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村的古城堡。 |
|
据说,当年中国水手来到帕泰岛后,不但带来了中医、中国的建筑技术,而且带来了中国的造丝和织布工艺。这些医术、技术和工艺代代相传,直到几十年前才失传。这一说法是否属实,是否留有相关的物证呢?
记者在西游村采访时,遇见了一位和善的老人,他叫姆温耶·奥马尔,现年71岁。这位老人在村民中享有一定威望,他不但对本村历史,而且对上加村和帕泰村的情况也了如指掌。谈及“中国人的故事”,老人微笑着说:“我说的‘中国人’不是指像你这样的中国人,而是特指当年中国水手的后裔。他们在此经过一代又一代繁衍,有些人的‘中国特征’已不十分明显。目前,这3个村子就数西游村的‘中国人’最多,共有10家左右。”
记者告诉老人,这是第二次到此采访,先后访问过5户“中国人”,他们对自己拥有中国人血统引以为荣。对于来自中国的记者,他们也十分热情。谈及村里的“中国医生”法基伊时,记者说上次去过他家但没见到,家人说他去马林迪了,不知他现在回家了没有。“法基伊自上次离开村子后就一直没回来。前几天我去找他看病,他夫人说他来信讲,近期不会回来。目前他在马林迪的一家医院工作,情况还不错,估计短时间内回不来。”老人感叹道,“这里的情况你也了解一些,人们普遍贫穷,大多连病都看不起,法基伊经常免费为大家看病,在村民中有口皆碑”。
说起中国人在当地的影响,中医当数第一,从古至今一直这样。此外还有什么呢?老人说,瓷器的影响也很大。20年前,这一带还能见到中国古瓷,或在村民家里,或在坟头墓中,不过现在没有了。他回忆说:“更远一点,40年至50年前,我还听村里的老人讲,西游村以前曾经有过造丝业和织布业,也就是养蚕并用蚕茧造丝,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或者用蚕丝织布。在中国人到此之前,岛上没有这类手工艺,它们是中国人带来的。”
“这两个行业当时在岛上很兴盛吗?”老人回答说:“据说曾兴盛过一个时期,不过都是家庭作坊。后来,也只有个别人家保留了这个手艺。我小的时候,听到这个觉得很新奇,还去几家看过,见过织布机和造丝机。”“这两种机器是什么样子?听您说起这些,我也感到有些新奇”。记者穷追不舍地问道。老人笑了:“可能本村有几家还保留着这种机器,是木制的,但这几家都不是‘中国人’。”
根据老人的建议,记者先来到一户老人认为最有可能保留那些旧机器的人家。从外观看,这户人家在当地算得上富有,家境相当不错。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户主的儿子急忙问父亲那是什么东西,父亲不好意思地说:“现在没有了,前几年觉得那些东西再也派不上用场,就当柴火烧了。”
随后又来到另一户人家,主人正准备在家中做下午3时的祈祷。当地人信奉伊斯兰教,一天从早到晚要祈祷5次。他让记者先在门外等待,祈祷完后方让进去。这位主人现年50岁上下,看上去十分精明能干,但谈及造丝机和织布机,他却无奈地说:“这两种机器我家原来都有,我父亲曾教过我如何使用。可是,现在不知去向了。”也许是为了安慰记者,他说自己还清楚地记得那些机器的构造,甚至还有将其复制的计划,待完工后再作为“镇家之宝”传后。“过几天我就会开始制作,你下次来就能看到。”
记者当即请他画一个织布机的草图,他非常爽快地同意了。他一边用笔在纸上描绘着,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着。画图上说不清楚的地方,他又从地上捡来树枝等物品比划:“织布机是制作布料的简易机器,主要由主体、梭子和挡板组成,手工操作,可以用棉花或是蚕丝作原料,可制作一整块布,或是类似的装饰品,如花布、头巾等。”他补充说,“造丝机相对复杂一些,我记得也不十分清楚,复制起来会比较困难”。
在记者的印象中,这位主人描绘的织布机与过去中国农家妇女使用的织布机相比,虽有大小繁简之差异,但二者在构造原理和机样模式方面,确实给人以一脉同源之感。
中国人给帕泰岛带来了造丝、织布的工艺和实物,由于时代的变迁,最终没能流传下来。尽管如此,它们毕竟在西游村的历史上留下一道亮丽的印迹,并为中非友好交往续写了又一段感人佳话。
(本报内罗毕电)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22日 第三版)