真,爱梦想。而且,他还应该被看成最早的嬉皮士。要知道,他几乎从来不穿袜子”。 [新闻晨报]
|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Tel:010-62063238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